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诸葛山

方框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真快,参加户外已经有十多年啦, 想想这十多年来,很多人和事,都已匆匆,渐行渐远。只有户外还在坚持,成为最坚定的执着。</p><p class="ql-block"> 诸葛山,距离最近一次爬,是在2014年,一晃已经9年啦,那还是我参加户外的小学期,兴趣旺,劲头足。记得最后一次爬诸葛山是初冬,天气湿冷,竹林雾气弥漫,山上云垂雾浓风大,云雾浸湿了衣服,手指冻的生疼。山顶有一寺庙,老大提早预约了斋饭,满满一桌菜,碗里还有热酒 ,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忘记了寒冷和疲惫,现在回想起来,满是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回忆,是对流逝的时光,进行一次梳理,想起的是记忆,忘记的是岁月,而怀念是记忆深处最闪亮温情的部分,于是我决定再登诸葛山,而且欲望特别强烈,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啦。</p><p class="ql-block"> 诸葛山海拔570多米,在绍兴算是第三高峰,会稽山自东阳诸暨一路绵延而来,到此快是个尾,再往前,到了钱塘江就入了海。</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诸葛山在这里被称作仙山名山,是因为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名士,在此留下传奇的佳话。三国诸葛瑾在这里煮过茶,东晋的葛洪在这里炼过丹,魏晋的嵇康在这里抚过琴……</p><p class="ql-block"> 还有站在山之巅,还可以眺望不远的谢安山,当你失落失意之时,一眼望到“东山再起”,便又重拾力量和信心。</p><p class="ql-block"> 在诸葛山牌坊前先打个卡,再到葛洪老爷子塑像前报个到,然后一路上行,踏上登山的行程。没多久,道旁有一方正土台,上面长满了草,台上有一牌,曰“炼丹台遗址”。</p><p class="ql-block"> 道士炼丹,先要闭关,闭关的环境很重要,要清、静、幽,由此可见,这里是一处清静幽的净地。</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不多远,是一道山岭,岭上茂竹苍翠,遮天蔽日,十分清幽。锻造的石阶,非常平整干净,蜿蜒在竹下林间,曲径通往幽深处。</p><p class="ql-block"> 翻过山岭,再是一村庄,村庄不大,四周群山环抱,非常宁静,一条小溪,淙淙沿村而过。村里鸡鸣犬吠,村外麻雀成群乱飞。如果不是我们山外人的打扰,这里俨然是一处世外桃源,忽然顿感岁月一片静好。</p><p class="ql-block"> 草丛旁有一牌,写有“风吹又日晒,自由又自在”,是我很喜欢的款,有魏晋风。于是我忽然想起在这里抚琴的嵇康,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起一幅画面,嵇康端坐竹林下,琴声振林越,挽髻白须髯,慷而慨之歌。</p><p class="ql-block"> 这是本地山民出售的地瓜,我一开始很好奇,这是什么东东,像我们北方巨号的良姜,一看就有甜脆感。看到它我忽然想起九年前那次登山,也是在这里买了根水白甜的萝卜,那个清脆、那个甘甜,像山间流淌的清泉,又像老家水汪汪的大白梨,至今一想起来,就满口流津,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绕村而过,继续登山,竹林幽深,不见天日,就是“不雨林长润,无云山自阴”的那种。</p><p class="ql-block"> 修竹打罗扇,石阶自然凉。道旁有一亭,亭额上题“诸葛亭”,看介绍,是绍兴隶书大家,沈定庵先生亲书。亭下有一赑屃,拖一石碑,石碑高大,接近亭梁,碑上有石刻,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名家题名字,亭碑已久远,堪称双绝。</p><p class="ql-block"> 过了山亭,台阶路忽然陡拔起来,茂竹依然茂盛葳蕤,山路却遒劲向上,这是耗体力拉心肺的一段路,很多行人,走到这里,便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座山不野,山路规整,既适合三两好友相约,又适合家庭成员结伴而行,我习惯了,一个人的独行!</p><p class="ql-block"> 一人爬山, 天马行空,独行而神驰;两人爬山,求心欢;诸人结伴,热热闹闹,得其乐。我就当来一次云游,心情来一场放飞,精神完成一次释压。</p><p class="ql-block"> 其实户外人最执着的是户外,每一次户外就像是一场转经,既转现在,也转来世,希望来世还做户外人。</p><p class="ql-block"> 爬到一个山坪,有一祥云亭简介,内容见图片。这里就有仙、玄的味道啦,其实在平水日铸岭和杭州五云山也有类似的故事,欧冶子铸剑托梦,高僧追五朵祥云建庙,这里葛洪云驻炼丹,仿佛成功成名皆是天意。就像这诸葛山,讲好故事,做好宣传,自然是千古流传。</p><p class="ql-block"> 过了祥云亭,便是关帝庙,香火不断。再继续上行,便是仙路十八弯,一直到半山腰的广陵散亭,在亭旁驻足远眺,苍云绿海,关山重重,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沿山路跋涉到尽头 便是锡飞寺。这座山真是块风水宝地,佛教在这里建庙,道家在这里筑台,风流雅士在这里抚琴品茗,普通百姓也来登高望远,果然是仙人合一,众望所归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登高而望远,一览众山小,谢安山就在东南向,不过今天只望东山。只恨当年读书少,要不这里应该有诗的。</p><p class="ql-block"> 庙前有两株金桂,是早桂,山顶气温低,桂花开的早,往年是这边已经飘香,山下桂花还在酝酿。如今山下桂花正浓,这两株桂树却有些憔悴凋敝,看了不禁黯然。</p><p class="ql-block"> 庙前的菜地还在,绿油油的菜畦,湿漉漉的水汪汪。还有一大坪茶园,这里的茶是高山云雾茶,名曰诸葛银毫,看来还是有来历的,听名字便是,得天地之云气,发幽香之毫端,可惜没有品尝过。九年前来时,这里的茶园经常得到打理,修葺的整整齐齐,现在却茅草乱蓬,枝桠横行,看来好久无人料理啦,难免令人唏嘘。</p><p class="ql-block"> 寺庙的厢房,也就是我们上次聚会的地方,依然人来人往,依然有人在吃饭热闹,像极了当初的我们,却不是我们那桌人。</p><p class="ql-block"> 再登诸葛山,物是人已非,千年仙山百年人,时间这条河,载的动的是记忆,载不动的是怀念,多少人和事,都沉没在这条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