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旧事重提——卖东西!</p><p class="ql-block">虽没做过生意,没经过商;却也曾年少卖过东西,摆过摊。那两次卖东西的过程还算顺利,结果也还令人满意。可现在回想起来,难免有些许的心酸。</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那时我还在读小学,有过一次卖泥鳅的经历。那天,家里来了位客人,父母准备留客人在家里吃中饭,苦于没荤菜招待,父亲便从村里人那买来了人家刚捉来的泥鳅。后来,客人又着急走了,没在我家吃中饭。那父亲买来的泥鳅怎么办呢?自家煮来吃掉?那是不可能的,舍不得吃呀。当时猪肉好像才两三块一斤,而泥鳅好像要四五块一斤。现在有句话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而当时我们穷人家的生活是富人难以想象的。一斤多泥鳅,我家是真舍不得吃呀,最终决定把泥鳅拿去市集上卖掉。第二天,刚好是赶集的日子,卖泥鳅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那天,我们要去的市集叫银河圩(方言嘚都圩)。赶集的路程具体有多远我不清楚,走路大概要三个钟吧。我用桶提着泥鳅往集市赶,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腿脚一扭人摔了一跤,泥鳅也从桶里倒了出来。我急匆匆把泥鳅从地上捉回桶里。泥鳅在地上沾了泥灰,还好路边有条水沟,我赶忙小心地用桶接了清水把泥鳅洗干净,以让泥鳅有个好卖相。后面的路程不用说,我是一路小心又小心,最终顺利走到集市。在集市上,找到卖鱼卖泥鳅的那一块区域,找个位置把桶放好,不需吆喝,静候买家。不多时,便有人来问我泥鳅怎么卖,我说别人什么价我就什么价。也许人家看我年纪小,也许人家看我长得憨厚,也许人家就是看中了我桶里的泥鳅。没说多少话,也没讨价还价。我的泥鳅便出手了,称泥鳅的称还是借别人的。泥鳅的买进卖出,我们并没赚到钱。或许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没有吃到泥鳅,且步行了三个钟。可卖完泥鳅的我,并没感到艰难,反倒是心欢,感觉自己又为家里减轻了一点负担。</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那时我还在读初中,有过一次卖辣椒的经历。那年,气候干旱,地里的辣椒收成不怎么好。我的父亲,在一块田里种了辣椒。田里的辣椒相较于地里的收成要好。那年的辣椒价钱也较晚年贵一点。为了贴补家用,父亲在某一天开口对我说,你摘一篮子辣椒去集市上卖吧。年少懂事的我,二话没说便答应了父亲给我的任务。卖辣椒前,我们便已打听了那段时间辣椒的价钱。那次去卖辣椒的集市叫余田圩,从我村出发步行也得要两三个钟。那天我提了一大篮子的红辣椒去往集市。在途中,歇息了几次。其中快要集市时也歇了一次,为了让自己的辣椒卖相好点,我把那些稍微有点烂的辣椒都挑出来扔了。这种事只有我这憨小子才会干,别人卖东西是“米里掺沙”的都有。那会,我们那里人买辣椒一般是给来做剁辣椒的,都是一买就是几十斤的那种。而不是买一点点当炒菜的配料。一篮子辣椒有少许烂的人家也不会挑那么仔细,也不会计较那么多。那天还没到集市,路边有人家就问我辣椒怎么卖了,我说出了之前打探到的价格,人家的还价比我说的一斤少了两三毛,我想着集市上可能价更高就没有卖。到了市场找了位置,放好篮子,静候买家。卖辣椒的人也不少,买辣椒的人好像也并不多。辣椒的价钱还不如我进集市前路边人家所给我的价。当时我真是后悔得要死。当时要是答应了路边人把辣椒卖给他,价钱还好,卖得又快,人不用这么辛苦与愁闷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只有调整心态,打起精神,伺机而行了。最后一篮子辣椒卖给了几个人后才终于卖完了。这次卖辣椒的经历,说不上苦,但感觉心里特别的“辣”。很多东西,计划赶不上变化,只得尽量随遇而安,且行且珍惜。</p><p class="ql-block">旧事重提卖东西,忆苦思甜当珍惜。人生难免不如意,乐观拼搏皆可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