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徽墨著名雕刻师——王绥之

慧雲軒

<p class="ql-block">王天福(1864—1924) 又名王福,字绥之、默哀。1864年(清同治三年)出生泾县,先天哑巴,天资聪慧,从小喜欢临摹绘画及木刻。幼随聋哑教师就读,兩三年后就能看书写字。12岁(1876年)进休宁胡开文墨庄当雕刻墨模学徒。平素刻苦勤学,很快成为出类拔萃的雕刻家。胡开文保存的墨模中,西湖园林、黄山图、梅花图等都是王天福精品之作,在明、清两代的墨模中堪称上品。 </p><p class="ql-block">清代“四大墨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的墨模都很讲究。特别是曹素功和胡开文两家,代代相传。他们在墨模雕刻中使诗、书、画三位一体,明显追求一种诗情画意。曹素功十一世孙曹麟伯与清末名画家联手制墨模的事更是传为美谈。曹麟伯自幼喜爱制墨,拜著名雕刻师王天福(王绥之)为师,学习刻模技艺,掌握了绘画技巧,又学得一手雕刻墨模的本领。光緒末年,王天福受聘请來沪,曹待之师礼。王天福感其知遇之情,悉心為曹素功培育了一批青年雕刻艺人,如汪新五、叶雨生、叶天寿、王寿云等人深得王亲授,技艺非凡。王天福不仅精于雕刻,且擅绘画,花卉、人物、飞禽、走兽无一不精,由他自绘自刻的墨模,造型清雅,风格独异。曹素功的墨模中出自王天福的作品,多达80余套,惜都不署名落款,乃至后人难以识別。</p><p class="ql-block">民国初,王天福摹制雕刻吴昌硕作品的“溪流”、“寒香”墨模已达极高的艺术境界,被世人视为珍品。王天福到晚年時,將毕生数十年积蓄的雕模逸品,编纂成冊,这在制墨业雕刻界中,是唯一的一名自刻自编手艺的著作者。</p><p class="ql-block">胡开文墨庄十分有名,一些徽州不法奸商常冒充其名兜售自己的产品。日本人十分喜爱王天福刻画的徽墨艺术,要求胡开文墨庄保证其真迹,胡开文墨庄无奈,想出办法,凡是自己墨庄的产品运出去,都有一张王天福亲自绘画的作品压产品箱底,以防假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