<p class="ql-block">丹山来历:</p><p class="ql-block">取名追根溯源来自神话中的传说,二郎神杨戬用扁担挑着两个彩石景观送往天庭御花园,在行程中,不小心被崂山石门当中的石棒槌绊了个趔趄,撸了扁担札,一个景物落在了石门山的西麓,一个摔出落在了白沙河北即墨地界。即有了崂山的“担山”和即墨的马山。由于山体单一曾用名单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又因山石裸露呈丹褐色而取名丹山。</p> <p class="ql-block">丹山岭是通往 青岛 的咽喉要地,也是封锁南北进出 青岛 市区的战略制高点。 青岛 解放前夕,国民党军在 青岛 外围设置了三道防线。 丹山据点是敌军第二道防线上的重要阵地。敌军以2个营的兵力防守,企图阻击人民解放军解放 青岛 的步伐。 1949年5月31日晨,人民解放军对盘踞丹山据点的国民党守军展开了攻坚战。人民解放军32军94师280团首攻,经过一天的激战,因敌暗堡工事坚固,多次攻击未克。师部(师长邬兰亭)命令281团主攻,281团再攻丹山选在晚上,3营担任主攻任务。3营轮番发起3次攻击,没能拿下丹山。</p> <p class="ql-block">丹山文昌阁:</p><p class="ql-block">东依石门、西面冷海、北眺马山、南仰文峰、丹山就像一只猛虎雄居其中,依山傍海景色秀丽。</p><p class="ql-block">文昌阁集四乡之力始建于清光绪拾肆年二月,原文昌阁毁于战火,这是新建的文昌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