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次坐车经过临洮都要忍不住往车窗外看看岳麓山,看看洮河水,看看西湖公园,想念那个生活了四年的师范学校。四年的时间,难忘的很多。</p><p class="ql-block"> 那个麦子飘香的九月我带着行李,带着乡邻亲友给的盘缠,带着他们的关爱和祝愿,带着全新的期盼,告别家园,经过大客车四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临洮师范求学。校门前几棵高大而古老的垂柳,见证了学校百年的历史。扁柏那充满生机的绿色染绿了校园,更染绿了我的心田。学校女生宿舍楼前面的花园里开放着各种各样的菊花,波斯菊、长寿菊、墨菊。菊花有红的、黄的、白的,不仅色彩各异,而且姿态万千——有的昂首怒放,有的一枝独秀……后来在落日余晖下有几个女同学站在花园树下,那个场景很美。每到秋天,那个花园藏着诗情画意,令人精神振奋。秋天总容易让人想起许多往事,而往事中的许多细节,总与校园有关。夏天坐在校园的蘑菇亭下背书的时候,总能看见漂亮的喷泉与水池,草坪里的草长得很茂盛,绿得透彻,绿得养眼。舒爽的环境,浓浓的文化氛围,是学习的理想境地。</p> <p class="ql-block"> 琴房里幼师班同学练琴的灯光柔和而明亮,飞扬的琴声开启了黎明,开启了我们朝气蓬勃的一天。老班说:“我们班上有的同学集合不及时,总要等到上操铃声响了才像碌碡把棋(械)盘拔断了——剁展着屲着呢!有的老要赖床几分钟,毛衣套到胳膊上了还舍不得穿上起床。”老班讲话大多用渭源土话幽默风趣且接地气,举的事例发人深省。一次说我们师范的一个同学在刚刚开始用手机的时候,(当时我们根本还没见过手机)由于好奇,一个早上发了八十多条短信。</p> <p class="ql-block"> 初次长时间远离家乡心中充满了孤独,我周末想一个人去外面转转排遣想家的忧郁。我没去繁华的大街,而选择了去郊外的田野上溜达。秋日收光了麦子和玉米的田野更加空旷,我内心更多的是茫然和孤独,我想起了老乡建仁师哥说过空闲无聊的时候可以去学校的阅览室看书。回到学校后,我找到了学校的阅览室,看完一份报纸后,我在书架上找杂志读,眼睛搜寻后,发现了初中语文老师曾经说过的《读者》杂志。时隔20年我记不起具体所读的内容了,但记得卷首语富有哲理,记得内容丰富,记得书中的图片很美,记得书中有淡淡的香味,我被书中的文章所吸引。那个午后阳光从西边的窗户里斜射进来,照在淡蓝色的书桌上,阅览室里都是安静阅读的同学,静得让我能听到自己的呼吸。从那以后,课外活动时间,我都会带上我初中获奖的笔记本去阅览室看书。在阅读中我记下了一句话:“滴水积源,积沙成塔”,我将它写在了笔记本的扉页。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带我走进了一个个广阔的世界,让我对语言文字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我迷上了读书。我的床头上总习惯性地放着三四本从学校图书馆或同学处借来的文学名著。利用晚自习后和节假日我挤时间读完了《红楼梦》《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文学名著。每次课外活动从学校的阅览室出来,大灶上打饭的同学已廖廖无几,但我心安,觉得吃饭也香,读书让我的精神世界伟岸。</p> <p class="ql-block"> 初中三年生活条件比较差,吃厌了自己做的洋芋下干面,觉得师范的臊子面、杂酱面、浆水面还是很香的。早上最后一节课,肚子就饿得有些等不及了,下课了大家都是狂奔打饭。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也是为自己解脱的一个好借口。米饭炒菜,一大缸子我们能全部吃完。五毛钱一个的饼子馍馍色香味俱全,四年没有吃厌!偶尔我们也会去校外的石桥饭馆吃一顿烩面,去小吃城吃一次炒面,改善一下生活。一个师姐曾经给我们讲:当年她听别的同学说大灶上做了红烧肉,然后大家都跑得特别快,去打美餐。当时条件不好只有一个窗口打饭,她队排到前面。