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破气、安神、守正——破气还五汤很多抑郁患者,其实都有非常严重的焦虑,恐惧。焦虑从哪来的?多半都是从网上看来的,现在的网络,贩卖焦虑的太多了,看多了,其实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再一个,就是你根本就搜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为什么?搜的方式不对。看病,先看症状,而不是说那个病名,这个在中医上对应的是证。看看是不是有体形瘦弱?是不是有面色惨白?是不是有经常失眠?是不是体力差,双脚冰冷?要是这样,多半是厥阴,那么你去搜索厥阴,就能发现一片新的天地。要不然,你去搜个阳虚,阳郁,也会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如果按照西医所制造的名词抑郁症去找内容,估计得抑郁一辈子...不光是抑郁,所有病都是这样。记住一点,看病得看是什么证,有什么证,就治什么证。西药吃多了,自己就会来找中医了,因为西医就是那几种药,这个不行换另一种。换来换去还是那么几样,这算不算是走了弯路?中医是看大夫,毕竟对症的药有很多,怎么组合就要看大夫的经验能力了。一看辩证,同样一个病,证型是不一样的。其次才是看到证了,考虑用什么药的问题。比方说,看到舌苔少或燥糙裂,瘦小而薄,脉沉。再看症状,要是情绪抑郁、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这很可能就是火郁。因为火热最伤阴津,真阴被耗,所以舌体红而不鲜。脉呢?因为是邪气内阻,正气不宣,所以脉沉。说白了就是气机不畅,气血被遏。所以脉或涩弦迟,要知道啊,涩主血淤,弦主气郁。所以,看病是这样,是先看明白了这个证,才要考虑怎么用药。你像很多患者,上来就是问这个病多久能好,多久有效果的,没法回答。要是给他回复了,基本就是在骗他了。不如就是你先说说自己有什么症状,把寒热说清楚,把不舒服的说清楚,这样更有用。这样,你就记住了,不要上来就问多久能好的问题了。然后我们说说用药的问题。还是说上面火郁的问题吧,这一块的也有不少。治疗火郁啊,讲究的就是一个“发”。宣发,发泄。其实就是围绕着邪气去治。因为郁热产生的根本是邪气导致,比方说痰湿,就需要化湿,“破气还五汤”一般是用陈皮,半夏,苍术,茯苓。再一个“发”,就是调畅气机,比方说枳实,木香之类的。用点风药,也是可行的,僵蚕、蝉蜕,是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是降阴中之浊阴,这是一升一降。因为气机嘛,讲究的就是升降,上下无碍,才能畅通。上面说的是火郁。还一种比较多的,是阳虚的患者。对真正的阳虚,必用附子。桂枝甘草,振奋心阳,少不了。有浮火的,用五味子、砂仁,可以收浮火,制辛温的热。有湿象的,茯苓,就不能不用啊,况且茯苓也能安神定慌。附子呢,很多人不敢用,说吃了容易心慌,会升血压,那是你只关注了这味药的成分,把辩证论治都抛到脑后了,跟西医有什么分别?中医治病要是都这样,那就完蛋了。舒五脏之气 开五脏之郁泻五脏之火 安五脏之志调五脏之神——破气还五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