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脉燥,一月后竟查出抑郁症!

植物神经紊乱2

<p class="ql-block">破气、安神、守正——破气还五汤抑郁躁郁,有一些病因是燥气入经。根源在于阳明经燥热,导致燥气入五脏入脑,才有了抑郁躁郁。一位患者总觉的没精神,家人带着来看病,当时把脉,脉洪大。一个月后,这位患者被检查出严重抑郁症。脉洪大,往往就代表了阳明经气盛。阳明脉大的普遍表现就是精神问题,抑郁症有很大一部分会转变为躁郁症,也是因为这个。阳明脉燥是基本的情况。这两个燥不一定是一种情况,但是有密切的关系。燥气啊,会侵犯五脏。燥气入心,就会心不藏神,就会彻夜难眠。所以这类病,在没检查出来时,也能看出来点。身体上的症状起初就是辩症病是否入阳明,是燥热,还是中寒。外邪入阳明就不再传经了,无非是燥热转中寒。这时候去治疗,要去解阳明之实,去燥气之源。细说就是温肝胆,强心阳,清肺浊。但是,这个时候,不管中药西药,实际上是用的一种“潜镇”的手段,就是为了让你“安静”。为啥?效果来得快啊。但是,镇定剂,这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你看到的那些“安神药”未必真安神,“解郁药”也未必真解郁。抑郁躁郁的患者,有时候,其实看不到脏腑功能衰退的表现,相反很多是表现为器官的功能亢进。便秘和内热亢奋,能占十之八九。我们讲亢奋,狂躁,抑郁这类情绪方面的问题,肝胆寒导致的寒热夹杂其实也会产生情绪不佳,爱发火。这点,很多人也忽视了。有人一看有热,就用寒药,恰恰是伤了肝胆,然后肝胆生热来对抗,所以肝胆一般有郁。这时候,看准情况用点破气药,实际上就可以打破功能的亢进状态、自激状态,这样患者的不舒服感自然会迎刃而解。调节“气”的状态,的确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但是它这个调节是通过调节少阳来完成的,少阳和厥阴都是“枢”,调节少阳同样能调节阴阳,但是调节少阳和调节厥阴,作用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少阳大多是些功能性的问题,器质性的问题还需要调厥阴来解决。所以,你像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这些病,要去看少阳,因为它是功能性的问题。到了抑郁躁郁的患者,还得调厥阴,它有实证。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像什么焦虑、抑郁、精分、神经紊乱的患者,自己感到浑身不舒服,但是医院检查结果都正常。症状轻的,医院给定为亚健康状态,病情稍重,给下一个什么什么综合征。如果病情更重,患者抱怨多,医生就怀疑患者精神上有问题。殊不知这里面很多都是“阳病”,就是说病变部位在阳分,尚未累及阴分。这个阶段,倒还好治。要真等到阴阳气被隔绝的情况,阴阳气不相顺接的时候,就难了。舒五脏之气 开五脏之郁泻五脏之火 安五脏之志调五脏之神——破气还五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