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谱》为纽带,传承和发展姓氏文化

贾成森

<p class="ql-block">独立坝村尚德堂《贾氏族谱》付梓告竣出版发行</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4~5日,尚德堂贾氏族人在其祖籍地: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善岱镇独立坝村举办尚德堂独立坝村《贾氏族谱》颁谱庆典仪式。100多位贾氏尚德堂直系族人,代表近300位本支系族亲参加颁谱仪式。内蒙古贾氏宗亲总会秘书处贾成森宗亲和包头市志强印刷有限公司负责人(宗亲)贾小刚携夫人刘芳参加庆典活动,到现场祝贺。</p><p class="ql-block"> 活动现场气氛融洽温馨;族亲们亲情饱满,家族意识浓厚,把一场颁谱仪式办成了凝聚家族力量,提升家族文化氛围,达成发展和传承家族文化共识的和谐、文明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p> <p class="ql-block">独立坝村贾氏始迁祖贾文德,在清代康熙年间,从山西省山阴县故驿村北上,走西口迁徙至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善岱镇独立坝村定居,安家置业,至今300百多年,繁衍已至第十三世(第十三代人已出生)近300人的兴旺家族。2023年春,主编贾兵小分支家庭第四代人出生,实现了四世同堂;独立坝村贾氏本支直系族人实现了五世同堂。</p><p class="ql-block"> 照片正中上方布满了岁月的沧桑与凝重,蕴涵了无限历史故事的图案,是独立坝村贾氏第六世先祖以前的(老谱)云图。保存至今已近200年之久。堪称非常珍贵的家族历史文物。老云图的整体材质、图案、色彩、制作的工艺、材料……等等信息,都有待于现代的人们去考究和借鉴、学习。</p><p class="ql-block"> 下方较大、较清晰的图案,是独立坝村贾氏尚德堂第十世族人、独立坝《贾氏族谱》(2023年版)主编贾兵小于2007年4月主持绘制的最新版云图。</p><p class="ql-block"> 新云图中反映出的信息是:始迁祖文德公传至第五世珍财公,珍福公两位堂兄弟;珍福公生喜云公。喜云公配高氏,无后;珍财公配*氏生云龙公和化龙公两位胞兄弟;化龙公配李氏,无后;云龙公配*氏,生盛糠,盛炽,盛基,盛钰,盛温五兄弟。</p><p class="ql-block"> 云龙公一系至独立坝村尚德堂《贾氏族谱》编修告竣时,繁衍到第十三世,近300口人。</p> <p class="ql-block">(存钱)“存上个30万50万,三年五年就花完了。保存这(家谱) ,存上个300年500年都能存,这都是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现场族亲对《家谱》这一珍贵文史资料最朴素、最清晰、最真诚的认识和认知。</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支,自从迁徙到外地以后,近百年来,对独立坝这个地方,基本上就没有了什么概念。和原来的族亲们也基本上没有联系了。自从(主编)贾兵小张罗开始编修家谱开始,我们才有了联系和交往;我才知道我们家族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直系族亲,我们的家族竟然有这么多优秀的族亲。这也唤醒了我发展家族文化的意识和增强了我传承家族文化的信心”。</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参加颁谱现场的族人对编修族谱的切身感受。</p><p class="ql-block">“以前,我对咱们家族文化几乎是完全不了解。今天看到家谱上,记载了这么多的家族历史资料和故事,让我对咱们家族的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对咱们家族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学到了许多知识”。</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一位现场族亲最朴素的心声。</p><p class="ql-block">“我不懂什么家族文化、艺术。但是通过这次编修族谱和颁谱仪式活动,让我亲身体验到了家风和家族文化传承的实际意义。(这个事情)我们做到了从外地回到独立坝村的亲人们,全部都住到咱们自己的家里;吃的是咱们贾家的饭;喝的是咱们贾家人自己专门、特意定制的贾家酒;通过咱们贾家人自己的印刷厂印制的《贾氏族谱》;坐的也都是咱们贾家人自己的车;活动现场也是在咱们独立坝贾氏家族的祖籍地。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事例和感受。比那些花拳秀腿、摆拍、做秀、搞花架子、抢镜头的人和事儿,强多了”。</p><p class="ql-block">“这个编修族谱的事情,其中的意义,我说不清楚属于什么概念?什么类型?但是我就是感觉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非常好!”</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现场一位“爱抬杠子的”族亲,诙谐、幽默,而又最实在的表白!!</p> <p class="ql-block">不难看出,此谱的编修,还存在着某些文字、语法、错别字、笔误之类的瑕疵;特别是由于主编个人主观因素所造成的某些缺憾。但是编修此谱的主题教育意义,不受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