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画一故事 】三上燕山索雪稿

陈国义(晨艺国画)

<p class="ql-block"> 柿乡瑞雪(143x120cm)</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初冬暂住北京期间的一个早晨,老伴的一声“国义,下雪了”的呼唤,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爬起床隔着窗户往外看,但见小区里座座红楼遍铺银顶,棵棵玉树尽展琼枝,地面一片洁白,漂亮极了!这是北京地区不多见的一场大雪。此番景象,立刻激发起我要画燕山雪景的强烈欲望。于是,我们赶紧收拾行装立即启程去四渡搜集燕山雪景素材。当我迈出楼宇门的脚一落地,只听“噗嗤”一声,稀溜溜的雪水灌进了鞋窠。原来,这层厚厚的积雪下面是一层半冻半化的雪浆。我们虽然小心翼翼地来到了公交车站,但两只鞋里还是灌满了水,裤腿也湿了半截。老伴打起了退堂鼓。但在我的坚持下,我们还是坐上了开往房山四渡方向的公交车。雪过天晴,气温在不断升高。积雪融化的很快,我们还没走出北京市区,路旁的积雪已经化的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前行也没什么意义了。于是,我们只好半途而返。</p><p class="ql-block"> 回来后,我们备好行装,天天关注天气预报。这天,我们终于盼来了“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北京地区有小到中雪”的消息。我们立即背起行装,踏上公交,提前一天来到四渡穆柯寨下一个农家院住下,耐心等待“白雪公主”的到来。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被房檐的滴水声惊醒——外面下雨了。这雨,不大不小,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一直等到下午两点多天晴了,雨住了。这一天一夜,我们连一片雪花也没看到,只好又一次无功而返。</p><p class="ql-block"> 又过些日子,在天气预报根本没和我们打一声招呼的情况下,老天爷却偷偷摸摸地下了一宿的雪。早晨起床后,我们顾不得吃早饭,又匆匆忙忙来到了四渡景区。刚到山下,从远处来了两个小伙子把我们拦住。说是上边有冬季封山的规定,不准我们进山。我们说明来意,苦苦哀求,小伙无奈,让我们去跟领导说。我们找到他们的领导,好说歹说,终于得到领导的恩准。他喊来小伙子保护我们上山。踏进山门,只见峰峦叠嶂,柿树成林。峰峦叠嶂披千身银袄,柿树成林挂万盏红灯。好一派京郊初冬的神奇景象!我来不及多想,赶紧投入工作。能拍照的地方拍照,拍照有困难的地方就画速写。凹凸不平的地面铺上厚厚的一层积雪,鞋底受冻后又硬又滑。尽管我格外小心,还是摔了几跤。有一跤因左肘着地,当时胳膊就不敢回弯了,好在没有伤筋动骨。</p><p class="ql-block"> 从燕山归来后,我创作了系列燕山雪景作品。这些作品中,有两幅冲击国展成功,一幅入选,另一幅获奖。在画展现场,有位朋友问我画的是什么地方,我如实相告。后来我又见到这位朋友,说他去了那个地方,却没有找到我画的景物。其实这幅作品并不完全是原景的简单再现。原景只是创作素材。有了这些素材,还要进行加工和取舍,还要根据平时对大自然观察和写生经验进行主观发挥……最终使之成为既符合物理又符合画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