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艳阳高照。怀着对当年参加军工企业人们的敬意 ,驱车来到了40多年前曾去过的一个军工厂,看看当年的厂房和生活区。</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偏僻的大山区,四面群山环绕,伴随着瑟瑟的秋风,带来了阵阵的寒意。更有潺潺流水,在脚下流淌,时而发出哗啦的响声,河水顺流而下 ,奔向远方。据说它是碧流河的上游 ,每年夏天雨季到来,山水顺着河道,汇入碧流河,看来大连人民使用的碧流河水也有它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 ,国家为了战备的需要,把部分军工企业,由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迁至到大山区。在这个军工企业里,有数千名职工,响应党的号召,携带家人,告别亲人,离开了省会城市沈阳,浩浩荡荡来到这个偏僻的大山区,住的是简易的平房,冬天没有暖气,山区的冬天特别的寒冷,只能用塑料布给窗包上,门上钉上厚厚的门帘。到了夏天,经常下暴雨,山洪暴发是常有的事。吃的和生活用品全靠工厂统一到外地采购,到外地只有一条盘山公路,汽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驶,时而行驶在天云间,时而又来到波涛汹涌的河套旁,遇有下雪或下雨的天气,车辆也无法出行,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为了国防建设,为了军工事业,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艰苦创业,忘我工作 ,生产的军工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为了我们的国防建设,守护国家,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他们在这里,奋斗了几十年,他们把美好的青春都留在了这里,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p><p class="ql-block">如今,工厂转型,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又一次迁移,奔赴新的战场。青山在,流水长,厂房在,人已空。就是这么一群人,为了国家的安全,默默地奉献,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p><p class="ql-block">当快要离开这里时,当地人对我们说,军工厂的人,每年都会来到这里来看看,因为他们亲人留在了这里,他们的魂在这里,和他们一起奋斗的厂房还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军工人,是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去往厂区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厂房,工业学大庆几个字非常醒目。</p> <p class="ql-block">锅炉房的烟囱直立挺拔。</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厂房 ,写有”高举鞍钢宪法”的大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厂房。</p> <p class="ql-block">远处看职工家属楼。</p> <p class="ql-block">流淌的山水。</p> <p class="ql-block">军工人的后代,兄弟俩都是在这里出生,哥哥是来这第二年出生的,已经50多岁了。</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群山环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