到开始打饭的时候,好多人就像做挤油游戏那样推着搡着笑着,挤过来挤过去,最后把她挤了出来了,没想到把她的饭盆儿挤丢了。结果饭没有打上,饭盆儿也找不见了。等到全校人把饭打完之后,她站到一边等着,最后发现她的饭盆儿被踩踏成扁扁儿到地下放着。回忆中还是当时挤的那种热闹和激烈。这让我想起当年报自考的场景,周末我去临洮县教育局的一楼报名参加期待已久的自学考试。院子里排满了上千人,经过四个多小时我终于排进了楼道,但楼道内依旧非常拥挤,让人喘气都有些困难。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忽然听见“哗啦——”一声玻璃破碎的声音,有人齐声“哦——”地叫了一声,原来是报名的人太多,也因为挤得激烈,竟然把教育局的玻璃都挤破了。那也让我初次感到了自学考试竞争之激烈,拿文凭和就业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 校园操场里的体育器材很多,有单杠、双杠、吊环、爬竿等等,同学们可以在那里练臂力,练技巧,尽情地锻炼身体。瘦小灵活的沈师,吊环甩得老高,玩的花样多,吊环玩得很顺溜。每逢运动会,操场上一片龙腾虎跃,热闹非凡,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使校园充满了快乐。我和小刚几个是为班级写广播稿的,自己写的稿件播出,能为我们班的运动员加油,是最有成就感的。记忆深刻的是我在运动会上参加了5000米男子长跑比赛,那么热的天气奔跑在操场上真的很费劲。跑的途中一个同学横穿过来,恰好撞到了我的头上,撞得我眼冒金星,但我还是坚持跑下来了。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我一直为自己的毅力而自豪。学校每年举办的环城赛跑和爬山比赛也是很有挑战性的,那次我爬山的状态非常好,尽管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但还是拿到了14名的成绩。我们班的长跑健将孙兰举,5000米最后三圈能够撒展冲刺,能够轰动全场。四年级那年我加入了学校长跑队,早上从学校一口气跑到岳麓山的半山上,身体锻炼的非常好,以至于后来打篮球的时候身体轻盈感觉不到累。</p> <p class="ql-block"> 四年里滑稽可笑的事也很多,上学第一次我和胡双斌给他去邮局寄信,回来在大十字那里就找不到回学校的方向了,以后看《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我是笑不起来的。军训的时候烈日下站军字,不一会儿几个同学就晕倒了。教官让感觉不对劲的同学打报告,一个同学刚说报,告字还没有出口就晕倒了。我转错了方向,被教官叫出去,教官说我一拳打蒙你,我体会到了军人的威严。在操场练习匍匐前进的时候,沙子和尘土的地上教官一声“倒下——前方10米处前进——”,军令如山倒,我们忍着疼痛只好拼命依靠手和膝盖往前爬,而且速度极快。刺啦一声,前面同学的裤子扯破到大腿那里上去了,用手捏着撤破的裤子还在向前爬。再加上在炉渣跑道上的训练,几番训练下来我们确实像从战火硝烟中爬出来的,脸上满是汗水和灰尘,只有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一个觉得一个滑稽可笑。</p><p class="ql-block"> 一位师姐曾经也给我讲了她们宿舍里发生火灾的更搞笑的事。说她们宿舍一个定西的女孩特别爱看书,晚上点着蜡烛,放在自己的床头上看书。半晚上的时候她们都睡着了,然后那个女孩看累了也睡着了,不料她们被火光照醒了,她发现对面高床上火苗冲天。同宿舍的人大喊:“快!着火了——”然后定西女孩赶紧拿起枕巾就在墙上乱打。原来她的蜡烛是放在一个大盒子上,盒子里装满了磁带,磁带全部烧着了,墙上的围布也燃烧起来了,整个宿舍当时是烟雾缭绕。火扑灭以后大家竟然又睡着了,幸好没有被熏出问题。第二天她约了同学上岳麓山,岳麓山下来九点多到宿舍,发现同宿舍的有的在床上坐着,有的睡着。她细细一看,舍友个个鼻子窟窿那么黑,自己哈哈大笑。