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瞿家湾形成于明代弘治五年,到明代弘治九年已具相当规模,发展至清乾隆年间,镇廊扩大,居民稠密,使瞿家湾成为了一个粮食、水产、丝绸及多种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p><p class="ql-block">瞿家湾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革命火种发源地。早在大革命时期的1925年,洪湖就建立了中共地下组织。1926年,沔南党组织派彭国材到瞿家湾开展革命活动,组织农民协会和渔民雇工会等革命团体,发动群众打击地主湖霸,铲除贪官污吏。</p><p class="ql-block">1931年3月,新六军、中共湘鄂西特委、湘鄂西联县政府从石首调关(原名调弦口)转移到瞿家湾,领导洪湖苏区军民挫败了敌人第二次“围剿”。不久,夏曦受中共中央委派到达瞿家湾,将中共湘鄂西特委改组为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p><p class="ql-block">1931年6月,又在瞿家湾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扩大会议,宣告中共湘鄂西省临时委员会成立。1931年12月11日至13日,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瞿家湾召开,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正式改组为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1月22日至29日,在瞿家湾召开湘鄂西省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至此,瞿家湾成为湘鄂西苏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p><p class="ql-block">1932年2月以后,由于王明左倾盲动主义军事路线的影响,和苏区内部“肃反”的严重错误,致使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完全失败。9月3日,苏区首府瞿家湾失守,主力部队被迫转移湘鄂边。至此,瞿家湾作为湘鄂西苏区首府的历史地位暂告结束,但其对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却同湘鄂西革命斗争史一道永远载入史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