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被《三峡》这篇文言文所吸引,不免驻足在泽一同学的语文书中很久很久。

风里的云~

<p class="ql-block">《三峡》一文,仅150余字,可谓增之一字则嫌长,减之一字则嫌短。短暂精美的文字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他用双脚丈量过祖国壮美河山的每一寸土地,足迹踏遍了长城以南、秦岭以东的中原大地。他深深地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深深地热爱着笔下的“三峡”。</p><p class="ql-block">他笔下的三峡群山陡峭雄伟,夏水热情奔放,春冬清幽秀美,秋日凄婉动人,一草一木都有很多趣味。</p><p class="ql-block">文末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不但回应文章的山高狭长,渲染了悲凉的一种气氛,而且“泪沾裳”的背后写满了三峡劳动人民的悲苦和作者对他们的同情之情。</p><p class="ql-block">一切景语皆情语,对比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轻舟已过万重山”豪情欢悦的心情,《三峡》中作者的情感则凄美深沉。同是身处三峡,同是高猿长啸,我想不同的只是作者的心情罢了。</p><p class="ql-block">杜甫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内心的痛苦,遇到美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如柳宗元《小石潭记》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排遣苦闷的作者不敢久留,记之而去。我想,《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人,一定是内心本就十分凄苦,猿鸣声只是触发了痛苦点罢了……</p><p class="ql-block">在阅读此文时,课文中的一句话一直萦绕在心头“绝巘多生怪柏”。是的,那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的奇形怪状的柏树,是三峡奇美景观。</p><p class="ql-block">那险峻的山峰,就是柏树生长的环境,也正是这特殊的环境才造就了绝巘怪柏的与众不同。在绝境中求生,在逆境中奋起,就是绝巘怪柏的真实写照。柏为了在绝境中求得生存而改变生长的姿势,但方向始终是向上的。</p><p class="ql-block">如同寻梦路上的每个人,遭遇的逆境可能会让人绝望,但改变寻梦的姿势,灵魂保持高贵向上,意志保持顽强坚韧,每个人都可以是一方独特的风景。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p><p class="ql-block">读完《三峡》竟然驱散了那些压在心底的种种不快……</p><p class="ql-block">此刻 ,滚去睡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