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文明建设

张聚福

<p class="ql-block">灯下漫笔----1500</p><p class="ql-block">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p><p class="ql-block"> “生态文明”现在成了一个高频率词汇。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生态文明是一个涵盖了生态和文明两个方面的概念,它强调人类社会应当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在生态方面,生态文明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明方面,生态文明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p> <p class="ql-block">  在较长时间内,由于经济速度的高速发展,出现诸如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等,也让人们年复一年的处于被动受灾、防灾、救灾、重建的循坏中,人与自然关系高度紧张。人们也从现实生态环境中领悟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这足以说明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正在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有力的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把我们国家建设成天、地、人自然和谐并良性运行的生态家园。</p> <p class="ql-block">  自“ 生态文明”被提出后,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诸如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村社区等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你是否发现,现在的农村,特别是我们江南水乡的农村,流水淙淙、绿树成荫,但不见了炊烟袅袅、鸡鸣狗吠,没有了诗情画意。地方政府的一些官员(特别是镇、村一级),无论是作报告还是去“视察”,言必“生态”,也闹出一些笑话来。前几天我回乡下老宅,有个年轻女士,双手叉腰,责令我九十岁老母亲把种在花坛里的几棵小葱拔掉,我不解,问其何故?她说这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必须拔掉。我愕然,我说,种几棵烧菜用的小葱,这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沾边吗?她说,你们这些人就是缺乏生态文明的意识。说完反剪着双手悻悻然走了。旁人告诉我,她是村干部。怪不得那么颐指气使。我无意指责这些村官智商的低下,但可以肯定他们智商税缴纳的太少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正在考验着各级地方官员的执政能力。</p> <p class="ql-block">  自“ 生态文明”被提出后,你是否还发现,现在整个社会的泛生态化倾向十分严重,诸如生态食品、生态旅游、生态宜居、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酿酒、生态茶室,生态公园,等等,甚至延伸到一些非物质领域,近年来在音舞领域出现的“原生态”就很能说明泛生态化倾向的严重,什么原生态民歌、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歌手,等等。前几天我收看一档卫视频道播出的民歌比赛,参加比赛的歌手,都被评委冠为“原生态歌手”。我不否认也无水平去评论这些歌手的艺术水准,但当你给这些所谓的“原生态歌手” 配备上了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和舞台背景时,他(她)还唱得出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原生态民歌吗? 所有那些冠以“生态”之名的泛生态化的东西,不仅模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甚至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亵渎。</p> <p class="ql-block">  “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得地则生,失地则死。”古人尚且有这种生态文明的意识,今人更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