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与茶

朱子后学

<p class="ql-block">朱熹与茶</p><p class="ql-block">朱熹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理学家,还是一个热爱茶叶的“茶仙”。朱子有茶诗云:“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得灵芽手自栽。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蝶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养翠成堆。”朱子晚年自称“茶仙”,一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朱子一生崇尚俭朴,以粗茶淡饭度日。他为自己确定的生活准则是:“茶取养生,衣取蔽体,食取充饥,居止取足以障风雨,从不奢侈铺张。”在武夷山五夫里生活期间,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朱子说:“近日一种向外走作,心悦之而不能自己者,皆准之酒洌,戒而绝之,似觉省事。”以茶替酒,心神“似觉省事”,是朱子品饮香茗的真切感受。</p><p class="ql-block">据《朱文公全集》记载:“朱子年少时,曾戒酒,以茶养德”。少年时,朱子在五夫里刘子翚家看到一副柱联:“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持家三自律,勤俭耕读世泽长”。他深受启发,从此定下生活准则:“以茶养生,衣取蔽体,食取充饥,居止取足,惟障风雨”,还题下一联:“山居偏隅竹为邻,客来莫嫌茶当酒。”</p><p class="ql-block">乾道六年(1171),朱子在建阳云谷山修筑了晦庵草堂。即便生活清苦,平日里也要忙着著书授道,朱子还是在草堂之岭北培种植了百余株茶树,以“茶坂”为名,赋诗一首《茶坂》:“携籝北岭西,采撷供茗饮。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他还时常携篓去茶园采茶,并引为乐事。后来朱子知漳州时,从建阳带去一些茶苗,在州府百草亭园圃种植茶叶,而且在当地大力推广。他撰写《劝农文》,</p> <p class="ql-block">极力推广茶叶的种植栽培。他回婺源扫墓时,还带去十余株茶树,种植在祖居庭院内。还把老屋更名为“茶院”,并作了《茶院朱氏世谱后序》。 </p><p class="ql-block"> 淳熙十年(1183),朱子在武夷山兴建武夷精舍,在这里,他授徒讲学,聚友著作。朱子不仅喜爱武夷山的山水名胜,也喜爱武夷山的茶甘醇清香。他在武夷精舍周围开辟茶圃三处,种植茶树,讲学之余,行吟茶丛,斗茶品茗,以茶论道,他写下《咏武夷茶》:“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余自栽。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蝶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饮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养翠成堆。” </p><p class="ql-block">在武夷精舍前的溪中,有一奇石,石上有臼似灶,朱子常邀友在此煮茶论理,赋诗《茶灶》:“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写尽品茗之惬意。杨万里和诗曰:“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说是在太湖之滨的茶灶飞到武夷山了。好友袁枢也欣然唱和:“摘茗蜕仙岩,汲水潜虬穴。旋然石上灶,轻泛瓯中雪。清风已生腋,芳味犹在舌。何时棹孤舟,来此分余啜。”说是想驱舟到溪中品上一杯嘉茗。三友唱和,成就九曲溪上品茗论学之佳话,茶香在书香中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 朱熹的茶诗,表现出他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朱子文集》中仅存的少数茶诗,多为意境深远言简意赅的佳作,呈现了朱熹种茶、采茶、制茶、品茶、咏茶等日常的茶事生活。在这些茶诗中,朱熹几乎不曾抒发情感,而是自然流露出悠闲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融天地万物之中的豁达心境,表现无欲无求、“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p><p class="ql-block">朱熹还引茶入文,撰写有绝妙茶联。如在武夷山中的慧苑寺中有副“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与竹为邻”的联句,传说便出自朱子之手。这副楹联凝炼地表达了深隐武夷山中方家士子们的淡定从容、超凡脱俗情怀。</p> <p class="ql-block">朱熹的茶诗,在武夷山的茶文化星空中,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恒星。它们极大地丰富与光大了武夷茶文化内涵和外延,在武夷山辉煌的茶文化历史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并且持续推进着武夷山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p><p class="ql-block"> 朱熹以茶论道传理学,视茶为中和清明的象征,以茶修德,以茶明伦,以茶寓理,不重虚华,崇尚俭朴,更以茶交友,以茶穷理。朱熹通过饮茶,阐明“理而后和”的大道理。《朱子语类·杂类》138条,虁孙记载:“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何知?