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永济一日游

annabel2

国庆永济一日游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国庆节,第一站,打卡鹳雀楼。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它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一层主题千古绝唱,二层源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旷世盛举,五层黄土风韵,六层极目千里,使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蒲坂,也就是今天的永济,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之地。明</span>清时期有一首描写蒲州城繁荣景象的民谣:“手把鼓楼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对门三阁老,一巷九尚书,大大小小州县官,三斗六升菜籽多。”</p><p class="ql-block">在鹳雀楼第三层,陈列着许多历史上的名人画像,同时描述了他们在中国政治和文化发展史上做出的不朽功勋,其中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边塞诗人卢纶,还有“巾帼医家第一人”义妁等。</p><p class="ql-block">我们一鼓作气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一派大好河山的壮观美景尽收眼底。随想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不仅催人上进,更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哲理。</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蒲津渡遗址。蒲津渡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渡口,位于蒲州故城西门外,以举世闻名的黄河大浮桥而蜚声于世。一九九一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了唐开元十二年铸造的铁牛四尊、铁人四尊、铁山两座,8铁墩四个、七星铁柱一组、明代防护后堤七十余米、明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年)记事碑一通。以铁牛为代表的蒲津渡遗址文物的出土震惊了世界,尤其是四尊栩栩如生的铁牛,工艺精湛,全国罕见,蒲津渡开元铁牛是人征服黄河、认知黄河中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对研究唐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桥梁、冶炼、铸造、工艺美术以及黄河故道变迁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普救寺。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始建于唐朝,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普救蛙声和大钟。寺里的莺莺塔是中国著名的回声建筑。</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打卡柳宗元廉洁文化主题公园。</p><p class="ql-block">柳宗元,字子厚,山西省运城市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提到柳宗元,人们总会想到他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曾对柳宗元有很高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柳宗元的“吏为民役”民本政治观,是廉政文化的好教材。柳宗元的诗文都表达了民贵吏轻,吏为民仆的政治主张。把心系众生、符合民意作为实行“圣人之道”的基本要领,他认为在国家的政治事务中,民众的利益发挥决定作用。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