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毛拉大叔不止一次说,还想回山上去继续守护边境线。”10月1日,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阿克青边境派出所所长尼加提·阿迪力说。</p><p class="ql-block"> 此刻,举国正欢庆,城乡处处可见红旗招展。</p><p class="ql-block"> 站在温宿县天山神木园景区的升旗台前,60岁的护边员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望向头顶飘扬的五星红旗,笑容爬上了他的面颊。</p><p class="ql-block"> 以往每年的这一天,护边员们都会在边境线上升国旗。那时候他就想,等退休了一定要去趟北京,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p><p class="ql-block"> 我爱你,中国</p><p class="ql-block"> 海拔4060米,在中吉1号界碑旁,护边员用石头垒起的“中国”二字,守“望”着祖国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的祖辈们都在这座大山里放牧,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他们知道对于牛羊来说,哪块草场的草料更加鲜美。也知道只有边疆稳定,百姓才有安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1963年,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出生时,正赶上缺衣少食的年代,家里孩子多,经常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困境。</p><p class="ql-block"> 1964年5月,原新疆公安边防总队阿克苏边防支队阿克青边防派出所成立了。59年来,一批又一批民警与当地农牧民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派出所院子里的“爱民井”便是历史最好的佐证。</p><p class="ql-block"> 自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记事起,经常听老人们说起解放前后的事,穷苦人家是如何翻身做主人的,新疆是如何和平解放的等等。</p><p class="ql-block"> “从老人们口中,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来帮助我们穷苦人家的,解放军和派出所的民警都是党派来的亲人。”他说。大家都为生活在中国感到幸福,没有人比牧民更了解山里的情况,我们愿意为守好祖国的西大门献一份力。 </p><p class="ql-block"> “他守边境,我们守着他” </p><p class="ql-block"> 1993年2月7日,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与阿再旦木·阿布拉结婚。今年,他们的婚姻走过了30个年头。</p><p class="ql-block"> “我们俩从来没吵过架。”阿再旦木·阿布拉说。</p><p class="ql-block"> 妻子眼中的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善良、幽默、乐于助人。当初经人介绍相识,但嫁给他,陪他巡边守边,是阿再旦木·阿布拉从未后悔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2013年秋天,库尔曼·赛台尔在山坡放牧时,不慎从马背跌落山谷。“他下马的时候掉下去了,腿受伤动不了。我经过的时候,他已经躺在那有一阵子了。我帮他包扎完伤口,把他送去90公里外的卫生院。”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说。</p><p class="ql-block"> “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是我家的恩人,医生说,再晚一点,我可能会因缺氧和失血过多休克。”库尔曼·赛台尔说。</p><p class="ql-block"> 2019年夏天,因为雨水多引发了山洪,护边员哈斯木·吾休尔从山区撤出时被卷入河沟,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听到呼救声,骑着摩托车沿着河道追了一公里多,在下游把人救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他比我大9岁,我们俩一起放羊,一起巡边,他身上有多少伤口,只有我知道。”阿再旦木·阿布拉说,每次听到丈夫救人、帮忙找走失的牲畜、去虎牙桀立的玛依巴什达坂巡逻,她的心就会揪成一团,直到看见他平安回来了,心里的石头才能落地。</p><p class="ql-block"> “他在山上巡逻,平均一两个月就要穿坏一双鞋子。”作为妻子,她每隔一两个月就要为丈夫准备两双新鞋。一双加厚防滑的,到雪线以上巡逻时穿;一双普通胶鞋,在执勤点日常巡逻时穿。</p><p class="ql-block"> 山里的“冬季”很长,从10月到次年5月,年轻时,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的脚巡边时冻伤过,每年冻疮都会复发。每年9月,阿再旦木·阿布拉都会提前准备很多双厚袜子。</p><p class="ql-block">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从来没想过下山。”阿再旦木·阿布拉说。</p><p class="ql-block"> 阿再旦木·阿布拉两次怀孕,都是即将临盆时才下山。大女儿出生后交由外公外婆抚养,她回到山上,和丈夫一起放牧守边。</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一个月见一次孩子,有时候三四个月见一次。下一趟山不容易,一大早骑马出发,得走一天的山路。”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说,正因对大女儿的亏欠,他们在迎来了小女儿之后,决定把孩子带在身边。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小女儿发烧一天一夜,我骑着马带着她下山看病,到了乡镇卫生院,医生说情况危机,再晚一点命就没了。”他说,住了一个星期院,他决定还是把孩子放在岳父母家照顾。</p><p class="ql-block"> 如今,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的大女儿搬到了温宿县城,小女儿考上了吉林的大学,选择了医学专业。</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老师希望她毕业后留在吉林,但她希望学成回到家乡,她知道我们这里的牧民看病不容易,希望用自己所学为大家服务。她能这么想我们做父母的也很高兴。”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说。</p><p class="ql-block"> 厚植“石榴情” 奏唱“和谐曲”</p><p class="ql-block">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p class="ql-block"> 阿克青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教唱红歌时,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笑了,眼角的鱼尾纹像开了两朵花。</p><p class="ql-block"> 一起巡边时,他们是亲密的战友,饿了啃馕,渴了吃雪。生活中,他们是无话不说的朋友。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和妻子结婚30周年的纪念日,他老早就向大家发出了宴会邀请。</p><p class="ql-block"> 阿克青边境派出所民警刘廷福来的时间不长,他和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夫妇结了亲戚。</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星期都要上山,每次去都要给他们带些蔬菜、米面、卫生纸等生活物资去。”刘廷福说。 </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个月回村里待5天,家里的果园都是他帮忙打理,家里有困难,他知道了都会主动帮助。”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说。</p><p class="ql-block"> 阿依浪苏执勤点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就找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他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日里,在守边护边的同时,他还常常帮助附近的铁矿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麻烦事,铁矿的工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毛拉大哥”。</p><p class="ql-block"> 2012年的冬天,铁矿的一名工人突发高烧,当时正好遇到大雪封山,车辆无法通行,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得知后,将生病的工人扶上马背,他自己牵马步行五个小时将人送到山下救治。</p><p class="ql-block"> “无论哪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自家兄弟姐妹的事,搭把手是应该的。”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