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兔中秋镇江行

Cjian

桂花飘香的中秋、国庆假期,我随妈妈、公公、婆婆第一次去了趟镇江。<div>这是一个听说过无数次,却未曾去过的相邻城市。</div><div>镇江,江南鱼米之乡,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历史上吴头楚尾,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古称京口、南徐、润州等,有着众多名胜古迹,誉为“天下第一江山”。</div> 民以食为天。清晨,自驾驱车约一小时来到镇江,寻得位于大西路上的网红大华面馆。这里,因旧时大华影剧院门前老街巷里生活于此,聚集着一口锅,几张凳,烟火生动的一些食铺而得名。 人说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入乡随俗,先从三怪“锅盖面”品尝。“锅盖面”也叫“跳面”,就是将揉成的面团放在案板上,将一根竹杠压在面团上,竹杠一头固定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另一端,随着人员上下颠跳,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面团成皮,再用大刀切成面条。<div><div>“锅盖面”对应的是面的浇头。有大肠,肴肉,腰花,鳝丝,牛肉、韭菜、豆芽等,价格不一,丰俭由人,并可以选择宽面、细面、扁面、圆面等。</div></div> “面锅里面煮锅盖”,就是将一个木锅盖扔进了沸腾的热水里与面同煮。煮面操作时,一抓,一丢,一汆(cuān),一掂,一跳,热腾腾一碗面就上桌! 一碗鳝丝浇头加鸡蛋,碱性的面条爽滑筋道,韧性爽口。 初游镇江先去“三山一渡”(金山、焦山、北固山、津口古渡)的美景。<div>焦山。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div><div>园门对联书有:“天外横云东吴雄踞,江中浮玉紫气奉迎”。门匾“焦山”二字为原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李一氓(1903-1990)题写。</div> 焦山是长江下游浩瀚烟波中的一座岛屿。因满山苍翠欲滴,宛若碧玉浮江,又被称为“江中浮玉”。 古炮台营墙营门。 古炮台始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840年,英国为了倾销鸦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在广东、福建受到抵抗的英军改变策略,转攻浙江沿海,在攻陷了定海、镇海、宁波以后,1842年,英军发动“扬子江战役”,意在西进镇江,切断运河,占领南京,扼住清政府的咽喉。同年6月攻陷上海。7月,英军76艘舰只组成的庞大舰队,装有724门大炮,载有官兵12000人,从吴淞口顺长江向镇江开进,7月13日攻下镇江圌(chuí)山炮台。7月15日,英舰进攻焦山,炮台守军猛烈还击,英军遭受重创;但终因实力悬殊,焦山守岛军民1500多人全部捐躯。21日,英军向镇江城发起总攻击,在副都统海龄率领下,近2000名守城清军官兵对攻入城内的英军殊死抵抗,最后全部殉国,镇江失守。<div>远在大西洋彼岸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高度评价了镇江抗英保卫战:“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镇江)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div> 炮台呈扇形布局。南北长约77米,东西长约55米,由8个堡垒、一个大弹药库和营墙营门组成,占地3675平方米。堡垒堡身以青石为基,原木为骨,用粘土、石灰、细沙配以糯米汁分层夯筑而成。 看看洞内有什么? 炮台呈暗堡式,每个炮堡内设大炮一门及小型弹药库。 焦山炮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镇江抗英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后期一直延用。1912年10月20日,孙中山先生来此视察。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9日,日军驾驶十几只橡皮船强登焦山,均被炮台守军击退,后炮台遭日军飞机轰炸,现存遗址。 我和公公留影。 焦山碑林门前的银杏树,枝繁叶茂。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焦山碑林(又名宝墨轩),源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钱彦远太守所建宝墨亭,明代扩建为宝墨轩,自清以来,蜚声江左。后屡遭兵燹。1962年镇江市人民政府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聚四乡刻石,在原宝墨轩旧址重建焦山碑林。<div>焦山碑林因其藏品众多而与“西安碑林”各领风骚。其中“瘗(yì )鹤铭”被称为第一名碑,享有“大字之祖”“书家冠冕”盛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碑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藏碑近500余方。碑林主要特色:一是大量精美的碑刻与绵延、珍贵的摩崖石刻相结合,其中有被历代书家尊称为“大字之祖”的六朝《瘗鹤铭》、唐《金刚经偈(jì)句》、《魏法师碑》、宋代米芾临《兰亭序》、《禹迹图》等;二是所藏碑刻以反映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感情为主,如抒情言志的陆游《踏雪观瘗鹤铭》、《吴琚焦山诗》、《吴迈游焦山诗》等,相互酬唱的《澄鉴堂石刻》、《齐彦槐焦山唱和诗》等;三是独具魅力的江南古典园林式景观,廊廊相连,曲径通幽。