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布朗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9万余人,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及南部澜沧江下游两翼的山岳及丘陵地带,许多聚居村寨坐落在中缅边境线中方一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布朗族与佤族世代睦邻相处,互为提携帮助, 因此景区的布朗族寨与佤族寨毗邻相连,共同构成一个组合型的村寨。布朗寨内林木葱郁,植被茂盛,分布有寨门、民居楼与鬼神广场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鬼神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观,广场中央竖立着布朗族的民间图腾,是布朗族祭拜神灵祈求幸福的神圣之地,同时,也是民间聚集歌舞、表现风情活动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观念。广场周围石头上刻有布朗族图腾——竹鼠和癞蛤蟆。布朗人认为一切自然界和不可知现象都是有鬼的,且有多种神主宰着人们的祸福,于是布朗人在生产生活中祭鬼求神的活动非常频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