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用之无用

江中流

<p class="ql-block">无用之大用</p><p class="ql-block">——中国男篮两负菲律宾之感想</p><p class="ql-block">昨晚中国男篮20分领先情况下被菲律宾逆转,对喜欢篮球的朋友来说真是万念俱灰。上一次世界杯20分输给菲律宾的时候,和林老师通了很长的电话,林老师是中山大学男女篮的领队和法律系篮球队的主教练;真没想到时隔三十多年,师生俩人对篮球的理解仍然如此的一致。今天先写个小作文,算是对老师的汇报,对球友们也是抛砖引玉。</p><p class="ql-block">先从赛后闹哄哄的发布会讲起吧,乔帅承担了责任,赵继伟认为是队员基本功的问题。这两个基本上都对,但愿能够引起进一步的反思。乔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队基本上是8人轮换,菲律宾12人上场打球时间比较平均。直接导致下半场中国队员体力下降,集中度不够。2、主力队员发挥算正常,替补队员特点没有发挥。比如付豪,第三节球队命中率下降的时候应该有上场时间;余嘉豪,第四节对方32号发飙的时候应该改打双中锋,胡金秋顶出去防,胡打过三人篮球对32号有身高优势。3、程帅澎是目前男篮后卫中技术身体拼劲最好的,一直没用。4、突发情况应对不够,上次是世界杯4号克拉克森,这次32号布朗利,都是连接的三分球,正巧两人的第一个三分球后直播镜头都对准乔帅,老人家脸色变白仿佛想到什么但没有马上采取措施,世界杯是三个三分球后叫的暂停,这一次提前了,布置了朱俊龙单防但是效果不佳,朱的防守技术以下再表。各位看官,对方这个队中大致是有个懂得法术的,每次都有队员像《加勒比海盗》中描述的灵魂上身;这个篮球场上通常叫做进入状态,这些队员通常就是变得面无表情、目光呆滞,投篮有如神助!如何应对呢,通常就是中断比赛节奏,比如倒数第二个三分球,应该提出来复议,踩线长两分的可能性大,当然乔帅之前听朱俊龙先搞了一个无畏的复议,浪费一个机会也是主教练的问题,起码这个时候应该有个助教跳出来,不惜一次技术犯规来打乱节奏。二是应该语言的干扰,不停说垃圾话,学一学罗德曼,逗对方说话分神;第三实在不行要制造摩擦,把对方从出神入化的境界拉回来。上一次世界杯赵睿搞了个狠的,4号后面就投不进了。</p><p class="ql-block">赵继伟说的基本功差的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来看,一个是当前这一批队员,切实是国内队员的佼佼者,除了丁彦雨航、阿不都沙拉木两位篮球天才受伤病困扰外,选人方面基本也囊括了。中锋比以前脚步更快、力量更强,前锋继承投篮好的传统、冲击力更强,后卫技术更加全面、没有明显的短板,因此,假如有关公战秦琼,长江后浪推前浪,整体上看也是现在这一班年轻人优胜一些,当然个别位置姚主席、易、刘战神还是遥遥领先的。</p><p class="ql-block">至于篮球名宿和广大爱好者经常说的基本功差的问题,也是希望新一代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国篮球的一些特点。记得在乡村中学上初一的时候,来了一位城里的体育老师,带来的篮球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为何物,因为没有篮球场,所以王立斌老师(后来才知道王老师是县篮球队的主力后卫,刚刚从广州体院毕业)教给我们的只是基本的动作,侧滑防守、后退步跑、原地空中转体,非常枯燥的动作,但是那时候没有其他游戏,我们都玩的不亦乐乎。后来上大学有时间打球了,才知道这个启蒙教育有多么重要,防突破呀,不能用手去捞,敌进我退才行;这个空中转体啊,篮板蹦到哪就转哪儿。斗胆说说张镇麟投篮吧,是这个天才球友的优点也是这个缺点,投篮最大的要义就是还原,乔丹、科比尽管通过超长滞空可以做出眼花缭乱的动作,但是出手一刹那就是找回重心进行还原出手,从这个角度可以再去观察卡尔马隆为什么每次罚球都是念念有词手上沾点口水去抹抹脸把球转两圈半,这都是在强化这个还原的过程。