游人漫步碑林,可以赏名碑、观亭台、看青山、望宝塔,因此素有“江南第一碑林”之誉。 2023年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印发《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通知,江苏共有73处入选,其中有六方碑刻,藏于焦山碑林,其中就包括有着“大字之祖”称誉的镇江《瘗鹤铭》碑。 我来参观。 进入瘗鹤铭厅。 相传《瘗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王羲之有一次途径镇江来焦山,看到一对仙鹤翩翩起舞,姿态优美而入迷,心想,如果我写字也能如此,那么字一定会更好。于是他便向养鹤的和尚提出,用自己的书法作品交换这对仙鹤,和尚答应了。王羲之与和尚约好等办完事情再来领走这对仙鹤,谁料当他再次来到焦山时,和尚告诉王羲之,这对仙鹤在他走后不久便死去一只,没多久另一只形影单只的仙鹤也追随伴侣而去,只得用彩色丝帛裹着,把它们埋葬于焦山之上。<div>王羲之听后十分伤感,他爬到山顶,只看到一座小小的坟丘,面对浩浩荡荡东去的长江,于是怅然写下千古不朽之作---瘗鹤铭。因其书法绝妙,当即被镌刻在焦山西岩石上。</div> 碑林中称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是我国保存价值极高的“二铭”之一,即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 《瘗鹤铭》自发现以来,引起历代文人学者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文章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特别清朝达到巅峰,近乎形成《瘗鹤铭》学。 仔细看看。 《瘗鹤铭》碑刻,字体潇洒苍劲,别具一格。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认为,大字无过《瘗鹤铭》,推此为“大字之祖”,曹士冕则认为“焦山《瘗鹤铭》笔法之妙,为书法冠冕”。 六朝《瘗鹤铭》。原刻于焦山西麓崖壁上,后因山石塌坠江中达七百多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 )陈鹏年募工打捞,得残石五方,九十三字(其中十一字不全)。《瘗鹤铭》是隶书向楷书过渡过程中的一种书体,行笔雄健,方园并举,体式开张,结字错落,富于变化。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称之为“大字之祖”。关于《瘗鹤铭》的时代和作者,因文中以干支纪年,别号代真名,故众说纷纭,有王羲之、陶弘景、顾况、皮日休等说。但不管何人所书,终不能影响其在书法上的地位。 妈妈打卡。 桂苑。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焦山景区内共有总面积3.5公顷、约十几个品种的3000余株桂花。目前分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类品种群。 桂花绽放,香气四溢。 焦山海拔高70.4米,满山苍翠,林木蓊(wěng)郁。从后山登顶。 吸江楼。原为亭,宋代建于东峰顶,亦名汲江亭。诗人陆游赞为“最为佳处”。明弘治年间移建西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复建,塑四面佛像,又称四面佛亭。同治十年(1871)常镇通海道沈秉成(1823-1895)重建为楼,并《汲江楼记》。1979年春按二层八角形设计重建。园林学家陈从周题楼名,沈秉成孙、书画家沈迈士,为楼题“江山胜概”匾。因建万佛塔,1999年按原样移建于塔东侧。<div>这里登楼远眺,气象万千,大江南北旖旎风光,佳处妙景尽收眼底。江北碧野辽阔,纤陌纵横;江南苍翠青山,连丘叠嶂。<br></div> 听竹山房。自然庵旧址,庵在焦山半山腰观音崖右,磊石为墙。北宋焦山普济禅院主持佛印有诗“磊石为庵本自然,此庵成就在先天。”明代弘治年间移建山东南麓文殊阁西,乾隆二十七年(1762)重建。原有池、榭、亭、桥、假山、竹径、古树等。清代郑燮(1693-1765)诗、联写此颇多。<div>郑板桥,名燮,江苏省兴化县人,乾隆年间进士。他擅画兰竹,书法以隶、楷、行三体相融。他的字、画、诗,世称“三绝”,在“扬州八怪”中最负盛名。他深爱在焦山修行,留下了许多墨竹诗画作品。他《题自然庵画竹》一诗云:“静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画来出纸飞腾上,欲向天边扫暮霞。”还有他手书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的拓片,更为人们争相购买。此外郑板桥还曾为旧时的自然庵写过对联:“山光扑面因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同时还在过去的海神庙里题过对联:“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这些美妙的佳话,常为后人赞扬。</div><div><div><br></div></div> 别峰庵。指有别于焦山山顶之主峰(东峰和西峰)之意。郑板桥于雍正年间在此读过书,别峰庵因此名闻遐迩。现在过道门头上还题有“郑板桥读书处”的横额,门上还保留着当年郑板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对联。只是面对此情此景,缅怀书屋故人,不由使人产生物是人非的感慨。