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矿一校七0届毕业53年图海拾贝 <p class="ql-block"> 小说《三国演义》正文开篇的第一句话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也许是小说作者在分析研究中国的历史变迁后总结出的一个规律。看看我们周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在这里我可以自豪的说,这个规律在沈阳煤矿一校七0届的同学中似乎不适用。用咱东北话说这个规律“不好使”。三年前在我们毕业50年的同学聚会结束时。我们曾经说过:考虑到同学们的年龄及身体状况,今后不在组织大型的同学聚会活动。这句话说出去不到三年,有些同学就“挺不住了,又开始“春心荡漾””。纷纷询问毕业53周年我们有什么活动?看来同学们是难舍这段的同窗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得不收回三年前曾说过的话,年逾古稀的同学们又聚到一起</p> 聚会东陵旁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26日上午九点三十分,沈阳秋高气爽,碧空如洗。在东陵的荷花池边的“乌鸦救主”广场上,一群朝气蓬勃的老年人正在进行活动。这就是我们沈阳煤矿一校七0届的36名同学及家属。我们毕业53周年的聚会活动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他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她们也来了。</p> <p class="ql-block">他俩来了:何瑞华同学的老伴需要照顾。为了参加同学聚会,他带老伴一同来参加聚会。</p> <p class="ql-block">他俩也来了:赵有富同学,在老伴的陪同下,乘出租车来参加聚会。</p> <p class="ql-block">她俩也来了:崔桂荣家在外地。为了聚会专程来到沈阳。李梅兰同学</p><p class="ql-block">也在丈夫陪同下来到聚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臧军秘书长的讲话拉开了我们共诉同窗情的序幕。</p> 你还能记住同桌的他或她吗? <p class="ql-block">这次聚会的第一个主题是“你还能记得同桌的他或她吗”?同学十年,毕业53年。我们还能记的同桌是谁吗。这也是对我们记忆力和情商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一位男士和三位同桌的美女。</p> <p class="ql-block">哥俩个头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似乎是曾经的同桌</p> <p class="ql-block">似曾相识的同桌</p> <p class="ql-block">似曾相识的同桌</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同桌(1)</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同桌(2)</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同桌(3)</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同桌(4)</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同桌(5)</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同桌(6)</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同桌(7)</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同桌(8)</p><p class="ql-block">看看钱同学这双红色的“鞋”,透着喜庆、透着吉利。穿着这双鞋必定是“走一路红一线,站一地红一片”。</p> <p class="ql-block">特殊的同桌,不但同桌而且同 ......。(此处省略一个字)🤭</p> 挑战一百零八蹬 <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是游览东陵公园。结束了在“乌鸦救主”广场的活动。在臧军秘书长的指挥下,同学们安全地横跨东陵路,进入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东陵公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东陵公园正门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活动之所以到东陵公园,主要考虑到这个地方同学们不常来。</p><p class="ql-block">“清福陵”是满清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陵墓。在这座皇家园林的后面有着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故事和传说。“一朝发源地,两地帝王陵”奠定了“沈阳”这座既古老又年轻城市的底蕴。提起东陵公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福陵天蹬”(俗称一百零八蹬)了。</p><p class="ql-block"> 说起东陵的一百零八蹬的来历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相传天上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蹬的寓意是将天罡地煞踩于脚下。</p><p class="ql-block">另一种说法是,佛教认为,人生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把一百零八踩于脚下就等于去除了人生中所有的烦恼。</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今天以古稀之龄的年纪征服一百零八蹬。将人生中所有的烦恼踩于脚下。</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我们聚会两天前,李静文、刘增林会同荆吉峰、张玉林同学冒雨到东陵公园踩点时,在东陵公园门前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古松林中小憩</p> <p class="ql-block">看看微信里还剩多少钱😂</p> <p class="ql-block">准备登山👍</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拾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一百零八蹬全都踩于脚下</p> <p class="ql-block">今后我们将无烦恼</p> <p class="ql-block">一百零八蹬,你服(伏),还是不服(伏)。</p> 欢乐的聚餐 <p class="ql-block"> 如果有人问起你,“在同学聚会中那个议题最重要?”你一定会说:“聚餐。”我相信,你问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相同的答案。无疑,“聚餐”是同学聚会中最重要的部分。当然,作为我们这种年龄的人,聚餐吃什么,喝什么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只要与老同学在一起,餐桌上的菜全是“佳肴”。餐桌上的酒(含饮料)全是美酒。</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臧军秘书长与同学联谊会另外三位领导对此事都还是十分重视。从就餐环境,菜肴质量,费用高低,包括接待酒店为我们加菜的问题都做了详细而且具体的指示。为此负责经办的李静文,刘增林两位同学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竭尽全力。为选择合适的酒店二位同学开着车,沿东陵路从西到东,又从东到西沿路探访了有五、六家餐厅,才选定了就餐环境,菜肴质量都比较好,而且费用适中的,位于东陵路上,风景优美的省农科院科技交流中心招待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辽宁省农业科学院</p> <p class="ql-block">我们准备就餐的两个餐厅</p> <p class="ql-block">为了使参加聚会的同学吃的可口、喝的开心、聚的高兴。李静文,刘增林两位同学多次与酒店沟通,并两次去酒店点菜,尽量满足同学们对菜肴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这是经同学联谊会领导批准的聚餐菜单清单。</p> <p class="ql-block">带着喜悦,带着快乐,同学们按计划时间来到餐厅。看大家的表情,个个兴高采烈。尤其延国同学的“飞吻”最为精彩,也不知是送给哪个“她”的。</p> <p class="ql-block">臧军秘书长谈人生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何文成同学在席间为大家祝酒。</p> <p class="ql-block">何瑞华同学在席间的即兴表演。唱的基本不在谱上,但很精彩。他的表演,令现场的同学们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孙延国同学为大家朗诵现场即兴创作的诗《八十抒怀有好席》。</p> <p class="ql-block">张玉林同学宣读他的人生感言。而且参加聚会的每名同学都诉说了自己的人生感言。</p> <p class="ql-block">席间同学们频频举杯,同诉友情,同论今后,恭祝健康。</p> <p class="ql-block">联谊会副秘书长曲淑琴同学,特地为此次聚会创作了“一幅字”。为聚餐助兴。</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聚会午餐的实况场面</p> 期待下次相聚 <p class="ql-block">聚会午餐结束了。这意味着我们53周年的同学聚会也结束了。但同学们还不想离去。臧军秘书长不得不再次宣布“没有不散的宴席,咱们下次再聚”。在一片欢呼声中,大家恋恋不舍的握手告别。在欢呼声中,同学们又开始了对“咱们下次相聚”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愿同学身体健康。我们共同把“相逢”这首歌,唱的“久些”,“更久些”,“更长久些”。</p> 鸣谢 <p class="ql-block">感谢六位同学,为美篇编辑提供的图片及视频素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