曰:也是一个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又如,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都是此理。”这理实际上也是论述“礼”与“和”的关系。朱子认为“理而后和”,礼是和的前提;有礼才能有和,而礼行之“各得其分”,便能得到“至和”之理。是朱子对茶的“礼”的思想升华;茶之重礼,提高了中国人生活的文化品质。</p><p class="ql-block">朱熹认为学习过程中要狠下功夫,苦而后甘,始能乐在其中。其所谓“理而后和”,认为“理”乃是自然界严实的规律,是社会人际关系严格的礼仪。“理”是“和”的前提,有理才有和。循理是一种苦修,而只有“行之各得其分”,才能领悟到“至和”的甘甜,这是朱子对茶之“礼”的思想升华。朱子讲学亦常以茶喻学。</p> <p class="ql-block">朱子与好友门人来往大多以茶叶为礼,朱熹常把茶当作礼品送人。乾道九年(1173)五月,朱熹将二十岁的长子朱塾派往浙江金华从学于在家守丧的吕祖谦,并嘱咐:“茶一角三十斤,俟潘家借屋有定说,即自作来送去。”当时,朱熹住在五夫,送武夷茶给吕祖谦,作为束脩。次年三月下旬,朱熹又送武夷茶给吕祖谦,有“新茶三十夸,谩到左右。”</p><p class="ql-block">淳熙年间,朱子“偶得安乐茶,分上廿缾”给天台国清寺名僧志南,以及“无以伴书,茶两盝时浼。小盝颇佳,大者乃食茶耳。”</p><p class="ql-block">朱熹《与某人帖》)两盝茶不同,有等级区别。“食茶”则是官鬻之茶,“民之欲茶者售于官,给其日用者,谓之食茶”。质量相对次一些。绍熙年间,朱子回丁硕之礼,有“江茶五瓶,少见微意。”用瓷瓶作容器装茶,当是熟茶研磨成粉状,便于储存保管。</p><p class="ql-block">庆元初年,朱子为了酬答彭龟年,“茶五十饼漫附回使,以供粗用。”饼状茶则以龙团凤饼最为著名。当然,朱熹也收礼品茶,如答谢闽帅林枅“颁惠茶药,极感厚意。”门人吴必大寄来“沙随诸书及茶,已领”,晚年朱熹答方士繇,“惠及新茶,极感厚意。”</p><p class="ql-block">朱子品茗悟理。朱熹多年养成喝茶习惯,主要用以解渴与清神。据门人记载: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朱熹为人们常说的“先苦后甜”找到答案。朱熹讲一诚二杂之理:“只为一,便诚;二,便杂。”以茶水纯净来比喻,“如这一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有些别底滋味,便是有物夹杂了,便是二。”朱熹评价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朱子从中道出建茶经过特殊工序制作,成为熟茶,最为淳厚温和。可见,理学家品茗,超越感官享受,并向弟子阐述“甘甜”、“纯真”与“中庸”的哲理思想。这种从日常生活体味哲理的智慧,对当下人来说,当有启发作用。在《朱子语类》中记录了朱子教学中的两段语录,一是:“如这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有些别的滋味,便是有物夹杂了”,强调“一味茶”。他认为做学问要专注一门,对理学要皓道穷经,以一贯之。二是:“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荼本苦物,吃过却甘。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 以品茶先苦后甘的特性比喻求天理的过程。这些事,都反映出朱子对茶性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引茶入诗。喝茶属于饮食文化,是百姓寻常事,而写茶诗则展示了文人的闲情雅致。“行看靓艳须携酒,坐对清阴只煮茶。”(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伏读秀野刘丈闲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第326页)描画出刘韫卸任赋闲在武夷山下的生活侧面。“只待两公高宴罢,却携茶鼎上渔舟。”(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再次王宰韵》,第355页)朱熹乃因生病止酒,不能与崇安县令王齐贤、刘韫一同踏雪寻梅,酒后品茗。朱熹卸任知南康军,回到五夫,带来庐山“云居”茶与亲朋好友分享,“庐阜归来只短笻,解包茶茗粗能供。”(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8《晚雨凉甚偶得小诗请问游山之日并请刘平父作主人二首》,第499页)“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9《武夷精舍杂咏·茶灶》,第524页)看到九曲清流中突兀的茶灶,浮想联翩。朱熹曾谋划在云谷山建设晦庵草堂,过林下清净生活,有过开辟茶园的蓝图。“携籝北岭西,采撷供茗饮。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云谷二十六咏·茶坂》,第441页)对于长期伏案耕作者来说,啜茶提神,显得非常重要。而朱熹喝茶,清心寡欲,让自己内心回归淡泊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庆元二年(1196),朱子六十七岁,遭“庆元党禁”,理学被斥为“伪学”,其大弟子蔡元定被贬,客死他乡,众多弟子也受到牵连。朱子面临着生命危险,人生陷入低谷,此时的他赋诗题匾,往往不敢签署真名,常以“茶仙”落款,茶也许是朱子最后的心理寄托。庆元六年三月,他病情恶化,尚坚持著述题词。在古田蓝田书院书写“引月”碑刻时,朱子署名“茶仙”,此遗迹目前尚在。庆元六年四月,朱子在考亭书院逝世,终年71岁。</p><p class="ql-block">朱子一生酷爱种茶、饮茶,以茶论道,以茶喻理,以茶叶的质朴自然,喻自己安贫乐道,坚韧不屈的志气,以“茶仙”自号,表明了一个理学家的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