舍友又反过来笑她,她还没有反应过来,最后舍友都说你看你的脖子里鼻子窟窿里跟炕洞里爬出来的一样啊,那就是被磁带的浓烟熏的。更搞笑的是一个舍友睡觉腿伸在外面,结果那个伸在外面的腿被熏成黑的,被子下的部分是白的,大家被笑疼了肚子。</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校园更美,青春的靓丽与朝气在校园的天空下摇曳,赶走了料峭春寒里最后一丝寒意!我们喜欢课间,喜欢那可以让我们自由发挥的十分钟。同学们有的背靠着窗台,享受日光浴;有的依傍在栏杆上,凭栏远眺;有的聚集在楼道里,谈笑风生。一起谈心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增添心灵的温暖;一起谈论学习,让自己更加的充实与睿智。最有趣的是练习划拳,同宿舍的划赢了就有人给你代洗饭缸子了。后来毕业喝酒划拳的时候,我无师自通,拳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虽然本心拳就那几下子,但有时候很犀利,赢了不少人。幼师班的女同学经过,会有人起哄乱喊,明明是喊对方,喊的却是我们班男同学的名字,有时还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们班的教学楼在西面,楼顶有“敬师业、精师艺、修师德、铸师魂”的12个大字,刚进校跟上建仁师哥参加了一次他们班的推普活动我初次明白了那12个字的含义。二楼是我们一级的教室,有4个班级,普师1班、普师2班、幼师班和音美班。我们班有60个人,我是36号,老师经常提问喊学号,练字的小黑板也是用广告颜料写的学号,四年来那个学号就像我们的名字一样使用。后来工作的学校制作球衫,我就选择了36号,那是情有独钟的,至今我也还记着许多人的学号。</p><p class="ql-block"> 每周星期四的推普活动,起初是高年级幼师班的师姐给我们主持,除了练习普通话还加了一些有趣的游戏,让我们觉得其乐无穷。后来是我们班的同学轮流两个人自己主持,我们几个不积极的剩到最后了。我和沈师、小刚我们三个人主持了一次。我们配合默契,自己办黑板报,分头找材料。那时有关诚信的文章很火,我将活动主题定为“用诚信酿造生活”,我穿插了广告词、笑话故事,在主持过程中引经据典。活动结束回到宿舍里,胡双斌说董师平时不说话,今晚说了个美。也是推普活动为我们大家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大家认识了我幽默乐观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对豪气干云的年轻学子而言,漫天风雪,不过是青春潇洒的诗情;数九寒天,又怎能封冻我们青春岁月里那五彩缤纷的梦境?那个冬天体育老师汪柏林给我们教了一套少年拳,因为体育考试的内容是那一套拳。下晚自习后我们在宿舍里比划着练习,早上上操前我经常一个人早起在兵乒球台旁边练习,练得非常熟练顺利通过了体育考试。后来在早上跑步后活动的时候我就打那套拳,一直坚持了六七年。我们宿舍是406,小刚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他没有分给我烟吸而是分给了我棉衣。冬天天气变冷了,小刚周末在外面买了一件新棉衣,回到宿舍大家都赞赏。那时候对临洮不是太熟悉,买衣服我也不会砍价,因此我提出将那件棉衣转卖给我,小刚按原价30元卖给了我。岁末天寒里小刚的那件棉衣伴我度过了三个冬季,那是让我一生无法忘记的温暖!也让我感觉温暖的是源于我们同班岷县的6个老乡,一次我得了红眼病被他们发现了,中午都没有吃饭陪我去买了眼药,配了近视眼镜。小小的关心也让我感觉特别珍贵,今天我们7个大大小小的事情上都走动相互关心。</p><p class="ql-block"> 晚自习后伴随着水房里一个同学悠扬的笛子声,我们就热闹起来了。先是掰手劲打闹,然后折马永强的弹簧握力器,每人来一次,8个人打一关折到两手打颤,脸红红的还要挣几下。熄灯后就插上耳机用小录音机听音乐,小录音机每人一个那是必备。我从家里带来了表哥送我的几块流行歌曲磁带,自己买了笛子小提琴和二胡的磁带,每天晚上听几首。