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池河镇

王哥一米八!

地理位置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池河镇,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地处石泉县东南部,东与汉阴县平梁镇交界,南与后柳镇、喜河镇相连,西接城关镇,北与中池镇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千米,总面积98.77平方千米。</p> 历史沿革 <p class="ql-block">以境内有池河得名。因西依马岭关,东临池河,又名马池。</p><p class="ql-block">北魏正始二年(505年),先后为东梁州、金城郡、直城县治所(今池河老街)。</p><p class="ql-block">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金城郡、直城县,辖地并入石泉县。</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第二区。</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设马池镇。</p><p class="ql-block">1951年,改设乡。</p><p class="ql-block">1956年,改为马池区,辖1个镇5个乡。</p><p class="ql-block">1958年,成立池河公社。</p><p class="ql-block">1984年,改设镇,并撤销新田乡并入池河镇。</p><p class="ql-block">1996年12月,撤销前池乡、松柏乡并入池河镇。</p> 金蚕文化 <p class="ql-block">  金灿灿华丽丽的蚕宝宝,一睡就是两千多年。这枚金灿灿的鎏金铜蚕虽小,却是汉朝养蚕业的化身,是千年丝绸之路的见证,更是千年后“一带一路”的历史象征。</p><p class="ql-block">  这只蚕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9个腹节,体态逼真。此种鎏金蚕是迄今国内首次发现的,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是西汉时期皇帝褒奖蚕桑生产的御赐奖品,非常珍贵。</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安康蚕桑生产已有3000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安康栽桑养蚕相沿成俗,绢帛织物早已出现。在汉水两岸的嫘祖蚕神庙、紫阳县出土的战戈上人们发现了附着丝织物残迹。</p><p class="ql-block"> 而在石泉县池河镇发现汉代的鎏金铜蚕,恰恰是古丝绸之路的有力佐证。金蚕虽小,却是丝路历史、丝路文化的见证者。而加强对鎏金铜蚕的研究,通过鎏金铜蚕,让丝路文化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交流合作的情感纽带,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和很多珍贵文物一样,这条‘鎏金铜蚕’也是发现于不经意间。”金蚕之乡展览馆讲解员向媒体采访团介绍了那段历史——1984年,石泉县池河流域谭家湾农民谭福全,在河水中淘金时,发现一条金光灿灿的金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我的家乡还有很多令人心动的食物,以及优美的旅游景点,我爱的我的家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