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小结: 当我谈……时,我在谈什么?

袁日涉

<h3>亲爱的同学们、家长朋友们:<br> 大家好!开学已有月余,及时总结、且行且思是我的习惯。经过一个小长假的休整,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整装待发做好了接下来学习的准备。下面,我将九月的所为、所思与大家分享,欢迎沟通与交流。<br>  这次我想交流两个问题——作业和活动。</h3> <h3>一、当我谈作业时,我在谈习惯<br>  作业是有着多重功能的——<br> ·巩固:对学生而言,巩固课堂习得的知识、能力;<br> ·发展:对一个生命个体而言,完成作业、自主学习过程也是收获个体新发展的过程;<br> ·反馈:对教师而言,作业也是反馈教学效果、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的方式;<br> ·共育:对家校关系而言,作业还是增进家校了解和联系,促进家校共育的途径。<br><br> 从作业的这些功能中,老师、学生、家长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对于这个每天都出现在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事物,如何对待它?日复一日这样做,就成为了学习的态度与习惯。在新形势下,语文学习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不同的作业类型有着不同的作用,以怎样的习惯和态度对待作业,也决定了学习的效果。</h3> <h3>☆基础性作业:生字、抄词、形练、小卷等<br> 完成这类聚焦语文知识与能力的作业,学生应该拥有怎样的完成作业的习惯?<br> 1.按时、认真完成作业(有规范的记事本,每天规范完整地记录作业,才有可能保证每天保质保量完成作业)<br> 2.认真听讲评作业(关注形练笔记,重点题型都有红笔记录)<br> 3.及时找老师订正改错(用另色笔订正。形练每课成绩旁画☆即改完,今日事今日毕)</h3> <h3> 针对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作为形练的补充,老师们精选了一些小题目利用碎片化时间给孩子进行练习,因为一张的量都不大,完成时间大约在10分钟,我们平常称为“小卷”,主要分三类:一是基础看拼音写词,可以发给大家,供在家自主练习使用;二是结合各课重难点的小练习,基本每课一张;三是周一周五的晨练小篇,针对易错点进行的专项小练习,到的早的同学早晨完成,到不了的当天自己抽时间完成。这三类小卷,以完成一个单元为节点装订下发。<br> 小提示:进入六年级后,为了和中学更好的衔接和过渡,孩子们学习的节奏应该有些相应调整。许多在7:40左右到校的同学,利用早晨的十分钟就能完成当天的小卷甚至完成订正。同学们不妨早睡二十分钟,为早晨争取出高效的十分钟,日积月累。形成良好作息、高效完成学习任务。</h3> <h3>☆提升性作业:知识梳理<br> 每学完一个单元,我要求孩子们进行本单元的知识梳理。上个月,我们带着孩子做了第一单元的知识梳理中阅读的部分,剩下的基础知识部分给孩子搭了架子,要求回家自己根据情况进行整理。这是一种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连成串,了解知识能力之间的关联和结构。通过知识梳理,让自己学得明白、记得清楚,及时总结,找到漏洞,查漏补缺。这样及时总结、发现联系的思维习惯对孩子进入中学的学习更为重要。<br> 所以这类作业,我们更为关注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最终作业的完成是个性化的。</h3> <h3>☆拓展性作业:阅读与表达<br> 常言道“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我以为,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广义的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多,平时阅读量大的学生多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阅读量小的学生;二是狭义的阅读理解(试卷中的阅读题)拉分明显,阅读理解部分做得好的考生成绩明显高于其他考生。而现在我们看到各学科的各年级的考试,试卷中的文字量明显提升,这是对“阅读”重视的最直观的体现。<br> 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当中,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通常都热爱阅读,并有着丰富的阅读经历。本学期“快乐读书吧”要求阅读《童年》《爱的教育》《小英雄雨来》,属于必读书目。应该每天/每周有阅读与交流的习惯。<br> 关于课外阅读,我们后边有机会专题探讨。</h3> <h3>二、当我谈活动时,我在谈育人<br> 孩子们的成长从来不仅仅依靠书本与课堂。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孩子们觉得“我长大了”的时候,通常不是今天课上学了什么知识,而是我学的知识今天可以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或是以前听说的道理今天真正运用到了生活中。所学在生活中运用,才是成长。“活动”恰恰为孩子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了平台;在活动中学习,更是一种直接的、综合的学习方式。<br> 以上个月的一次语文活动为例:第二单元要求孩子们学习“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写场面”,于是我们开展了语文实践活动——午休时间玩贴人,边玩边观察,玩完写一写。边做边学,边参与边练笔。这项作业就在孩子们的练习本上。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体验后学习运用的成果——</h3> <h3> 咱们学校也开展了许多丰富的活动。我也着力为咱们班的孩子们创设这样的活动机会。比如说,上个周末,我们几个小干部就给班级墙壁进行了一次“大改造”。面对着新教室有些斑驳的墙面,“壁报改造小分队”出谋划策,不仅牵头设计,还利用周末时间来到学校动手改造。毛毡板怎么上墙还不毁墙?几块板子如何布局?设计哪些栏目?每块展板如何排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阅读说明书、合理布局、会用工具、分工协作……阅读能力、合作能力、审美创造、劳动技能,都蕴含在一次小小的壁报改造中。这就是活动的作用。</h3> <h3> 9月27日启动的“做小小菊艺传承人 为大美府学添秋韵”活动,也是咱们班级的特色活动。当天,我们请来了菊花传统养殖技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北海公园的刘宁阿姨为同学们做讲座。北海公园还为同学们提供了菊花苗,供同学们学习养护。咱们班许多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这里,感谢每一位支持孩子参与这项活动的家长朋友,您们也是有着教育眼光与远见的家长。在这项活动中,我们不仅仅带着孩子们养花(当然,养花、养好花也是不简单,公园为领养菊花的孩子们提供专业的支持,养护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提问,由我转达,获得及时的指导),呵护花苗的过程,就是学习植物生长知识的过程,学会劳动的过程,将养护过程用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也是宝贵的经历与财富(连续的摄影、绘画、观察日记、自然笔记等);即便没养好,反思也是心智的成长。没有领养菊花的同学,也可以了解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与内涵,背几首咏菊诗、了解几位咏菊人、写写画画自然笔记……这些活动成果,今年的“大美府学秋季书画展”、北海公园秋季菊花展,都会为孩子们的优秀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具体的活动思考,已经在节前的家长信中说明)</h3> <h3> 往小了说,作文素材从哪来?有生活才会有感受,有感受才能有好作文。怎么才能不社恐?多与人交往,在活动中学习待人接物大方得体。往大点说,活动,就是为孩子们创造生活,多年后回忆起来,可能他不再记得自己上了什么课、学了什么知识,但那些多彩的活动将成为美好的回忆,活动中的成长将成为他的言行举止。再往大说——“活动即教育,事事皆成长”。<br> 希望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各类活动,家长朋友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每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绽放光彩!<br><br> 接下来,我们将在班级壁报开设“耳目一新”专栏,开设“班级热搜”“时事新闻”“日积月累”三个栏目,设主编、副主编若干名,全班同学轮流参与编辑,敬请期待!</h3>

作业

活动

孩子

学习

阅读

知识

同学

完成

语文

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