因为普通话要考等级达标,所以我也每晚坚持听普通话作品朗读,那些作品听了无数遍,60篇文章最后几乎都能背下来。我对音乐也入迷了,一次晚上放假回家的途中,班车司机放的葫芦丝音乐深深打动了我,我花了10块钱的高价从司机那里买下了磁带,听了好几年。</p> <p class="ql-block"> 师范的学习平时练习基本功,大多是在考试前突击学习,学校的琴房里、操场上、楼顶上,校外的洮河边、田间地头都是我一个人静静学习的好地方,认真而投入。考上师范的大多都是初中曾经班上的学霸,而我能努力考到班上的11名,也算厉害了。参加自学考试,我每次都是报四门过三门,两年多的时间就拿到了大专毕业证。那是很有成就感的,大专毕业证纸质像人民币,照片也是我至今所有的证件照里照得最帅的。</p><p class="ql-block"> 师兄回忆说有一次省上抽考,统考的是地理,如果考不及格会直接挂课等到毕业的时候才补考,补考不过就不发毕业证。于是他们宿舍集体看书,晚自习下了之后,把老师发的那么多的资料赶紧背。大晚上背过来背过去背过去背过来,有人说都睡觉了,再别背了。有人说继续背再别睡了,一睡觉怕醒来背的又忘记了。大家索性背到早上七点钟起来,结果试题跟他们背的基本上一样,成绩出来他们宿舍的基本上人人能达到九十八九十九分儿。其实我们的记忆力和自学能力大多就是那样逼出来的,成功了才知道自己也很优秀。</p><p class="ql-block"> “当你开始阅读这本书时,人类已经迈进了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变幻难测的世纪,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依靠自己学习,终身学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也是自学考试书前言的这一段话激励着我们在自学考试的路上走的快而稳。</p> <p class="ql-block"> 校园里我们时常碰见自己的老乡或班上同学,友好地招一招手,亲切地问候两句。难忘的是打饭的路上打招呼初次叫我“文学家”的杨彦平,让我有了被人赏识和鼓励的感动。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p><p class="ql-block"> 王子健是文学社写作指导老师,戴着大大的眼镜,很像作家路遥,写的文章有余秋雨的风格,有浓浓的文化气息。兴趣活动课王老师表扬了我写的一个片段,周末我认真写了一首古诗和现代诗被他在校报上发表了,得到了班上同学的赞赏和肯定。在人才济济的师范,校报上发表作品不是容易的事,后来在校刊上也发表了一首诗。肖进雄老师是我参加完普通话练习社团后,在应用文写作社团的指导老师。讲课干练幽默,写的诗深刻隽永。苟永迪老师教我们语教,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严谨。对我们最负责人的是音乐老师范振乾,记得他教我们唱五线谱,教了好几遍我们都唱不好,他非常生气,在课上骂我们一整节课,他在讲台上骂,我们一个个头低下来了,整个教室就他骂人的声音,他骂的有些话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现在想起那个场景真的特别理解他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有时候自己的学生总教不会的时候,很想发火的时候应该就是他当时的场景,有些话到嘴边就忍着咽下去了。练了那么长时间的琴,还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让范老师很生气,乐理知识考试成绩乘了2还不及格。期末弹琴考试也让范老师失望,训得我们诚惶诚恐,我把一首短小的曲子弹了两遍算是蒙混过关了。当年范老师上课前我们背唱谱子气氛热烈,绝对胜过现在学生的晨诵。</p><p class="ql-block"> 师范四年唯一一次挨打是门房老汉打了我,为了微机考试提高五笔字输入速度,我课外活动偷跑出去准备在校外练习打字。