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参观记

冬日暖阳

<p class="ql-block"><b>  “人,必须知道过去,才能知道今天,才能知道未来。”博物馆是了解过去的最好最直观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2023.9.15.我们来自银川、内蒙、广州、北京的亲友一行八人来到河南博物院。</b></p><p class="ql-block"><b>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4千年前夏文明和三千年前商文明的策源地。汉字的鼻祖甲骨文在这里被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贾湖骨笛在这里出土。据说现在专家们复制出了这件八、九千年前的骨笛,可现场演奏,让我们能听到这来自远古的笛声,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来观看来倾听</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河南博物院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多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b></p><p class="ql-block"><b> 河南博物院主体建筑为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共分10个展厅,由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七部分组成。</b></p><p class="ql-block"><b> 我们首先来到新石器时代展馆,找到贾湖骨笛</b></p> <p class="ql-block"><b>  贾湖骨笛被誉为中华第一笛,距今7800年~9000年,由鹤类尺骨管制成,于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墓葬出土,它器形完整,通体因石化而晶莹亮洁,几可与美玉争辉。</b></p><p class="ql-block"><b>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b></p><p class="ql-block"><b> 这件骨笛为七孔骨笛,经专家测试,可吹奏出七声音阶。 在贾湖骨笛出土前,一般认为我国到前秦时期才出现五声音阶(哆来咪索拉,古时称为“宫、商、角、徵、羽”),骨笛的出土证明我国贾湖先民在八九千年前就已经具有了完备的七声音阶(哆来咪发索拉西)。贾湖骨笛的出现,我国音乐史都要重写。</b></p> <p class="ql-block"><b>  自1961年贾湖遗址被发现以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中国科技大学、舞阳县博物馆等单位,在此实施了大大小小共八次发掘,出土的骨笛总数量超过40支,笛孔有2、5、6、7、8之别,成为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新石器时代文明发展史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因为骨笛的制作年代过于久远,绝大部分出土时都已经破碎、断裂,器型完整的骨笛不超过10支。展出的这支是完整的 ,弥足珍贵。</b></p> <p class="ql-block"><b>  据说和这支骨笛同出于一个墓的还有一支骨笛,不过有断痕还有一些细小的孔洞,有专家认为骨笛上的细微小孔是用来调音的。如今,两只骨笛被保存在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无论何时去河南博物院,观众都有机会见到其中的一支。</b></p><p class="ql-block"><b> 贾湖骨笛是河南博物院的第一件镇馆之宝。</b></p><p class="ql-block"><b> 下面这支骨笛上有细小的孔(网上下载)</b></p> <p class="ql-block"><b>  河南近些来出土的器乐文物,除距今九千年的贾湖骨笛,还有五千年前的陶鼓与陶埙,四千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磬,三千多年前的骨排萧,夏王宫的铜铃,安阳殷墟的编铙、鱼形磬;西周应国和虢国的编钟,两周时期各类钟磬鼓瑟、管箫琴笙等,这些乐器不仅形制独特,且音域和音准很多接近现代音乐。她们精美的制作与和谐的音律,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高超水平,而且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b></p><p class="ql-block"><b> 为了让参观者有直观的感受,河南博物院还有华夏古乐演出,一天两场,上午11点和下午16点,每场演出大约半小时,票价40元,要事先预约,不能错过,其中有贾湖骨笛演奏</b></p> <p class="ql-block"><b>演出开始</b></p> <p class="ql-block"><b>  用复制的骨笛演奏。</b></p><p class="ql-block"><b> 笛声渺渺,沟通天地之间。仿佛在向先祖与天地诉说。</b></p> <p class="ql-block"><b>其他古乐演奏,一演千年</b></p> <p class="ql-block"><b>  看完表演继续第一展馆新石器时代(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距今4、5千年)参观。</b></p><p class="ql-block"><b> 中原地区开启了中华文明之源</b></p> <p class="ql-block"><b>  河南 出土的各种大象的象牙化石,距今200-50万年。</b></p><p class="ql-block"><b> 河南被简称为“豫”,豫的由来: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因此,河南被简称为“豫”。</b></p> <p class="ql-block"><b>  河南博物院进门大厅中的人和大象的巨幅雕像蕴含河南人推开古老的大门,从远古走向文明的意义。