<div>别峰庵始建于宋代,宋代高僧佛印法师有诗云:“绝顶无寻处,何人为指南。回头见知识,原在别峰庵”。<br></div> 万佛塔。万佛塔位于焦山顶峰,塔体高42米,一座明清式江南风格的仿古塔。塔身七级八面,上有天宫,下有地宫。登塔凭栏远眺,江天景色,尽收眼底。 未开门而未能进入参观。 登山不易,婆婆留影。 这里远眺,满山苍翠,碧波环抱,大江南北,尽收眼底。 壮观亭。位于西南山腰,亭名取唐·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句命名。明天顺八年(1464)镇江知府姚唐初建,亭名取唐·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句命名。正德三年(1508)重建。清乾隆年间改建。亭为六角形,柱上刻有三副楹联,极富文采地将焦山的景色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分别是“砥柱镇中流,此处好穷千里目;海门吞海月,何人领取大江秋”。“金山共此一江水,王母来巡五色龙”。“江天供一览,心迹喜双清”。亭旁原有六朝柏。1978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此题诗与茗山法师唱和,传为佳话。<div><div>唐·李白游焦山曾作诗《焦山望寥山》: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br>松寥山,是焦山东北江中延伸入江江滩上的一小山丘。李白将焦山、长江的奇丽景色与自己的奇思妙想浪漫情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上,遥望松寥山,水天空阔,视野万里,如同站在蓝天白云之间,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天空。李白不禁想象假如得到仙人欣赏,带他乘着彩虹前往仙界,该是多么好的事!</div></div> 三诏洞。又名焦公洞。秦朝以后,道教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渴望归隐山林,过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而焦山与松寥山、夷山耸立于长江之中,形成一主两次的格局,与“一池三山”式的人间仙境相暗合,于是便成道家首选之地。<div>相传东汉末年,学士焦光,不愿做官,避乱流寓镇江,隐居在此。他学问高深,精通医术,便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药炼丹,济世救贫,生活清贫,并经常在山上采药为周围渔民治病。汉献帝刘协闻其高名,曾三下诏书请焦光出山做官,他都拒不应诏,世称"三诏不起"。后人为纪念他而将他隐居的山洞改成三诏洞,山名改为焦山。<br></div> <div>据《焦山志》载,宋真宗皇帝生病,久治不愈,忽做一梦,梦见一老人走进他的金銮殿,自称是东南方的隐士焦光,送丹药为他治病。真宗惊醒后,病果然好了,他忙将梦中之事询问大臣。大臣说:“焦光是汉末一位高士,隐居于长江之中的焦山,甘贫乐道,三诏不起,廉节自持”。真宗听后大喜,发下敕文:“封焦光为明应公,里祠春秋祭祀,同时对焦山的田赋、差役一概优免”。皇帝金口一开,从此焦山声名远播。<br></div> <div>焦山原建有焦公祠,内有焦公塑像。清顺治十年(1653),和尚兴上将焦公像移置三诏洞中,焦公祠改为伽蓝殿。后倒塌未修复。三诏洞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秋,由焦光的后代焦尔昌重新整修过,洞中有一尊石刻像,服式为深衣大带,两旁站立两个童子(“文革”中被毁)。现洞内焦光像是1979年8月塑成。</div> 乾隆御碑。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上焦山,曾建有焦山行宫。 焦山摩崖石刻。环历代碑刻集于焦山西侧崖壁,气势磅礴,存有六朝以来刻石八十余方,“大字之祖”《瘗鹤铭》原址即于此。摩崖唐刻《金刚经偈句》、宋刻《米芾题名、题刻》、《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等,均属上品,弥足珍贵,焦山也因此被誉为“书法之山”。 焦山是镇江三山中唯一四周均为长江环绕的山,就像一块漂浮在长江之中的翡翠,故有“浮玉”一说。 陆游的《踏雪观瘗鹤铭》碑刻。内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隆冬,陆游邀约诗友何德器、张玉仲与韩元吉踏雪寻访焦山《瘗鹤铭》。陆游借着酒兴在焦山摩崖上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踏雪观瘗鹤铭》: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廿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qiáng)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二月壬辰,圜(yuán)禅师刻之石,务观书。<div>陆游撰并书的《踏雪观瘗鹤铭》,词文壮丽,书法刚劲有力。极其醒目地矗立在焦山摩崖的石壁上。其石刻内容充溢着陆游忧国忧民之情,倾注了对当年中原形势“烽火未熄”的忧虑,此石刻多受后人推崇。</div> 定慧寺照壁。书有“利乐有情”,背面书有“庄严国土”。“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这是施耐庵在《水浒》中对焦山定慧寺景观特点的描述。 定慧寺。山门朝南,院门两侧书有“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对联。