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饶老师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5日,我和师母终于登上了被称为“五步独尊”的泰山!</p><p class="ql-block"><i> 怎样登山,对于我们“七零”后值得斟酌。过去曾看过泰山十八盘图照,那简直就是从天上悬下来的梯子,与共和国同龄的人岂敢攀爬?还是坐缆车上吧。但接驳车上年轻人说,缆车从中天门直到南天门,基本不用攀爬了。这也叫登泰山?太没意思了!与师母商量的结果是,拿出石屋(我下乡所在农村,文革时期被称为“南方的大寨”)战天斗地的干劲来,爬上去!</i></p><p class="ql-block"><i> 上午八点,接驳车开到了中天门。像是要磨灭我们的斗志,立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段路就是很陡的石级!但我们爬得还可以,和一帮年轻人彼此有交流。爬了一个多小时,山势越来越陡了,衣服解剩一件,浑身冒汗,带来的水喝完一瓶。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往上爬,有时一二十级就得喘一喘。终于到了东岳庙,对松山。考验意志和体力的时候到了,十八盘悬挂在我们的头上!请看看人们爬山的各种姿态吧:有的上几个级就停在级上,有的爬几级就伏在扶栏上,更有人四肢攀爬!看着这个镜头,我不免钦佩古人创造的“爬山”这个词,确实形象呵!不过我们俩好像还不至于,尤其是师母,走得还有点轻松。真不愧是石屋人!</i></p><p class="ql-block"><i> 抬头上望,南天门就在头上了,我不禁激动地喊起来,“南天门,我们来啦!”到了南天门,时间已是十一点,整整攀爬了三个小时!回望来路,我高兴,我自豪,两个“七零”后,终于征服了十八盘!上到天街,我们凭栏极目远眺,啊,泰山东南尽在眼下,山包犹如一个个馒头,泰安市也就是几个巴掌大!不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小人物登泰山也同样小天下呵!</i></p><p class="ql-block"><i> 走在天街上,真是心旷神怡!这里吃的喝的住的,生活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在“泰山一一世界文化遗产”大石下,我们神气地照了相!</i></p><p class="ql-block"><i> 又爬石级了。上了和尚庙,来到封禅台。据考唐明皇李隆基曾在此题写了封禅词,被刻写在高大的石壁之上。与众多石刻不同的是,他的字是金色的。因为壁高,字不大,看不清些什么。不过可以估想,是叙写自己的文治武功,并祈祷上苍庇佑自己及臣民平安无恙,国家繁荣昌盛。应该说,作为一国之君,良心是应该肯定的。</i></p><p class="ql-block"><i> 玉皇顶,这是泰山之巅,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环转一圈,东西南北之景尽收眼底!为什么古代帝王要选泰山为封禅之山?或许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吧。在此高山之巅,心情能不愉悦吗,回朝之后能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一个好心情吗!当然更重要的是,泰山雄立于国之东方,古人把东定为五行之“木”,有国家欣欣向荣之意。</i></p><p class="ql-block"><i> 下午三点多钟,我们下山了。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两个“七零”后没有走下山的胆量,坐缆车下去了。回旅店后,深感留下一个大的遗憾,为什么不在山上住一宿呢,说不定第二天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等美景呢,三百元的民宿也不错呀!啊,人生是不可能不留遗憾的呀!</i></p><p class="ql-block"><i> </i></p><p class="ql-block"><i> </i></p> <p class="ql-block">舍我其谁!</p> <p class="ql-block">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艰辛时刻</p> <p class="ql-block">“爬”的体观</p> <p class="ql-block">师母潇洒</p> <p class="ql-block">天鸡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七零后“升仙”</p> <p class="ql-block">征服者的欢呼</p> <p class="ql-block">天上的街市</p> <p class="ql-block">自豪的回望</p> <p class="ql-block">征服者的欢呼</p> <p class="ql-block">泰山有了我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革命者之爱</p> <p class="ql-block">厚实的历史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徐帅早来了</p> <p class="ql-block">山高日月近</p> <p class="ql-block">五岳独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