</b></p> <p class="ql-block"><b>从公元前8千年到公元前2千年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古迹列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红陶蚕。</b></p><p class="ql-block"><b>5-7千年前古人已开始养蚕</b></p> <p class="ql-block"><b>  濮阳出土的仰韶时期墓葬的龙虎蚌塑图。</b></p><p class="ql-block"><b> 青龙白虎图有“中华第一龙”之称,距今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其龙虎相背,龙东,虎西,此图案与古天文学四象中“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这反映出古人们对星象的认识,用来对应天上的青龙七宿与白虎七宿。</b></p> <p class="ql-block"><b>5千年不变的情谊</b></p> <p class="ql-block"><b>4-5千年前的陶排水管,比我们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看到的陶管要早。不过这是直排管,殷墟的是三通管,反映出排水管的技术进步</b></p> <p class="ql-block"><b>  第二展馆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前1046年)</b></p><p class="ql-block"><b> 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b></p><p class="ql-block"><b> 传说大禹治水,输通了伊河,洛河等河流,人们才能在河洛之地繁衍生息,大禹划分九州,于是有了豫州,又称中州。</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夏代的铜爵,我国最早的青铜器爵。</b></p><p class="ql-block"><b> 说明这时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b></p><p class="ql-block"><b> 爵后来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才有了“爵位”,“加官晋爵”等词汇。</b></p> <p class="ql-block"><b>  商早期的大型玉璋,礼器,上有刻的花纹。</b></p><p class="ql-block"><b>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最多。说明各地的文化交流。</b></p><p class="ql-block"><b> 不论是一种生产工艺的完善,还是一座城市的成长与发展,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留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不断交流与包容的激励作用得到更大的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又称杜岭方鼎)</b></p><p class="ql-block"><b> 1974年9月,河南省郑州市杜岭街和张寨南街在地下施工时挖掘到坚硬的金属器物。在清除周围的泥土后,两只外形类似的巨型青铜器现身。大方鼎通高100厘米,重达86.4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一号,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小方鼎通高87厘米,重64.25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二号,由河南博物院收藏。</b></p><p class="ql-block"><b> 杜岭方鼎铸于商代早期,距今已有3400多年的历史,比后母戊鼎早300年。青铜器上布满了兽面纹样也称饕餮纹。杜岭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人类的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杜岭方鼎是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b></p><p class="ql-block"><b> 这是河南博物院的第二件镇馆之宝。</b></p> <p class="ql-block"><b>  妇好鸮尊</b></p><p class="ql-block"><b> 妇好鸮尊(鸮即猫头鹰,古代认为它是吉祥动物)所处时代为商代晚期,是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之一。通高46.3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于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宫殿宗庙遗址西南侧妇好墓出土。妇好鸮尊是妇好墓所出468件青铜器中的精品。它造型新颖,各部位纹饰和谐,头部羽纹动感尤烈,呈现出商文化刻意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商妇好鸮尊出土有两件,一件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院、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妇好鸮尊为一只昂首傲立的鸮的形象,钩啄上翘,双目怒视,鸮尾下垂与前二足鼎立,尊盖上还有一只小鸟,尊体满是花纹,端庄华丽,造型优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b></p> <p class="ql-block"><b>  妇好鸮尊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口内壁铸铭文”妇好”。