我们的张天才开始投球有点弧度,进一两个后面就开始学乔丹科比平射了,所以后面经常打铁,要好好克服一下。</p><p class="ql-block">上面这些问题都解决,相信仍然解决不了中国男篮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理念上和观念上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一、关于篮球人才培养和选拔</p><p class="ql-block">大家可能都忘记尤纳斯教练的一句话,那是08奥运中国队请的世界名帅,他说的大意是没想到教国家队要从基本功教起。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新问题,问题是我们经常忘记前人花很大代价已经发现的问题,导致“风险”一次次的重复发生。</p><p class="ql-block">结论自然是青少年篮球培养和教育非常重要。这里单说一个事情,就是国内篮球教材的编制和更新,不单单是训练,理论的指导也很重要。比如说防守的最高目标是什么?绝大部分会说是盖帽,但我觉得是干扰,降低对方成功率。不同的理念,会影响年轻人打球的习惯。</p><p class="ql-block">二、发展目标和阶段的设计</p><p class="ql-block">比如夺回亚洲冠军和争取进世界杯八强,那是两个不同的打法和选人标准。我们打亚洲队,历来是打第二高度,以前的刘玉栋、巩晓彬,到后来焦健和顾成两次亚洲杯挽救了球队。</p><p class="ql-block">这一届世界杯的八强,所有球队和球员都具备了接球即出手的打法和能力,这一点上,国内很多老队员都很难跟上节奏,比如赵队长,本身是具备这个能力的,但是习惯养成不容易改了。</p><p class="ql-block">三、篮球理念的学习和更新</p><p class="ql-block">比如乔帅强调的最后一球战术执行的很好,这个当然也对。但是,客观上看,最后一球除胡金秋外接触过球的另外四个人都有比较好的能力范围内的出手机会,这个时候,应该是寻找战术之外或者战术之上的更加重要的东西:投篮—获胜!教练的战术只是一种寻找确定性机会的方法,如果执行过程中有“不确定”的机会出现,更应该好好的利用。</p><p class="ql-block">球迷热议的乔帅篮球风格还包括跑投和阵地战的问题,的确,原来备战的阵地战是希望通过王哲林和周琦的身高优势来设计的,但是世界杯一对塞尔维亚发现内线被打爆,两个高佬被边缘化之外用胡金秋又发现对亚洲队的优势都没了,内线没优势还坚持阵地战就变成靠运气了。所以说这次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初心易改,方寸已乱。</p><p class="ql-block">深层次的问题是对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研究不够,姚主席时代即使在NBA都是高中锋时代,奥尼尔一柱擎天,就是老迈的穆托姆博都有一席之地;自从克里横空出世后,NBA进入边卫摇摆人时代,过中线两步可以出手,极大的冲击人们的想象力,提升球场的宽度和厚度,对球员的选择标准和能力要求产生巨大影响。</p><p class="ql-block">张勇军、刘玉栋、胡玉东、巩晓彬、朱芳雨等等名宿对篮球发展提出了很多的真知灼见,其中有一个突出的主题是希望新一代球员能有当年的拼劲。我学习体会是要有“无用之大用”之精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艰辛汗水哪来胜利喜悦。有时候不仅量,还要想,打篮球需要白日梦,想象场上可能情况做好应对落后才不会懵逼。这次发现女篮姑娘后面都别着一个小盒子,我想这个大概率是一个运动路线分析仪,不仅看看你跑多少米,还要看看你跑的位置对不对。篮球精髓不是你得多少分,而是对手在抬头张望的时候你已经跑位抢篮板了,队友漏人的时候你及时跑位补防了,进攻的时候你跑空位创造了机会。许多看似无用的空跑,其实是篮球这一项集体运动最需要的粘合剂。在这个角度上,归化的李凯尔还是明显高出国内队员的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