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英国心理学家比昂说过:“关系的本质,是谁在制造压力,谁容纳和化解压力。”</p> <p class="ql-block"> 儿子的高中需要家长去看晚自习,有机会去学校看看孩子的就餐环境,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氛围,顺便为班级做点事,何乐而不为呢!</p> <p class="ql-block"> 儿子对我最大的赞誉就是:妈,我一看到你来看我班自习,整个人都放松了!我看到他坐在那偷摸吃面包,他笑我也笑!</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他每天晚上不去食堂,晚餐我有时候会去给他送馄饨这类的好消化的食物,其它的也就吃面包、喝牛奶,我知道他因为牙齿矫正,只能吃点软烂的东西,那一定会很容易饿的!</p><p class="ql-block"> 妈妈的笑容,对孩子价值千万。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有对孩子的理解、爱护、偏袒、信任……</p> <p class="ql-block"> 孩子偶尔越矩的行为,是一种对内在压力的释放,也是对外界标准化的一个试探性突破,被允许就不会出现对抗!</p><p class="ql-block"> 其实,孩子内心真正的渴求只要被家长看见,他那跃跃欲试的突破,就很容易被他自己克制住,因为,孩子本身很懂得规矩和道理,他知道那条边界线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我还给他带了一瓶冰可乐,虽然我一直强调不要喝凉的,但是我知道他在学校没有凉的可喝。让孩子开心一下,又何妨?</p><p class="ql-block"> 我允许孩子偶尔犯错,因为,我知道,没有人永远不错,也没有哪个人的思想不存在任何偏颇!</p> <p class="ql-block"> 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彼此看见对方的内心需求,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关系氛围,而不是彼此束缚!</p><p class="ql-block"> 克制,是每个家长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p><p class="ql-block"> 不要试图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的价值体现。体现自我价值,只要自己觉得自己有价值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千人千面,就像鞋子一样,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家长不需要试图去控制孩子,也不需要试图去改变他,只需要通过理解、包容,去让孩子有一个可以释放情绪的容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可以因为妈妈的看见,而感到被理解,被善待,被温暖,然后,继续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家,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当孩子因为外在压力而感到疲惫的回来,妈妈可以很巧妙的帮他缓解掉这份压力,释放掉这份负面的情绪,轻装上阵,再战江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