整器为一站立鹗形,器盖置于鹗首后部,鹗昂首,歧冠高耸,“臣” 字状目,小耳,钩喙,胸略凸前,双翅并拢,两爪粗壮,四趾抓地,宽尾下垂。器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器盖饰饕餮纹,前端有一立鸟,尖喙,歧冠,鸟后饰一龙,拱身卷尾。冠面外侧饰羽翎纹,冠面内侧、颈部两侧饰夔龙纹。喙与前胸各饰一蝉纹。两翼前端各盘曲一条长蛇 ,身饰菱形纹。尾部饰有一鹗,圆眼,尖喙,双足内屈,两翼平展,作飞翔状。</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妇好尊的主人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她不仅是商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的王后,还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b></p><p class="ql-block"><b> 妇好曾多次统帅军队征战四方,为商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参与各种国家大事,帮助武丁扭转了商朝一度衰落的国运,开创了赫赫有名的武丁盛世。在三千多年后的今天,妇好尊继续为我们讲述着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b></p><p class="ql-block"><b> 妇好鸮尊是河南博物院的第三件镇馆之宝。</b></p> <p class="ql-block"><b>商后期铜觥</b></p> <p class="ql-block"><b>商后期铜卣。这时的青铜器已经相当精美,还有了铭文</b></p> <p class="ql-block"><b>第三展室西周时期(前1046年-前771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西周建立了一整套礼乐制度,为巩固统治大肆分封诸侯</b></p> <p class="ql-block"><b>  骨排萧</b></p><p class="ql-block"><b> 西周初期 1997年鹿邑县太清宫镇长子口墓出土 。距今3000多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最长管32.7、最短管11.8厘米。为禽类腿骨所制,由13根长短递减的骨管组成,上端平齐,下部由短到长倾斜,成排固定在一起,造型轻灵。出土时管身有带子束管的痕迹。</b></p><p class="ql-block"><b> 长子口墓所出土的骨排箫共有5件,这一件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骨管数目最多、最为精致的一件,其编管规范、选材精细、制作精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 匍 ”雁形铜盉,见证西周邦交礼节。</b></p><p class="ql-block"><b> 1988年出土于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年代定为西周中期。</b></p><p class="ql-block"><b> “匍”雁铜盉盖内刻有清晰的40多字铭文。</b></p><p class="ql-block"><b> 铭文大意是:在四月戊申这天,应国大夫匍到了氐这个地方。青公(邢国国君)派司史赠送给匍一束鹿皮做的服饰,两件围裙,一钧(或说30斤)红铜。匍谢青公的恩赐,并用这些红铜铸成这件铜盉,祈求能长久地使用下去。</b></p><p class="ql-block"><b> 器物的形状之所以制成鸭或雁形,主要是根据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匍是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只能用鸭子、雁之类造型的器物。</b></p><p class="ql-block"><b> 该器铭文反映出的是诸侯国之间所例行的眺聘礼情形。</b></p> <p class="ql-block"><b>  “匍”雁铜盉细部。身做雁形,雁颈曲而上扬,昂首前视,双目圆睁,扁嘴微张,自然形成盉流。盖边缘塑饰不分尾的长鸟纹。站立在雁尾上一圆雕铜人,此人双手抱住器盖上环形纽,双脚之间有横梁,与雁尾上浮雕牛头饰顶端的环纽相衔接。</b></p><p class="ql-block"><b> 铜人发型为竖髻,高绾于头顶,发丝细密而整齐,面庞消瘦,五官清秀,上身赤裸,下身着十褶裙,腰束饰有连续菱形纹饰的革带,脚穿浅筒靴。</b></p><p class="ql-block"><b> 整器造型精巧端庄,美轮美奂。</b></p> <p class="ql-block"><b>西周铜簋,上面有44字铭文。说明了诸侯国南申国的存在(在现在的南阳)</b></p> <p class="ql-block"><b>三门峡诸侯国虢国虢季墓出土的组玉佩</b></p> <p class="ql-block"><b>虢国虢季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下面是编钟、铜方壶、铜盉</b></p> <p class="ql-block"><b>虢季墓出土的部分玉器</b></p> <p class="ql-block"><b>  玉柄铁剑</b></p><p class="ql-block"><b> 玉柄铁剑所处时代为西周晚期,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直径1.8厘米,于1990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虢季墓出土。</b></p><p class="ql-block"><b> 玉柄铜芯铁剑(即玉柄铁剑),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为一体,制作精美,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被誉为“中华第一剑”。