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强势的父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带不出自信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懂得示弱的父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能激发孩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们常说“强父母,弱孩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孩子,不是为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他觉得自己弱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是为了帮他感受到成长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父母学会用示弱的低姿态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才会变得更强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微论坛的话题是围绕一幅漫画——“教育就是,虽然我的力气小,也要帮您来分担”,大家都有什么样的感悟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p><p class="ql-block"><br></p> 工作室成员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体验到自己做了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就会有自信。完成家务后,会变得有耐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会萌生自立心通过帮忙做家务会变得机灵通过帮忙做家务加深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另外,通过一次体验性的帮忙后,经常会听到说“孩子主动帮忙做家务了”,“兄弟之间懂得互相照顾了”这样的声音。对父母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看到孩子的成长更高兴的事了。</p> 工作室成员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孩子做家务,永远都不会太早或太晚。孩子们需要知道,自己是家庭中重要的、有用的、有贡献的一员。如果他们不能以积极的方式获得满足感,往往就会寻找不那么积极的方式去感受自己的重要性。帮忙做家务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技能,让他们感到自己有用,而且能够教给孩子了解所需完成的事情并感激完成这些事情的人,父母们很容易凡事自己做,认为这样更容易并能够把事情“做好”,当父母们有这种态度时,他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合作和承担责任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 工作室成员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孩子们已经不再有机会参与到父母的工作中去了,很多父母的工作对于技能的要求都非常高,但是依旧可以帮忙承担的是很多的家务工作。有人把不同年龄段孩子适合做什么样,做了一个表格,事实上,放手让孩子尝试的话,孩子完全可以比我们想象中做的好很多。两岁:孩子可以照顾好自己,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两到三岁:整理自己的玩具,可以帮忙倒垃圾,简单的递拿物品,擦桌子。五到六岁:洗自己的小内衣,收拾自己房间,整理书包,扫地。七岁以上:孩子已经可以有能力做大多数家务了。让孩子那个稚嫩的双手来帮忙做一些事情吧,那种责任感和自豪感,都是在【我有用】的感觉中产生的。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家庭尝试用干一项家务来给孩子费用的事情,让孩子赚取零花钱。我是比较反对这种本应该孩子承担的责任,和奖励挂钩,同样是家庭的成员,这本来就应该是孩子需要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是勤奋的,劳动的过程,也能体会到快乐。</p> 工作室成员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要期待孩子喜欢做家务,坚持到底是关键。榜样示范。每天大人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快乐和愉悦。完成任务之后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慢慢的责任意识就会渗透进孩子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必做家务,我们时常会创造一些小确幸。比如衣服洗完谁去晾晒的问题,有时我们采用石头剪子布,七把定胜负,就是在这样的嘻嘻哈哈中,又安排了一件小事。大人正在做饭的时候,她如果有时间就会凑过来观摩,我们就抓住时机使唤她:快点帮忙弹两个鸡蛋;帮着把菜翻炒一下;热奶的时候就得像你这样聚精会神地盯住。在她放松警惕的时候,忽悠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p> 工作室成员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虽然我的力气小也要帮你来分担。强势的父母带不出自信的孩子,懂得示弱的父母更能激发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对孩子说:“你只管好好学习,剩下的事情都不用管;你太小了,干不了,搞不好还帮倒忙。”生活中,有很多“全能”爸爸、“劳模”妈妈,总是已爱孩子为由替孩子包办一切大事小事,更不忍心让孩子帮自己分担一点家事,但是,你知道吗这样的“超人”父母,不仅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的机会,造成孩子独立能力差、没有责任感,还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毫无主见,遇事就习惯性地躲在大人身后,人们常说“强父母 弱孩子”爱孩子不是为了让他觉得自己弱小,而是为了帮他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当父母学会用示弱的低姿态时孩子才会变得更强大,所以,亲爱的父母请试着去“笨”一点,请试着去“懒”一点,这种“以退为进”的智慧更能激发孩子潜能,唤醒孩子的内心力量推动他成为独立、有爱、有担当、知感恩的人,父母学会聪明优雅的退出,给孩子留有空间和余地,便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母学会聪明优雅的退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给孩子留有空间和余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便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p> <p class="ql-block">撰 稿:马 丽</p><p class="ql-block">审 核:张玉娇</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丁乐乐</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古扎努尔</p><p class="ql-block">主 编:钟雁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