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迹

刘荣生

<p class="ql-block">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同儿孙们一起,重返安徽巢湖——我的第二故乡寻迹、游玩。</p><p class="ql-block"> 1969年年头,我十八岁那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来到安徽巢湖。先在农村后进工矿,一干就是42年,2012年退休回沪,颐养晚年。我此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了巢湖,最苦涩的泪水、汗水洒在了巢湖。在这片土地上吃过苦,受过累,有欢乐,有收获。总之刻骨铭心,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今天,带着在巢湖出生的儿子,上海出生的孙儿孙女们再寻我当年留在巢湖的印迹,让他们知道我对第二故乡巢湖的一片情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 🌲 🌲 🌲 🌲 🌲 🌲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想不到当年称为“巢湖北极” — 赵集的胡大郢,現在是当地的“美丽乡村”,农村的变化真是翻天复地啊。</p> <p class="ql-block">  过去是土坯墙、稻草屋,泥泞小路夜漆黑,现在是小层楼、砖瓦房,水泥道路全村亮。夜晚路旁的智能太阳能灯自动点亮,村子彻底告别了过去一到夜晚黑灯瞎火一片漆黑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村口的大路,当年我是从这条路走进胡大郢,插队落户,农村生活;后来又是从这条路走出胡大郢,招工进矿,单位生活。</p> <p class="ql-block">  领着儿孙们寻找当年我住“家”的位置,讲述我当年的农村生活。</p> <p class="ql-block">  村子最北头照片中的位置,就是当年用国家拨给的每个知青210元“安家费”在农村盖的两间土墙稻草屋。现在已不见踪影,原址上有村民翻盖了“砖墙瓦屋”。</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认看着小菜园里种的辣椒、茄子、罗卜、白菜……</p> <p class="ql-block">  这是屋后一条出村子的小路,连着外面一个又一个村庄。不远处的路旁有一囗小河塘,记得河塘里游着鸭子,长着荷花。</p> <p class="ql-block">  发现村里的路上也有“井盖”,看来农村也进行了规范的“污水处理”,卫生、环境大有改观。</p> <p class="ql-block">  这排三间红砖瓦房是村子的公用仓库。这个位置原来是个小小的“加工厂”,一台“夹稻机”担负着方圆几个村子村民们的稻谷脱壳出米任务。我曾经在“加工厂”当“会计”,念了几年书还初在农村有了用处。</p> <p class="ql-block">  这排平房的位置,原来是几间生产队的粮食、种子、杂物仓库。我刚到生产队时没有居所,就临时在仓库里用打稻用的“掼床”搭铺睡觉,也算是“临时住所”吧。</p> <p class="ql-block">  村口大塘边的一片空埸,现在是村里“法治宣传广埸”,兼小车停车埸。看来,旺季时外来车辆还不少哩。</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两排住房的外貌,也能反映出农村家庭发展也参差不齐,相信大家都在努力,都想一步一步翻上更好的新房,“芝麻开花节节高”。</p> <p class="ql-block">  看到散养的鸡、鸭、鹅、狗,城里的孩子们甚是好奇和大惊小怪。</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子,也没看到村里路上有什么人,可能都在家里忙着过节吧。看来蹲墙根,晒太阳的慵懒现象消失了,这时代,人们都在努力。偶尔看到穿着休闲衣服的年轻人,不知是村里在外上学或许是打工回家过节的年轻人、还是城里人趁节假日到美丽乡村放松一下的小情侣,拿着相机,牵着宠物,攸闲散步在村里。</p><p class="ql-block"> 来去悄悄,我不想打扰这份宁静,不想打扰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离开村子,禁不住再回头看看远去的村庄,看着曾经挥洒汗水耕耘的田地,走过离村两里地的当年赵集公社所在地……五十三年前的朦胧记忆;五十三年来的可喜变化,思绪万千,感慨万千。再见,曾经插队落户过的巢湖赵集胡大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我被第一批推荐招工进工矿企业,分配在东风矿,脚踏实地干了整整40年,直至企业改制我退休。</p><p class="ql-block"> 东风矿属重工业采矿中型企业单位,离城远,靠山边,工作、生活一直是比较艰苦。40年的工作与生活,有苦累、有曲折、有成就、有欢乐。今天走进工矿生活区一角,浓浓时代感的气息依旧那么熟悉和亲切。</p><p class="ql-block"> 从省道S105公路拐进不远的生活区,看到门口“龟山社区欢迎您”,就到家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院,曾经是矿部机关办公大院,后来矿部搬进办公楼后,这院子成了单位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八十年代建的矿部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  图右边的红砖三层楼房,是建于六十年代的“单身宿舍大楼”。我二十岁进矿就住在三楼单身宿舍。</p><p class="ql-block"> 沿此路前行不远就到了巢湖岸边,有名的巢湖龟山风景区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  图右边是九十年代建的居家住宅楼。</p> <p class="ql-block">  原矿部办公大楼前的“大转盘”,进矿的车辆和公交车都在此转弯进出,现在这儿成了社区休闲广埸。尤其是转盘中栽的三棵“雪松”,当年看着栽下去是小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  矿医院小楼依旧。现在是“龟山社区卫生服务站””</p> <p class="ql-block">  山洼里的三层居家住宅楼房,其中就有我原来的住家。儿子在矿出生,今天他在给他的孩子讲述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此度过的童年、少年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双节假期,时间有限,带着孩子到巢湖看看,追寻我在巢湖四十二年插队落户、工作生活的印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孙儿问我:“爷爷,当年你怎么会从上海到安徽巢湖来的?”问得我一时无语,怎么说才能让孙儿明白和理解呢?我想,等他长大了慢慢就会明白的。</p><p class="ql-block"> 儿孙们回上海了,节假日过后他们要正常工作、读书,我留了下来还想多待一阵。年过古稀,免不了多有怀旧情节,有时间还想在巢湖多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人的一生如此短暂。人们追求名利、追求金钱、追求享受、追求快乐都没错,但我想除此之外还应更有意义的是:感悟人生。</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手机全屏拍摄,横、竖观看多有不便,在此抱歉!谢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