</b></p><p class="ql-block"><b> 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集三个时代 于一剑,它的发现,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宣告铁器时代,也就是封建社会,即将来临。</b></p><p class="ql-block"><b> 它的制造年代距今2800年,打破了秦国铜柄铁剑2600年的中国最古老冶炼铁器记录。把中国铁器冶炼推进了200年。</b></p><p class="ql-block"><b> 玉柄铁剑是河南博物院的第四件镇馆之宝。</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第四展厅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b></p> <p class="ql-block"><b>  莲鹤方壶</b></p><p class="ql-block"><b> 莲鹤方壶所处时代为春秋中期,早于孔子100多年。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8月25日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其主人可能是郑国国君子婴。共出土一对,另一件现藏故宫博物院。</b></p><p class="ql-block"><b> 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通高117厘米,口为方形,壶身为扁方体,器身上下,装饰了各种纹样以及附加的配件,设计极其复杂</b></p><p class="ql-block"><b> 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仙鹤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翘首望着远方,造型灵动,突出一个活泼、生动、自然的形象,成为一种独立的表现。尤其顶上站着一只展翅的仙鹤,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在莲鹤方壶的整个装饰工艺中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莲鹤方壶精湛的工艺,反映了春秋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同时也展现了春秋时期郑国工业科技水平特别是青铜铸造水平在当时独领风骚的一面。</b></p> <p class="ql-block"><b>连鹤方壶是河南博物院第五件镇馆之宝,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b></p> <p class="ql-block"><b>  郑公大墓出土的九鼎八簋。</b></p><p class="ql-block"><b> 按照周朝礼制,只有帝王,也就是周天子死后,才能陪葬九鼎八簋。作为诸侯国君只能陪葬“七鼎六簋”;卿大夫之类只能陪葬“五鼎四簋”或“三鼎两簋”。</b></p><p class="ql-block"><b> “春秋小霸王”郑庄公陪葬“九鼎八簋”,被称作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证明。</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河南博物院4楼有一个第13展馆,专门展出春秋时期楚国的青铜器</b></p> <p class="ql-block"><b>  王子午鼎</b></p><p class="ql-block"><b> 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下寺楚墓中出土。</b></p><p class="ql-block"><b> 这是一套7件用失蜡法铸造的列鼎,造型装饰艺术相同,大小依次排列,其中最大的一件是王子午鼎。鼎通高76厘米,口径66厘米,侈口、束腰、鼓腹、平底、三蹄形足,口沿上有两外侈的长方形耳,旁边攀附6条龙形兽,腹部满浮雕的攀龙和窃曲、弦纹。内腹及底和盖内均铸有相同的铭文。</b></p><p class="ql-block"><b> 王子午是楚庄王之子、楚共王的兄弟、曾任楚国令伊(宰相)之职。他在位期间曾领导楚军击败晋国,取得了春秋时期楚国最辉煌的胜利之一。王子午青铜鼎可能是他为了纪念这场胜利而制作的。</b></p><p class="ql-block"><b> 王子午鼎成为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鼎的局部。</b></p><p class="ql-block"><b> 可见在细部装饰上采用浮雕、立雕、分铸、榫卯、焊接等技术。优美的造型、精细的纹饰、浪漫奇诡的题材,正是楚国文化艺术的突出特征。</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王子午鼎的盖、颈、腹内壁均铸铭文,长篇铭文表达了对先祖的追思,叙说了王子午自己施德政于民的业绩,并教育子孙须以此为准则。全文语词流畅押韵,是楚国青铜器上不多见的长篇美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铭文用鸟篆书写,有中国最早的“美术字”之誉。</b></p> <p class="ql-block"><b>  龙耳虎足方壶</b></p><p class="ql-block"><b> 1978年出土于丹江库区下寺1号墓。通高79.2厘米,重26.5公斤。壶上有冠,中空,四壁镂出蟠虺纹。壶冠下沿四边各有兽首边4个,使壶冠不易脱落,侈口,弧颈,颈侧有双龙环耳,垂腹,长方形圈足,圈足下有双虎承托。该壶高大壮美,纹饰繁缛精细。其造型飘逸洒脱,动静结合,已成为楚系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细部,十分精美</b></p> <p class="ql-block"><b>  云纹铜禁</b></p><p class="ql-block"><b> 云纹铜禁所处时代为春秋时期,纵长131厘米,横长67.6厘米,高28.8厘米,身宽46厘米,重94.2千克,于1978年在河南省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此禁整体用失蜡法铸就。</b></p><p class="ql-block"><b> 云纹铜禁,庄严瑰丽,造型奇妙,铸艺巧夺天工,霸气自然天成,是河南博物院的第六件镇院之宝。