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潮汐谚语:“初一十五两头干,初三水、十八潮、二十四五胡闹潮</p><p class="ql-block">(这时候的潮汐没有正常规律,一般是受气潮影响,有的时候会一天都不退潮,或者相反)十一、二十六,赶海赶个够”。(这是指白天的退潮时间比较长,赶上没风的天气,涨潮会很缓慢)初三和十八遇上北风大一点很可能退不下潮,这几天遇北风,有大潮。而是三、四、五这几天潮汐不规律,很容易碰上不太涨不太落的情况。十一、二十六退潮时间较长。</p> <p class="ql-block">汐口诀表(农历算一眼子)正七月(初七廿一)二八月(初五十九)三九月(初一十五廿九)四十月(十三廿七)五十一月(十一廿五)六十二月(初九廿三)十四日一流水,每日潮涨落推迟约55分钟首先先计算大海的涨潮、落潮的时间。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具体测算方法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照农历算,如天数少于15,则天数直接乘以0.8,得出的数字即是当天最高潮时间;如天数大于15。则天数先要减去15后得出的数字再乘以0.8,得出的数字即是当天最高潮时间。同时,涨潮退潮一般间隔6个小时,也就是说一天涨潮退潮各两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一、初二、十四、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九、三十都是大潮。初三和十八是最大潮。涨潮时间都是上午和上半夜。一般农历初一、十五是正午12点及凌晨0点大潮;初一到十四直接乘以8,得数为大潮时间;十六到三十一要先减15再乘以8,得数为大潮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汐计算(涨满潮的时间):农历的日期乘以0.8,超过15的减15(下半月)。如:农历初八的高潮是8×0.8=6.4(60×0.4=24分、上午六点二十分和下午六点二十分两次)农历23和初八是一样的(23-15)×0.8=6.4(60×0.4=24分、上午六点二十分和下午六点二十分两次)大潮是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正月初三和六月十八是一年的大大潮涨潮时间计算公式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00潮位涨到最高,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告诉你一个口诀:初八二十三,一天两个干;初一和十五,一天两个满。干是落大潮,满是涨满潮。查好农历,依次顺减即可,每天减去48分钟,很好记。滨海潮汐计算方法:农历日子数(农历十六至三十减15)尾数乘8,如初6,6X8=48,尾数乘6,8x6=48,满水4时48分,再将这个时间加6小时就是枯水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潮汐注意事项:涨潮时会起风,海浪随之加大、退潮时风较和,海浪相对较小。涨潮时沙较软,退潮沙较硬,退潮时可行车。根据海岸的缓直,一般高潮前两小时海水就基本靠岸,退潮则等高潮两小时后才会明显下退。沙滩处游泳时也会感受到,顺潮游会很轻松,逆潮时会很吃力,水下有暗沟的话,会有不同的流速和不同的水温。</p> <p class="ql-block">出门旅游一定要注意安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