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阵子,我们原常州钢铁厂老友聚会时,旧事重提,当年我为员工胡建明同志写的一份入党申请书范文,竟然时隔三十多年他还完好的保存着,在我惊讶的同时,不由得在我脑海里又浮现起了当年的情境。</p><p class="ql-block"> 提起这份入党申请书范文,确实有段故事好叙述。那件事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在宝钢集团常州钢铁厂102分厂担任党支部付书记,因工作需要,不久后分厂厂长调离,厂部没有再派厂长来任职,就指定当时的分厂党支部书记梅卫平同志负责主抓生产,因此分厂支部工作就全落在了我的肩上,包括当时我还兼任着政宣及分工会主席和分管着共青团工作。</p><p class="ql-block"> 说起当年我所在的分厂,是八十年代初,工厂从西德引进的一条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英文缩写名字叫CPE,号称是一个大工程、建成了一个大车间,拥有职工860多人,也可以说是当年工厂的一条“生命线”。几年后,工厂也就是凭借着这条生产线,作为加入宝钢集团的一个筹码,反之,宝钢也是青睐这条生产线,才把常钢厂接纳加入宝钢集团的。</p><p class="ql-block"> 当年为了这条生产线,工厂上层曾有过异议,最终,为了常钢的前途命运,求得了统一,判死吃河豚,也要赌一把。为此,全厂上下是拧成一股绳,举全厂之力,不惜人力物力,大有当年大庆油田大会战之势。工厂要求各车间部门,无条件服从调配,无论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生产工人,都是择优从各车间部门选调的,干部队伍配备就更加强悍了,分厂厂长是由副厂长兼任的,一切都是为了工程迅速上马,形成规模生产能力为目的。</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作为战斗堡垒的党支部当然不能怠慢,更要紧紧围绕生产,拧聚各方力量,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并举抓紧抓好了骨干力量的重点培养。如一套套辊模机架,是整个车间生产线上的核心备件。钳工出身的工段长胡建明同志对辊模加工组装是一把好手,他对工作競競业业,竭尽全力,他带领全工段职工,做到了辊模加工、机架组装,急生产所急,总是提前备足备好了备件等生产所需,从未发生过生产急需而等机架的现象。因此辊模工段也年年被评为先进工段,无论每年的先进生产者、工会积极分子评比,分厂以及党支部总会给予该工段比例提高一二个百分点,而且工段长胡建明同志本人,也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对于这样的生产骨干,分厂党支部也有意要培养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可是,遗憾的是他当时还没有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 </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工厂组织科任职时,就是分管抓全厂的党建工作,我知道,培养一个人入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是循规蹈矩的。培养一个同志入党,无意外最快也要一二年时间的。为了尽快培养胡建明同志为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催了他几次无果,因此就有了开头提到的,我代为胡建明同志写的一份入党申请书范文,目的是要他参考范文,抓紧写一份入党申请书交给党支部。虽然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在组织上他没有加入党组织,但是他也说了;“组织上入党固然重要,但是首先从思想上入党更重要”。而且他在各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已经诠释了他基本符合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尽管那份入党申请书范文,最后没有转化为他的入党申请书,但是,事实证明,那份入党申请书范文,已经为胡建明同志首先从思想上入党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胡建明同志基本上做到了,比如,他在职时,年年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并还被工厂树为先进标兵,而且还先后被评为局先进及2000年常州市立功者荣誉称号。2002年还被推荐当选为戚墅堰区十二届人大代表。工厂根据他的政绩以及驾驭生产的能力,还提拔他当了主管生产的副主任,并在他任期内,热轧无缝钢管产量创造了历史最高,为常宝股份成功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本人也有幸成为了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27个股东之一。</p><p class="ql-block">(秦永培)</p> <p class="ql-block">🟠往事是道永远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记常州秦观文化中心文学顾问秦永培</p><p class="ql-block">秦永培,男,汉族,1947年9月生,中共党员。原籍常州武进区洛阳镇洛东村委秦家头村人,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后裔。1968年3月入伍,1971年3月退伍,同年4月分配进常州钢铁厂工作,曾任中层干部,助理政工师。现任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常州经开区文学协会会员、常州秦观文化中心文学顾问。</p><p class="ql-block">从2008年第一次投稿《常州日报》发表巜40年前的入伍当兵》起,至今已有近200篇忆旧类散文发表在《常州日报》、《武进日报》等各级报刊上。个人结集出版发行有散文专著一部《往事追忆》。 在常州市工运退管学会第八届、第九届年会选写的二篇论文分别获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