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者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如今长假出行可以选择交通工具越来越多样化,今天我来讲一讲铁路交通——高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人曾任过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主办的大报《民族工业与科技》栏目主持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登高壮观,扬帆远航”,我二十多年前写的黑龙江瑞兴科技公司及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跨越式发展。公司开发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正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形象,带来了铁路产业的革命化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你今天坐上中国的高速列车,作为一名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旅客,也在不同时期分别体验到了中国铁路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速度变化之大无不令人振奋、令人鼓舞,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国家铁路这几十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所骄傲,为我们完美实现世界高铁的不断飞跃而自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当诗人李白吟唱这震撼千古诗句时,他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类进入科技大潮澎湃发展的伟大时代。在这个大潮里,中国的民族工业与科技正在奋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4年初,中国准备全国普及高铁,但是自己无法设计和制造。于是中国铁道部门举行了一次国际竞标。很多国际竞标者比如日本川崎,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庞巴迪和法国阿尔斯通都参加了。中国铁路部门并没有选择某个竞标者,而是要求每个企业设计和生产各自类型的高铁列车。条件是必须接受中国的“电子信息”信号标准。就这样,中国高铁网络运行着不同国家品牌企业的各种列车。在这一阶段,中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基本掌握了高速列车制造技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中国高铁从起初在摸索中前行,到如今超越西方,形成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技术,不在受制于人,将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创造,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而使中国得以引领今天世界的“高铁时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国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