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 三余字画 三余字画 2023-07-03 17:40 发表于山东</p><p class="ql-block">在“楷书四大家”当中,赵孟頫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在这三个人之中,他是唯一一个元朝人;其他三位写的都是工楷,只有赵孟頫写的是行楷;从传世作品上来看,赵孟頫他们之中传世作品最多的一位,这些正是赵孟頫书法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能够满足以上条件,将赵孟頫书法中的优势都展现出来的作品并不多,这件小楷《卫宜人墓志》就是一件。此作现在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当中,是极为难得的流传有序的真迹。</p> <p class="ql-block">《卫宜人墓志》能被流传下来是极为幸运的。此作是赵孟頫为一位姓卫的老太太写的墓志。我们一般见到的墓志都是碑刻,而这件《卫宜人墓志》是墓志的原稿,因为书写得太过精良,被精心保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赵孟頫“日书万字而精气不衰,下笔神速如风雨”。这件《卫宜人墓志》字字端庄稳健,“二王”法度极为精熟,是一件即便是外行看了,也觉得很美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元代书法家鲜于枢说:“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卫宜人墓志》就是最好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卫宜人墓志》点画劲健,下笔干脆利落,行笔之间没有过多的牵丝映带,但笔意流畅,带有浓厚的行书笔意。这种行中带楷的楷书作品,就是从赵孟頫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楷书四大家”中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极少有墨迹本作品传世,即便有其真伪也是存疑的,赵孟頫的这件楷书却是板上钉钉的墨迹本真迹,并且运笔痕迹都清晰可见,非常适合我们探究古人的用笔。</p> <p class="ql-block">从字数上来说,此作通篇四百余字,即便我们通临一遍,也不会有很大的负担。</p><p class="ql-block">赵孟頫以《卫宜人墓志》为代表的楷书,打通了行书和楷书之间的壁垒,我们以此作入手,更便于我们以后对行书的学习。像这种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也极具日常实用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