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成功举办首次纪念孔子诞辰文化活动

《欧洲青年报》

<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74周年之际,在具有千年历史的德国重要文化遗产古迹Abtei Brauweiler布劳维乐修道院中庄严的Kaisersaal帝王厅,德国文德书院、全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联合举办首次德国纪念孔子诞辰文化活动,以表达德国华人和华裔孩子们对于至圣先师孔子的尊崇以及在德国传承“祭孔“这一古老中华传统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跨越时空,孔子文化,德国传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德国纪念孔子诞辰2574年文化活动, 由德国文德书院联合全德华人华侨联合总会共同举办, 德国儒学学会和德国浙江华人联合总会协办。</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主持人、德国文德书院院长王莉老师以中德文向在场的中德友人介绍了中国“祭孔”的历史传统。</p> <p class="ql-block">  这一活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卒后的第二年。当时鲁哀公将孔子的故居辟为寿堂,开始对孔子的祭祀。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首次以“太牢”(皇帝祭天大典)祭祀孔子,自此,“祭孔”与“祭天”“祭黄”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国祭”。如今,这一传统在中国各地的孔庙和东南亚华人社群中得以传承。</p> <p class="ql-block">  子曰:“祭神如神在。“ ,王莉老师请在场的中德友人践行孔子的祭祀精神,并在心中想象孔子与我们同在。</p><p class="ql-block"> 全德华人华侨联合总会执行主席金建书先生向孔子敬呈一枚他从孔子家乡曲阜带回的印章。</p><p class="ql-block"> 德国山东同乡联合总会会长张保详先生为本次祭孔活动献上一本小时候精心刻制的《论语》, 以及大、中、小孔夫子的剪纸标准像各一幅。</p> <p class="ql-block">  德国文德书院的师生们担任了德国首次祭孔典礼的礼生。全德华人华侨联合总会执行主席金建书先生担任主祭人,德国文德书院理事长夏建钢先生和德国浙江华人联合总会主席黄海秋女士担任陪祭人。</p> <p class="ql-block">  文德书院院长王莉老师作为司祭向孔子行拜师礼后,宣布德国纪念孔子诞辰两千五百七十四周年祭祀典礼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  文德学子向孔子献礼,中德嘉宾共同参与</p><p class="ql-block">在庄严肃穆的鼓乐声中,文德书院的礼生们虔诚地在孔子像前献上鲜花、美果和六谷、文房四宝。</p> <p class="ql-block">  点燃香烛,司祭请大家轻声起立,整理衣冠,端身正意,全体面向夫子,以四拜礼敬夫子。中德嘉宾齐心虔敬完成了这一四拜仪式,主祭人和陪祭人献上香火和美酒。</p> <p class="ql-block">  接着,主祭人郑重地宣读了"德国华人祭孔子文"。</p><p class="ql-block"> "德国华人祭孔文"描述了中华文明的根源,孔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孔子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祭文曰:华夏侨胞,根连脉通,中德乐声,和谐共鸣。全球祭孔,五洲儒风。 人类共命,万邦和平。天下一家,世界大同! 祈愿夫子在天有灵,享用德国祭祀供品!</p> <p class="ql-block">  颂礼,文德书院的师生们朗诵了颂文《伟大的孔夫子》。</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们诵读了《礼记·礼运·大同》和《论语·学而第一》。礼成环节,在乐声伴奏下,全体唱《礼记·礼运·大同》,中外嘉宾共同缅怀和感悟孔子倡导的世界大同的思想境界和和深远内涵。</p> <p class="ql-block">  诗书礼乐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孔子以诗书礼乐育人。王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吟诵 《诗经·小雅·鹿鸣》,以感谢嘉宾朋友们亲身参与德国首次举办的盛大且具有历史意义的祭孔典礼。</p> <p class="ql-block">  为何要纪念孔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作为现代人尤其是海外华人为什么还要纪念孔子?嘉宾们聆听德国儒学学会会长杜崙博士讲“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孔子?”的报告。</p> <p class="ql-block">  杜博士首先提到,这次的祭孔典礼,不仅在德国是第一次,在欧洲也是第一次。他从纪念孔子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仁”和对世界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说明。</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传统的当代价值</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人,无论在哪个国度生活,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作为价值主体根基的儒家思想和文化。这不仅是一个文化身份的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p><p class="ql-block">孔子与西方文化的对话</p><p class="ql-block">古希腊的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有道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作为中国人,除了“孝敬”,“敬老爱幼”外,至少还应了解孔子的核心价值“仁”。“仁”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这个关系,一是“爱”,包括对亲人的爱,到治理者对百姓的爱,也包括对动物和物体的爱护。二是“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p><p class="ql-block">孔子智慧的国际传播</p><p class="ql-block">儒家早在16世纪开始就渐渐被欧洲人了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把公元前8世纪到4世纪称为“轴心时代”,指出,在当时欧洲的希腊,中国和印度三个地方同时产生的高度文明。德国著名宗教学家孔汉斯(Hans Küng)和别人一起创立的“全球伦理基金会”,把儒家作为世界六大宗教之一,编入宣传册。不仅认为“仁”可以作为普世价值,也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同于欧洲的“金律”。</p><p class="ql-block">儒家智慧的现代应用</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鉴于西方过度的个体主义和权利思想,孔子的“仁爱”、“包容”,“德政”,“和谐”和“王道”思想也是为纠正偏差提出路径。通过这一孔子文化讲座,中德友人进一步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现代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中德文化的交汇</p><p class="ql-block"> 德国被誉为“诗人和思想家的国度”,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音乐家代表着中国的这一底蕴,是中德两国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文德书院的张馨艺老师和学生们献上了中德歌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科隆少林文化中心的学生们为来宾们表演少林武术,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纪念活动添彩。</p> <p class="ql-block">  文德书院的家长们精心制作了月饼和提供了中国美食</p> <p class="ql-block">  参加活动的嘉宾们:汇聚心声,传承千年,筑梦和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德国文德书院</p><p class="ql-block">图片:现场人员、文德书院、方寸间影摄工作室</p><p class="ql-block">编辑:Elio</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共享媒体:</p> <p class="ql-block">支持单位:</p> <p class="ql-block">人物简介:</p> <p class="ql-block">作品欣赏:</p>

孔子

德国

文德

祭孔

书院

文化

华人

纪念

总会

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