在此展望,富有“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感。定慧寺位于焦山南麓,我国著名佛教丛林,建于东汉兴平元年(194),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定慧寺初称普济庵,宋代改称普济禅院,元代更名焦山寺,清康熙赐名定慧寺。<div>定慧寺历史几经兴废,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海云堂、经堂、毗卢殿、祖店、华严阁、新老山门、钟鼓楼等建筑,保留着明清风格。</div><div>定慧寺历史上规模宏大,唐朝时,玄奘法师的弟子法宝在寺内创建大雄宝殿,后鉴真法师的弟子神邕来焦山主持佛事,有“十万丛林”“历代主庭”之称,鼎盛时有僧众3000人。定慧寺同时现为江苏佛学院焦山分院所在地。1934年,智光和尚在定慧寺创办焦山佛学院,共开办十几年,培养了一批佛教人才。1946年,太虚法师在焦山开办了中国佛教会会务人员训练班。1951年,茗山法师到定慧寺任住持。</div> 门楣上有“焦山定慧寺”匾额,为茗山大佛师亲书。清康熙南巡来游焦山时将春改名为“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定慧”二字,取于佛家“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和寂照又融,定慧均等之意。 山门殿。 寺庙的建筑风格上仍保存唐代宫殿式样,明代建筑风格。整体上以儒雅、古朴为主要特点,进山门后左右两座水上方亭,雕梁画栋,飞檐斗拱。 东侧为焦公亭。为纪念汉代隐士焦光。 西侧为茗公亭。纪念焦山定慧寺茗山法师(1914-2001)而名。<div>江苏盐城人,19岁出家。1934年,21岁于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求学于焦山佛学院。1936年,蒙太虚大师荐举,入武昌佛学院深造。1946年夏,茗返焦山,任定慧寺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并主編《中流》月刊。时星云、圣一皆就学其中,亲蒙教诲。新中国主要在镇江市佛教协会从事会务工作,任焦山定慧寺住持。兼任南京栖霞寺、句容市宝华山隆昌寺住持,并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第一副院长。</div><div>茗山法师常教育寺僧要立足古刹,报效祖国,做一名爱国爱教的佛教徒。茗山法师擅长书法、诗文,著有《茗山文集》等。他以佛教文化和佛教教义,广泛联络海内外佛门弟子,先后接待了日本、美国、法国、斯里兰卡、瑞士、泰国、菲律宾、英国、瑞典、尼泊尔、新加坡等国的佛教代表团,宣传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增加了相互了解和友谊。1980年4月,日本森本孝顺长老率各界人士护送唐代高僧鉴真法师宝像来扬州巡屉时,前来定慧寺参观,受到茗山法师的热情款待。在方丈堂,森本长老即兴挥毫,写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若山法师执笔挥就“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不仅是一副完美的对联,还包含着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深切愿望。早在唐朝时,日本有位女屋王的太子委托遣唐使赠送给中国僧侣1000领袈裟,每件袈游上都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16个字。一千年后中日两位高僧竟不约而同地联手将它们书写出来,表达了世代友好的美好心愿。</div> 定慧寺门前三座连通桥。 石板铺成的甬道,两侧银杏与巨柏,与佛殿掩映生辉,幽静雅致,气象庄严。 古木参天,幽静雅致。近500年的银杏树,虽然历经千载风霜,却仍然枝叶繁茂,雄姿不减当年。 古银杏树下有一座木结构的古式方亭,上盖琉璃瓦,亭中竖立一块石碑。碑面上刻有乾隆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因是皇帝手书刻碑建亭,故名“御碑亭”。诗中乾隆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其文曰:“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 殿宇森森,梵音袅袅。 天王殿。1986年重建,1990年建成并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 大雄宝殿。是定慧寺的主体建筑,仍保持明代风格。殿堂金碧辉煌、巍峨壮观。殿内有一盏长明灯高悬在半空,清康熙皇帝所写的“香林”两个大字闪烁于烛光香烟之中,充满着庄严肃穆的气氛。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弥陀三尊大佛高座在莲花宝座上,面容和蔼慈祥、庄严肃穆。大殿两旁分别排列着十八罗汉像,造型生动,姿态各异,脸容不同,个个神采奕奕、栩栩如生。主佛的背后,为海岛--善财求法壁塑。海岛正中为观世音,左善财,右龙女分别守卫在两旁。其它神仙分布在海岛各处,这些佛像是根据佛教《华严经》的“善财五十三参”的传说来塑造和布局。整个海岛图表现了学佛修行的过程,透出佛国的庄严。据说殿内屋顶不用钉子,全为小方块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精美,技艺高超,国内罕见。 寺内僧侣正在布置殿内摆设。 破体碑亭。亦称日本书道文化交流亭。1993年镇江对外友好协会与日本东洋书道艺术合建。为圆锥形顶,四柱半敞开花岗石亭。内置石碑,碑阳刻日本书法家松本筑峰书李白诗《焦山望寥山》“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后壁嵌10块破体书石刻。