</b></p> <p class="ql-block"><b>  云纹铜禁由长方形禁体、12条龙形附兽、12条龙形座兽三部分组成。</b></p><p class="ql-block"><b> 禁的四周攀附着12条龙形怪兽,前后各四个,左右两侧各2个。附兽与禁体是卯榫结合,禁体上有12个榫头,12个附兽的肚子上各有一个卯。十二条龙形附兽昂首鼓腹翘尾;头顶的冠饰与两旁的角饰都是浮雕透孔云纹,兽尾插着尾花。兽首面对禁面张嘴吐舌,舌头翻卷着至于禁面上边,其状像是眼睛在盯着禁上的美酒,垂涎欲滴。</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禁的下部是12条虎形怪兽,两长边各3只,四角及两短边各1只,蹲在禁下作为足,支撑着器身。</b></p><p class="ql-block"><b> 这种错落有致的设计、奇巧的造型、精湛的铸造工艺,使整件器物霸气十足,形成了神秘而鲜明的艺术效果,让人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  细部,支撑器身的虎形怪兽。</b></p><p class="ql-block"><b> 这个铜禁还有一个功绩,就是他的工艺是中国失传已久的技艺——失蜡法。此前出土时间最早的采用失蜡法制造的文物约于唐代初年,因此学界也一般认为失蜡法的工艺是印度人所创造,并传入中国。但是云纹铜禁的出土却将这项工艺的时间提早了1100多年,这也印证了失蜡法并不是印度的舶来品,而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己的发明创造。</b></p> <p class="ql-block"><b>  为什么叫铜禁?</b></p><p class="ql-block"><b> 禁,是承置酒器的案具(相当于今天的茶几),起于西周初年,灭于战国时代。之所以称“禁”,盖因周人总结夏、商两代灭亡之因,均在嗜酒无度。</b></p><p class="ql-block"><b> 在中国历史上,夏、商两代末君,都因沉湎于酒而国家破亡。周鉴于此,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其中规定:王公诸侯不准非礼饮酒,只有祭祀时方能饮酒;民众聚饮,押解京城处以死刑;不照禁令行事执法者,同样治以死罪……在这种情况下,王公诸侯虽在祭祀时可以饮酒,甚至违法饮酒,但承置酒器的案具却烙下中国第一个“禁酒”时代的印痕——名曰“酒禁”。</b></p> <p class="ql-block"><b>  青铜神兽。</b></p><p class="ql-block"><b> 1990年出土于河南南阳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是件春秋晚期的楚国青铜器。</b></p><p class="ql-block"><b> 神兽高48厘米,龙首、蛇颈、虎身、龟足、豹尾;龙首上的角由六条小龙盘绕而成,背负另一龙形兽。这些附着物都是插接在主体上的,可拆装。</b></p><p class="ql-block"><b> 这可能是一座悬鼓或者编磬架的底座,出土时为一对,现在分别收藏在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神兽头部</b></p><p class="ql-block"><b> 楚人真的很有艺术天分,大概因为深厚的尚巫传统,楚人有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诡谲、繁复、绮丽的楚式风格突破了中原青铜器庄重沉穆的气质,独树一帜。</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楚简</b></p> <p class="ql-block"><b>被灭掉的春秋小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b></p><p class="ql-block"><b> 文化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百家争鸣,各个学派顺势而生,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自己的思想。</b></p> <p class="ql-block"><b>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b></p> <p class="ql-block"><b>  第五展厅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b></p><p class="ql-block"><b>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的布币、刀币、蚁鼻钱等旧钱,统一为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从此,方孔圆钱在中国通行了两千多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白玉舞人佩</b></p><p class="ql-block"><b> 这对白玉舞人佩为汉代文物,于1986年出土于河南省永城市僖山一号汉墓,高4.6厘米,宽2.5厘米。</b></p><p class="ql-block"><b> 玉舞人题材出现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是汉代玉器中极具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的一类器物。这对玉舞人所呈现的“翘袖折腰”舞姿,是当时流行的舞蹈“长袖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动作,也是汉代玉舞人最为多见的造型。舞者跳舞时手中无所持,仅凭长袖飞舞的千姿百态来传达情感。长袖舞的舞姿飞扬灵动,从皇室贵族到市井百姓,无不为这种曼妙的舞姿倾倒。</b></p> <p class="ql-block"><b>  金缕玉衣</b></p><p class="ql-block"><b> 是西汉梁国国王梁孝王之陪葬品。1986年出土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僖山汉墓,由2008块玉片和金丝编缀而成。