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①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于1928年到中国,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 员。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 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作品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易名 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 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 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 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 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 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 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 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 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 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 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 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红色中国”这个 谜。</h3> <p class="ql-block">②请写出红小鬼的代表人物有哪些?</p><p class="ql-block"> 9岁参加长征的向轩,1926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1933年4月参加红军。1935年11月随红2、红6军团开始长征。长征中任通信连战士、通信班副班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成都市西城区人武部副部长(正师职)等职。被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红军。</p><p class="ql-block"> 14岁参加长征的彭胜昔,1920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33年参加红军,任红8军的组织干事。1934年,调任红6军团特务连文书。1934年8月随部队离开中央苏区开始西征。长征中任团政治处青年干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 14岁参加长征的李耀宇,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1933年参加红军,任川陕苏区政治保卫局检察员。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到达陕北,先后担任过黄祖炎、刘锡五、张苏、王德等人的勤务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湖南省委行政科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胡耀邦(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湖南浏阳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湘东南特委儿童局书记、少共中央局秘书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秘书长。到陕北后,任少共中央局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③他们在长征中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和艰难的环境,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少年先锋队队员在红军里当传令兵、伙夫、号兵、侦探、无线电、收发员、挑水夫、宣传员、演员、马夫、看护、书记,甚至教员!红小鬼们也参加过实际的战争,例如长征。与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跟游击队一同作战,甚至用刺刀实行肉博战。他们有时练习竞技和游戏,受着初步教育。也获得了一种对简单的马克思主义的口号的信仰。精神。</p> <p class="ql-block">④有人说:红小鬼的故事充满了生命的不寻常和壮歌,请根据具体内容阐释这句话?</p><p class="ql-block">刚到根据地时,作者在百家坪交通处用不礼貌的“喂”称呼两个孩子,结果不被理睬,在李克农的提醒下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赶紧改口称他们为“同志”,得到两位“红小鬼”的原谅。再如在保安,一位十三四岁的小通讯员特意找到作者,他担心自己的名字被斯诺写错而影响到外国同志对红军的印象,因而极为仔细地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条上,表现出他们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品质。</p> <h3>总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5年,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决定战略转进,开启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br>万里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无数的红军官兵们跨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很多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最终与陕甘宁方面军胜利会师,成功保存了红军的实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绞杀红军主力的设想。<br>八十多年过去了,不畏艰险,艰苦耐劳的长征精神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红军战士们,你们的名字虽无人知晓,但你们的事迹亘古长存!</h3> <h3>初二三班组员:田依晨 顾丹阳 张博 申骏然<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