“破体”为多书体杂糅,源于中国而盛行于日本。 焦山山门。仿明清风格牌楼,正面额坊“焦山胜境”是定慧寺原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题,背面额坊“汉晋遗风”乃原金山江天禅寺住持、江苏佛教协会会长慈舟书。<div>我和妈妈、婆婆到此一游。</div> 还有山门前的公公。 码头候船平台,轮渡过江。 前往北固山。镇江是一个丘陵多山的城市,北固山是长江边的“京口三山”之一,位于金山和焦山之间,海拔55.2米。“刘备招亲,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历代文人名家李白,苏轼,陆游,辛弃疾等曾到此登山驻足赋诗抒怀,留下传世之作。<div>北固山风光壮丽,景色宜人,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称。</div><div>唐代大诗人李白(701年-762)的七绝诗《永王东巡歌》这样描述当年的北固山风光:“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诗词记录了永王李璘军队东下的情况,赞颂了永王的“功绩”,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表现出向往和平的愿望和爱国爱民的热情。全诗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手法,充分表现出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div> 顺东吴古道登山而上。 <div>据考证,这里的城墙为明朝守城将士为抗击倭寇而建,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br></div> 登山道旁朱文公祠。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后裔建祠致祭地之一,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于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焚毁;同治初,裔孙朱开基、绍基仍于甘露寺前旧址重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文公裔孙朱源曾重修。 <div>清晖亭。一座重檐攒尖顶四方亭,原是甘露寺的山门,抗战时期亭内的四大天王塑像被日军炸毁,只留下了空殿。现亭子四面贯通,向南可去中峰,向北可达后峰,东侧是铁塔,向西为登山石级。</div> 北固山铁塔,又名“卫公塔”,为我国现存六座古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唯一的一座铁塔。唐卫公李德裕于唐宝历元年(825)所建,原为石塔,后遭火毁。宋熙宁九年至元丰元年(1076-1078)重建为铁塔,原为9层,明万历十年(1582)被狂风刮倒后重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塔因大风疾雷,倾倒四层,后又迭遭毁坏,1960年整修。<div>铁塔现存塔基及残塔四层,残高约8米,莲座及第一、第二层为宋代原构,第三、第四层为明代补铸。塔形为楼阁式,塔身八面四门,铸有佛及飞天。1960年5月整修时,在塔基下发现地宫,出土文物2576件,极其珍贵的有金棺、银椁、舍利、李德裕《重瘗禅众寺舍利题记》石刻等。</div> <div>铁塔造型精美,生动逼真。八角飞翘,风铃旋绕,每面都有形态各异的佛像和飞天造型,成为甘露寺象征和文物珍贵而闻名。</div> 古人有诗云:“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枝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赞颂铁塔,气势壮阔,意境深远。 铁塔北侧是《望月望乡》诗碑。碑上诗文是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汉文名晁衡)所作。碑文内容为:“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div>阿倍仲麻吕(698-770),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被誉为“日本的李白”。其开元五年(717)从日本来到中国,进入国子监太学学习,后考中进士,并与诗人王维、李白等交谊甚深。天宝十二年(753),他在同鉴真大师一起东渡日本时,船夜泊北固山下,面对皎洁的月光,想到36年未回的故乡,提笔写下了这首五言诗。</div><div>诗碑于1990年底建成,碑额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日文部分由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云题写,中文部分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题写。</div> 长廊。传说三国时期,孙权为谋取荆州,以招亲的名义将刘备骗至南徐。吴国太相婿时,孙权藏刀斧手于廊中,想借机杀掉刘备,后被国太斥退伏兵。廊原在天王殿后,随山侧上,直向峰顶,墙面嵌石刻碑记。 <div>相传刘备来甘露寺相亲,见北固山雄峙江滨,气势雄伟,不禁赞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南朝梁武帝萧衍游北固山时挥毫写下“天下第一江山”。南宋大书法家、润州( 镇江 )刺史吴琚重书。