虽然不是保存得最好的两汉时期的金缕玉衣,但却是河南省目前所见保存玉片最多、唯一能够复原的金缕玉衣。</b></p> <p class="ql-block"><b>  四神云气图壁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四神云气图》壁画,创作于西汉早期,1987年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是西汉梁共王刘买之墓 墓顶上的壁画,它长5.14米,宽3.27米,总面积达16.8平方米。为了更好地保护壁画,专家们将其进行等比例切割,运到河南博物院,成为了河南博物院的第七件镇院之宝。这幅大大的壁画,在展馆里整整占了一面墙呢!</b></p><p class="ql-block"><b> 这幅《四神云气图》比敦煌壁画还要早600多年,《四神云气图》也被冠以“敦煌之前的敦煌”的美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来看壁画的高清大图,壁画主题图案以朱砂红为底色,上面用红、白、黑、绿四色绘有青龙、白虎、朱雀、怪兽等四种神禽异兽,以及灵芝、花朵和云气纹等吉祥图案。 图中巨龙尤为醒目突出,身呈“S”形弯曲,占据整幅画面的中央,它口衔一只鱼龙怪兽,欲吞之而后快,其身侧各有朱雀和白虎一只。</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青龙、朱雀、白虎、怪兽四神,遨游云天;相伴它们的,是祥云、荷花、灵芝等。在这儿,云气、荷花、灵芝,充当的是四神升仙媒介。</b></p><p class="ql-block"><b> 《四神云气图》气势恢弘,绘画手法细腻,线条飘逸,内容上透射出王者的霸气和随意。</b></p> <p class="ql-block"><b>  东汉五凤铜熏炉</b></p><p class="ql-block"><b> 1989年3月10日焦作市嘉禾屯林场砖窑窖藏出土。</b></p><p class="ql-block"><b> 这件五凤熏炉以青铜材质塑造出一只姿态矫健的大凤形象,大凤雄姿昂扬,身披锦羽,凤腹中空,翅、腹连接处用穿定连接,张合自由,可将此处打开,用以放置香料,构思十分巧妙; 凤体背部遍镂弧形镂孔,所燃之香料尽可从此袅袅而上; 尾翅处亦镂有弧形与长方形小镂孔,极尽装饰华丽之美; 胸前、双翅和尾部各饰有一只雏凤,全器共有五凤,故而得名,构思精巧,造型独特。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不仅是一件生活用具,更不失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b></p> <p class="ql-block"><b>第六第七展厅为隋唐,宋金元时期(581年—1368年)</b></p> <p class="ql-block"><b>  绘彩陶伎乐女俑</b></p><p class="ql-block"><b> 绘彩陶伎乐女俑是隋朝时期文物,195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张盛墓。</b></p><p class="ql-block"><b> 绘彩陶伎乐女俑其中有乐俑8件、舞俑5件。乐队队员统一服装为窄袖襦衣、高腰束胸裙和飘逸的锦带,配有梳子。乐伎俑手持的乐器分别是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竖箜篌(kōng hóu)、排箫、横笛、钹、筚篥(bì lì),这样的乐器组合将吹奏、弹奏、击奏三种演奏方式统统拿捏,也见证了多民族文化在隋朝的深度交融。其中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竖箜篌(kōng hóu)、钹、筚篥(bì lì)皆为西域地区的外来乐器。</b></p> <p class="ql-block"><b>  展出了各种造型的精美唐三彩</b></p><p class="ql-block"><b> 三彩鹰首壶,高32.5厘。1965年河南洛阳东郊塔湾村出土。</b></p><p class="ql-block"><b> 鹰首壶是唐代陶瓷器中新出现的造型,这件唐三彩鹰首壶壶身修长,遍身施赭、绿、蓝、白等釉色,每种颜色都呈现出从浓到淡的层次。壶腹两面纹饰不同,除浮雕忍冬花和海石榴外,一面是凤鸟纹,一面是狩猎纹,显得新颖而华丽。</b></p><p class="ql-block"><b> 唐朝,西域和中原的往来更为密切,随着汉胡两种文化越来越多的碰撞和交流,胡文化为汉文化带来了特色鲜明的异域风情,唐代陶瓷器中出现了颇多与西方文明相关联的造型。思维活跃的工匠们根据波斯萨珊帝国的鸟首壶瓶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了鹰首壶的艺术造型,使得这种器皿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增加了观赏性。</b></p><p class="ql-block"><b> 三彩鹰首壶造型独特,色彩明丽,纹饰吉祥,又是中西交流的产物,可谓三彩中的精品。</b></p> <p class="ql-block"><b>宋代七弦琴</b></p> <p class="ql-block"><b>北宋金棺</b></p> <p class="ql-block"><b>  武则天金简</b></p><p class="ql-block"><b> “武则天金简”长36.5厘米,宽8厘米,厚度不足0.1厘米,但是因为是由黄金铸成的,所以重达233.5克。根据专家们的鉴定,这块金简的黄金纯度在96%以上。在这块金简上,还用遒美健秀的小楷刻着63个字:</b></p><p class="ql-block"><b> 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b></p><p class="ql-block"><b> 武曌,其实就是武则天。因为武则天在年轻的时候,为了登上皇位手段极其的残酷,连自己的亲生子女都杀。所以到了晚年时期,武则天深感自己罪孽深重,生怕死后不能升入天国,就命令道士胡超在嵩山上投了一块金简,希望能够消除自己的罪孽</b></p> <p class="ql-block"><b>  它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在1982年5月21日,河南省登封县唐庄公社王河大队的农民屈西怀和往常一样上嵩山采药。