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聚义

<p class="ql-block">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通过民间的口口相传,自己的翻书阅览,我们都很熟悉它所写的故事——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这些好汉性格不同,但由于朝廷无能、奸臣当道,闹的天下百姓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众好汉由四方集聚梁山,揭杆“起义” 替“天”行道,这是他们共同的志向。所以它也是一个反映农民起义的故事。然而,通过我们组同学的细致阅读,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梁山泊聚义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要从智取生辰纲说起,杨志奉命押运生辰纲途经黄泥冈,被吴用、晁盖等人用计劫走。杨志因为无法交差,被迫流落江湖,后来在二龙山落草。吴用等人也因为官府追查,去梁山落草。林冲火并了第一任寨主王伦,后推晁盖做了寨主。而宋江原为郓城县押司,因为杀了阎婆惜,所以不得不逃亡,与晁盖,李逵一起落草连山。后来,晁盖战死,天降石碣,好汉们排定座次,宋江确定是寨主。</p> <p class="ql-block">  通过我们的搜索发现,无论是影视的定位,还是长辈们的描述,似乎都将梁山泊这个组织划入了千百年来浩大的农民起义军中的一份子。表面上无可非议,底层的劳苦大众不堪朝廷剥削,一百零八好汉带领穷苦人替天行道,杀光那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英雄事迹可歌可泣。</p><p class="ql-block"> 读到结尾,却开始对梁山好汉的最终归宿不太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招安?童贯来征讨梁山,被揍了两次,狼狈而归;高太尉带着海鳅船浩浩荡荡攻过来,结果直接被生擒上了山。这样的战斗力灭了北宋,不也是手到擒来吗?按说抢夺州郡、成立新政权是农民起义的一般套路,但似乎宋江从成为梁山老大的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兄弟们往这条路上引。</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是宋押司自己想当官。有这个因素。还有人说,是梁山战斗力不足?也不错,虽然梁山好汉们三番五次打败了朝廷的正规军,但其实都是借助了水泊的地利。到了后面征方腊,在人家的地盘上作战,便劣势毕现,每一战都免不了有兄弟牺牲。梁山好汉的这股战斗力,想要斩将夺城,一路杀到汴梁,抢了赵官家的龙椅,无异于痴人说梦。</p> <p class="ql-block">  虽说是农民起义,但梁山泊的主体并非农民,而是一帮朝廷武官。好汉们应当何去何从,归根结底是这些高层决定的。细分的话,武官出身的梁山好汉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朝廷降将和犯事被逼上梁山的武官。他们偷了东西,杀了人,四处逃窜,来到梁山落脚。到了梁山,以起义的名义到处征讨,却误杀了一些无辜百姓。在看他们的结局,宋江想再次回到朝廷,却被朝廷赐毒酒毒死。但仍有十几人被朝廷重用。起义起义,难道不是推翻朝廷,为百姓谋幸福吗?但他们最后的结局反映的算是起义吗?</p><p class="ql-block"> 假如没有宋江的领导,他们至多是一群不成气候的山贼水贼,脑中没有什么纲领路线,早晚有一天被消灭于朝廷正规军的清剿。所以,我们认为梁山聚义本质上并非传统上的农民起义,说成一群人出于“义”聚在一块似乎更为恰当。</p><p class="ql-block"><b><u>“一部水浒,好就好在投降。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u></b></p><p class="ql-block">(以上纯属个人及本组的看法!!!没有认为作品不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