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坝上之行给我留下最深印记的是草原骏马,拍摄最多的是草原骏马。在野狼谷、在将军泡、在萨林河,在清晨、在傍晚,拍策马扬鞭、拍马踏水花、拍万马奔腾。<div> 虽然很多场景是人为制作而成,但是山水是真实的,光影是真实的,奔马是真实的,骑手是真实的。我会为骑手的高超技能鼓掌,会被万马奔腾的宏大场景震撼,我也会因马儿的调皮不听话而大笑,就算是观看这一场场彩排和表演也觉得过瘾。</div><div> 过去的马不仅可以代步,还可以耕田,更重要的是用于战争。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马曾在人类战争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马是一种有“灵气”的武器,随军移动的“粮仓”。中国在战国时期开始有骑兵,这是从匈奴人那里学来的,所以草原游牧民族骑马的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到至少2500年以前。如今坝上养马一是用于内蒙古那达慕大会上的骑术表演和骑马比赛,二是用于旅游,给游客表演和供游客骑乘。 </div><div> 拍摄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可以近距离接触马儿,等待的时候能够观察到马儿的举动,我甚至还有机会体会一下骑马。</div> 清晨牧马 这两匹马像是一对儿,在马群中挨得很近,步调也很一致。 这三匹马应该是一家的,红棕色的毛发在夕阳下更显红亮,脑门儿上都有块白毛,不管往哪个方向吃草,都会把小马护在中间。小马好奇地抬头张望,身旁的大马也会随它抬眼去看。 看看这些骑手吧,他们的马颜色各异,但同样都是高头大马,动态的马和骑手一样姿态优美、英俊潇洒。 日落之前,拍摄马踏水花。这些马儿第一次参加这种演练,跑不对路线,把骑手累得够呛,真是费尽周折。 清晨在将军泡子河,一队膘肥体壮的白马在河中奔跑,骏马以及水面的倒影非常俊美。 站在高坡俯瞰萨林河上的奔马,感觉亲临古战场的现场,可以指点英勇的骏马。 野狼谷的万马奔腾场面的确震撼,有各种颜色的马,还有小马掺杂其中。马鬃在阳光中闪着金光,阳光透过马蹄扬起的尘土营造出绝美的影像。 多想做个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