在峻极峰北侧的一个石头缝里,屈西怀发现了一个闪光的东西,后来知道是古文物,屈西怀主动无偿捐献给国家,为了表彰屈西怀捐献珍贵文物的义举,文物部门奖励了屈西怀1500元钱,并且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锦旗</b></p><p class="ql-block"><b> 武则天金简所处时代为唐代。这一稀世国宝的发现,不仅是研究女皇武则天崇仙仰道思想的直接物证,也是研究武周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宝贵资料。</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武则天金简是河南博物院的第八件镇院之宝。</b></p> <p class="ql-block"><b>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b></p><p class="ql-block"><b> 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所处时代为北宋,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于1987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村出土。“天下名瓷,汝窑为魁。”在北宋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不但河南独占其三,而且汝窑位居魁首。汝官窑系御用窑,烧造时间极短,只在北宋晚期烧了大约20年。之后,汝窑消失,技术失传。文献记载:汝窑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称。天蓝釉的形成,主要是在烧制过程中窑位与火候恰臻妙处,因此成品率极低,传世极少。中国一共发现汝官窑传世天蓝釉器物4件;而在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天蓝釉作品,独此一件。在几件天蓝釉作品中,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件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不但是唯一一件经考古工作者科学发掘所得的器物,而且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稀世难得。</b></p><p class="ql-block"><b>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是河南博物院第九件镇院之宝。</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汝窑瓷瓶</b></p> <p class="ql-block"><b>钧窑瓷碗。</b></p><p class="ql-block"><b>宋代五大名窑中的汝窑、钧窑都在河南省</b></p> <p class="ql-block"><b>宋金元时期出现了杂剧</b></p> <p class="ql-block"><b>河南博物院还有一个明清珍宝馆</b></p> <p class="ql-block"><b>明代象牙雕刻送子观音</b></p> <p class="ql-block"><b>明代象牙雕刻</b></p> <p class="ql-block"><b>清代象牙透雕扇</b></p> <p class="ql-block"><b>清代珐琅彩镶玉葫芦</b></p> <p class="ql-block"><b>清代珐琅太平有象</b></p> <p class="ql-block"><b>清代青玉兽面纹盖炉</b></p> <p class="ql-block"><b>清代填漆描金云龙纹菊瓣式盒</b></p> <p class="ql-block"><b>  从博物馆出来,回头看博物馆的冠部,为两个底部相连的方斗,上扬下覆,取上承“甘露”、下纳“地气”之意,有“会宇宙之气,聚天地之灵”的内涵,寓意中原为华夏之源,融汇四方。</b></p><p class="ql-block"><b> 冠部四周分别镶嵌传统中的四神图案,即朱雀、玄武、青龙、白虎,表示古天文学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天象星座。</b></p><p class="ql-block"><b> 这四神图案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随着祖先原始崇拜、观星识象、意象融合等过程中衍生而出,其图像作为思想和观念的物化载体,终而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我们在展馆中的濮阳出土的仰韶时期墓葬的龙虎蚌塑图中和西汉《四神云气图壁画》中都看到它们。</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据了了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 七朝古都安阳、 商都郑州。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启萌之地,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b></p><p class="ql-block"><b>我们在河南十来天的时间,参观了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二里头夏都博物馆,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惊叹于河南文物之多,之精美,让我们受益非浅。</b></p><p class="ql-block"><b> 博物馆是河南五千年历史脉络的展示区。正如艺术家陈丹青所说:“我上过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就是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在博物馆能够一眼千年,不,一眼万年。怨不得现在博物馆人满为患!这是好事!说明社会在进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