没想到被老汉发现了,追上来当场就把我脖子里两巴掌,并且被罚站在校门口,当时觉得很憋屈。也为了节省家里的钱,我自己画了一个键盘,认识键盘,练习打字指法。</p> <p class="ql-block"> 绿意盎然的校园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我们为期末考试而奋力拼搏,李德将一张报纸背写得密密麻麻,独特的学习方法使他成绩突出。聪颖的张娟总考第一名,西北师大没有报送,结果她自己考上了,后来又考上了南开大学的研究生。同班同学如今在教育行业的有的当了校长,有的成了骨干。干行政的有的高升到市上,自己创业的也成了总级的。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p><p class="ql-block"> “校长:这样称呼你不介意吧!你在我的影响中很诚肯,尤其我喜欢听你唱花儿,还记得在我们宿舍玩得很开心的事吗?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记住我,记住我深深地祝福。如果有空的话,我还想和校长对唱几句花儿。祝:在生活中,阳光每一天,事业成功,婚姻幸福!”这是海成写给我的毕业留言,翻开同学录,班上一部分同学对我的称呼是董校长,毕业留言中大多提到了我给大家班上唱花儿。辜负了大家的厚望,我没有当上校长,但也算成了优秀教师,评选马云乡村优秀教师那年班上同学都是非常关心支持的,尤其是赵亮和班主任。毕业之后对岷县花儿倒是颇有研究。自考本科的毕业论文我写的就是岷县花儿,当时兰州大学的陈晓强教授没有任何建议,而给的评语是“文章写得很好,使我很开眼界!”,能得到陈教授如此的赞赏,也算我没有白喜欢花儿和写作。在兰州大学论文答辩的时候,下面坐满了参与答辩的老师。可能是论文写得好的缘故吧,陈教授安排了我是第一个上台答辩,三个教授提问的三个问题我对答如流。最后一个教授说你能不能现场给大家演唱一下岷县花儿,我说老师的这个要求我能做到。我把自己论文中引用的一首花儿歌词,用北路的啊欧令和南路的扎刀令各演唱了一遍,下面的掌声非常热烈。当时就有一个老师问你是不是教音乐的,民歌怎么唱得这么好。其实也就是因为热爱,也是大家曾经鼓励我的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10年班上同学聚会又一次回归校园,老班带我们参观校园。我静静地走在校园幽静的林荫小道上,能感受到几十载前人的气息似乎在穿梭流动,厚重深邃睿智,只是师范早已撤销成了临洮一中的一部分,已成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 去年去临洮培训,特意去学校门上溜达了一圈。母校没有了,物是人非心里酸酸的,也挺伤感的。晚上临洮的老同学约我和宏强去聚会,见到老同学和老班觉得格外亲切。十几个人敬完酒,我和老班就已经醉了。喝酒之后又去唱歌,我拉着老班也算尽了心意。唱歌喝酒正起劲时,海成说弟兄们换舍服,我还以为他们曾经定了舍服。没想到的是他们408宿舍的脱掉了上衣,光着身子,让人忍俊不禁。那场景让我想起了曾经大热天他们宿舍同学光着膀子玩耍的情景,也想起了电视剧《水浒传》七星聚义里阮氏兄弟的那一幕,确实还有几份英雄之豪气。那晚回酒店晚上一两点了,但是得感谢临洮老同学的盛情款待,真的很尽兴。</p> <p class="ql-block"> 时光一晃就老了,毕业18年了,但岁月深处母校音容黯黯在心田。那里是我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是我们永远的怀念。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遍布在定西市的每个学校,他们不及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文凭高,但他们却是优秀的中小学教育者,一专多能,能文能武。他们撑起了定西教育的脊梁,做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