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教我写习作

风平浪静

<p class="ql-block">  花开花落,春秋几度;草木荣枯,岁月几何。看时光飞逝,往事已随风散落,细品一缕春风,唇齿溢香。随之,童年那幕幕甜蜜的碎片也便浮现在脑海,缱绻着我温馨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夏日里,黎明时分“天边才刚刚露出鱼肚白”;也忘不了荏苒岁月里,流淌着“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更忘不了上学路上有“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唱着歌”……</p> <p class="ql-block">  现今,这些看似普通的语句,却是我童年时代,母亲谆谆善诱地引导我写习作时的启蒙。那时,我会经常把母亲教会我这些似懂非懂的句子写到习作的开头,或者,用于段落的总领句。至今回想起来,母亲当年教导我的声音仍在耳边回荡,令我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年,母亲的声音是那般的清脆,她那一双明亮亮的眼睛望着我时,又总透着如水般的温柔,脸上的肤色亦是那么红润;也还记得,那时的母亲衣着朴素,身材单瘦,后背处,永远扎着一条粗长的辫子,走起路来,步伐轻快,而那辫子则在后背随风左右晃动着。</p> <p class="ql-block">  每当夏夜来临之际,我便会早早地吃完晚饭,然后急急忙忙地拉着母亲走出家门,顺便抱上一个小枕头,母亲则带上凉席,拿着蒲扇,与我一同赶到村口的晒谷场,以便抢占最好的位置。到了目的地,我们把凉席一铺,再放好我的小枕头,便一骨碌躺在凉席上,入眼便是满天繁星,一颗颗向我眨巴着晶莹的小眼睛,顺便感受夜风下带来的清凉。</p><p class="ql-block"> 接着,村里人也陆续带上各自的装备走来,没多久,整个晒谷场便热闹起来,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劳累一天的人们乘着月色,彼此聊着那些近趣远闻,不时引发阵阵欢笑声,偶尔还会夹杂几声婴儿的啼哭声,此时的母亲,有时顺着传来的声音,也时不时露出浅浅的微笑,不过,母亲极少加入那群“吆喝大军”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  往往这个时候,母亲一手对我摇着蒲扇,一边与我说着一些神话故事,有时还会要我去观察那星月交辉的夜空,让我用习作的方式去学着说一段话。那时,我才小学二三年级,所学词汇有限,往往说出来不仅结结巴巴,而且还是一些口水话。而此时,母亲便会帮我慢慢修正,教我学着按一定的顺序去说,还不忘告诉我,要说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等。就这样,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便慢慢爱上了习作。</p><p class="ql-block"> 母亲与新中国同岁,在那个年代,母亲也算得上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她是一个老初中生,后来,由于家庭原因,才不得不辍学回家。在往后的日子,母亲每次与我们兄妹谈及她的学习时,脸上虽有着遗憾,然更多的则是露出自豪的笑颜,她说她上学期间,一直是老师眼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最让她引以为豪的便是习作,母亲告诉我,她上学时的习作经常刊在学校的宣传栏,当做范文供同学们欣赏。</p> <p class="ql-block">  而今,母亲的嗓音已带沙哑,满脸的皱纹也早已沧桑了她往昔的颜容,步履也变得蹒跚。然母亲教我写习作的画面至今不曾忘怀,同时,她教会我那些写习作的“佳句”亦一直在深深地影响着我,并激励着我笔耕不辍,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父亲七十寿辰)</p> <p class="ql-block">(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