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带着外孙游成都(2023年9月30日—10月4日熊猫亲子游)

秦丽丽

<p class="ql-block">2013年年初,回重庆看望母亲期间,顺便到汶川地震遗址参观的时候来过成都。十年的时光仿若昨日,当年只是为了看看灾后重建的汶川,在成都市基本上没有好好的玩,只去了“建川博物馆”。粗略的在成都的街头看了看,即没到玉林路上去走一走、也没有去小酒馆门口坐一坐。</p><p class="ql-block">今年的国庆假期带着外孙参加“熊猫亲子营”。按照行程安排今天下午自由活动,住下来后利用余下的时间来到了“武侯祠”和“锦里”,里面人多的只能看见别人的后脑,外孙受不了也就没有进去。进了旁边的“江北老灶.三国义府”,到了成都总是要吃一顿地道的成都火锅,而吃火锅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满足外孙心心念念的“变脸”节目。</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 1929年广汉农夫“燕道城”在田间因为干旱挖沟渠浇灌农田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一些碎片,经过陆陆续续的挖掘,直到1986年才正式开始对三星堆遗址有序地进行了系统的挖掘,迄今出土的古物达到6000多件。</p><p class="ql-block">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大量的青铜器,青铜神树、青铜大面具、青铜神兽、青铜纵目面罩、青铜太阳轮、各式各样的青铜饰装等等,这些文物的共同特点是形制精美,制作工艺精细,意蕴丰富。其中的青铜大立人含底座共高260.8厘米、净身高180厘米)</p><p class="ql-block">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新馆在大运会期间开馆以来一直火爆,每天的参观人数都达到两万多人,今年的国庆长假期间更是一票难求。五岁三个月的外孙跟着讲解员带着导览耳机听的非常认真,</p><p class="ql-block">偶尔还和地导交流一下[捂脸][捂脸][捂脸]</p> <p class="ql-block">在三星堆博物馆里面买了几个纪念品,外孙说是买的“文物”😀带回去给妈咪</p> <p class="ql-block">安仁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规划边界为西至刘湘骑马像、东至会展路、北至绕镇路、南至斜江河,核心景区面积3平方公里,包含公馆老街、刘氏庄园博物馆、建川博物馆三大核心资源。 安仁古镇距成都市区39公里,其古镇历史悠久,已有1380余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参观了刘氏庄园,今天我们在安仁古镇游荡着我们浮躁的心情。古镇老街也基本上商业化了,街两边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古镇上的特色油纸伞装点着街道煞是壮观。</p><p class="ql-block">孩子们身着古装在古街上享受着安静惬意的慢生活,喝着当地特有的盖碗茶,吃着小吃玩着游戏好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快乐真的很简单……</p> <p class="ql-block">“草木染”是四川盆地比较有名的一项手工扎染工艺。2023年10月2号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安仁古镇上的一位在这里扎根近十年的一位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开的一个“草木染”手工作坊,经过他不断地试验研究,总结了许多可以用于草木染的植物和中草药及普洱茶叶。</p><p class="ql-block">想让外孙自己染一个T恤,但是国庆期间游客太多,老板准备的童装T恤已经销售一空,库存无货。只能让外孙自己染了一个布袋,煞有介事地按照老师的指导一步步的工作着,说是回家要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布袋送给妈咪[呲牙][呲牙][呲牙]</p> <p class="ql-block">今天(2023年10月3日)孩子们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与国宝大熊猫亲密接触的地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卧龙大熊猫神树坪基地”。害怕路上堵车,早上天还没有完全亮就起床洗漱吃了早餐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见到了期盼已久的大熊猫。看着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一路上的辛苦都抛到了九霄云外。</p><p class="ql-block">只是回程的时候在路上堵了五个多小时,晚上十一点才回到酒店,草草洗漱一下倒头就睡着了。五岁的孩子能坚持下来实属难得。</p> <p class="ql-block">“卧龙邓生沟”川西高原边缘,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巴朗山半山腰,海拔2700米左右,被称为熊猫王国的核心地带。这里有着原始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奇特的植物,珍稀的动物,是一个神秘而充满诱惑的秘境。一条清澈的溪流从雪山奔流而下直泄映秀汇入岷江紫坪铺水库。溪流里的水冰凉沁骨,沟内树高林密,鸟语花香,空气清新。</p><p class="ql-block">“邓生沟”基本上属于没有什么人为的开发,所以进山不需要门票,为了锻炼孩子的耐力,今天(2023年10月3日)下午孩子们跟着大人一起在“邓生沟”的山上徒步四公里,上山的路崎岖湿滑,石板铺就的小路上落满了秋天的落叶,路两旁灌木丛生,孩子们亦步亦趋地跟着往上爬。基地技术人员给孩子们一路讲解着山中的各种动植物。有许多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杜鹃、苔藓、蕨类、箭竹等各种花草)和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狼、狗熊等)</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领队带领一个人非常容易走失方向,10月2日就有一位男士没有跟着队伍自己走外围走丢了,在山里一个人呆了一晚上,管理处发动所有人员进山寻找3号中午才寻找到。从雪山飞流直下的一条小溪流水湍急,一位站在石头上拍照的女士滑入河里没了生命体征。</p> <p class="ql-block">亲子游专门安排了孩子们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大熊猫在生活中的精彩</p><p class="ql-block">今天(2023年10月4日)安排的活动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熊猫基地义工工作者。</p><p class="ql-block">因为不影响游客们观赏大熊猫,必须在开园前到达目的地,虽然昨天因堵车晚上十一点多孩子们才休息。今天早上还是按时起床,7:30分准时出发到“都江堰大熊猫乐园”基地做了六个小时的义工,给大熊猫的圈舍大扫除:清理熊猫圈舍里的排泄物和杂草、树叶、吃剩下的竹子残渣,近距离(一米的距离)的观察饲养员叔叔用胡萝卜🥕、竹笋和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用玉米面、竹粉、黄豆粉、米粉、糖、盐、鸡蛋混合做成的约有一斤重如铁砣一样硬的窝窝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给熊猫奶奶把竹叶剪成细小的颗粒、便于没有牙齿的熊猫奶奶吃,用混和面学做熊猫窝窝头,孩子们发挥着充分的想象力做着各种形状的窝窝头。</p> <p class="ql-block">在园区的“哈罗潘达”店里买了一只大熊猫冰淇淋,味道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忙活了好几个小时的孩子们还意犹未尽的站在熊猫园里观看着互相打闹的熊猫们。</p><p class="ql-block">几天的熊猫亲子时光在累并快乐着的活动中圆满结束了。孩子们拿着获得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邓生野外科学考察志愿者证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在书中学习科学知识,在路上体会书中所学,旅游除了愉悦自己的生活更多的是让孩子在多看、多亲身经历体会、多接触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学会在大自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快乐,慢慢成长。期待下一次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