康熙年间,镇江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嵌壁。</div><div>石刻下面有一块石头名曰“美人靠”,是取景拍照的佳处。<br></div><div>罗贯中《三国演义》有关北固山颇为别致的写法。在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中,刘备在甘露寺里被吴国太相中后,“孙权送出寺前,二人并立,观江山之景。玄德曰:‘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div> <div>“天下第一江山”勒石对面通往甘露寺的拱门上,镌刻有“南徐净域”题额。相传,西晋末年北方战乱,东晋偏安江南,建都于建业南京。当时北方人士纷纷南下,东晋为此设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今镇江)。至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从此“南徐”成为镇江的别名。</div>南宋大诗人陆游(1125-1210)出任镇江府通判时,曾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多景楼》,其第一句就是:“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这里的“古徐州”,不是现在的徐州,而是指位于“江左”(亦称江东、江南)的南徐州,也称南徐。 “天下第一江山”题刻照壁对面,门洞横披“南徐净域”下,两侧是清末名书画家苏涧宽用篆书所写的一副楹联:“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既表达了北固山的雄秀气势,又点出了甘露寺的建筑年代,言简意深,寄托无限。 穿过拱门,即抵后峰之巅的甘露寺。 甘露寺是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建筑风格与金、焦二山不同,采用了“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凌空飞阁之势,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 甘露寺始建始建于东吴,因建立于东吴甘露元年(256),故名。后唐卫公李德裕曾扩基重建。据说明清时为其全盛时期,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过行宫,留有御碑。后几经兴废,现在的甘露寺为清光绪年间修建。<div>《三国演义》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赤壁大战后,刘备借东吴的荆州不还,周瑜向孙权献计,以其妹孙尚香为饵,设下美人计,诱刘备来京口联姻招亲,趁机扣为人质,以讨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孙刘联姻弄假成真,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京剧“龙凤呈祥”唱的就是这段故事。</div> 寺内庭院。 甘露寺内有大殿、老君殿、观音殿和江声阁等建筑,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 甘露寺一角有御碑亭。 北固楼前“北固胜境”砖雕。 北固楼。因辛弃疾两首词而噪天下,北固楼始建于东晋咸康年间(335年-342年),为蔡谟所建,当时称北固亭。南朝梁大同十年(公元544年)梁武帝登望久之,敕曰:“此岭不足固守,然京口实乃壮观。”于是改北固亭曰“北固楼”。历史上北固楼多次被毁,又多次修建,有时是楼,有时是亭,后世变化,楼无踪迹。<div><div>1205年,北伐抗金的宋辛弃疾66岁,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他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难有所作为,忧心忡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div><div>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br></div><div>词文意思: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br>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地区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br></div><div>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div><div>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将领,词人,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从军,1204年曾任镇江知府,一生坚决主张抗金。<br><div>2010年,镇江复建此楼,复建的北固楼总高度19.9米,为仿宋十字脊,明二暗三重檐阁楼。以柚、楠木为主材,榫卯结构不用一钉。楼顶覆盖琉璃瓦顶,巍峨壮丽,典雅庄重。</div><div>北固楼与岳阳楼,黄鹤楼一起通称长江三楼。</div></div></div>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登楼! 三楼南门上高悬楼名《北固楼》牌匾,字迹取自毛泽东手书辛弃疾词篇,遒劲潇洒。两侧有楹联为:“半面烟岚雄北固,一方形势控东吴。”<div>据介绍,毛泽东生前最喜爱辛弃疾的爱国主义“壮词”,他圈画得最多的是辛弃疾的词,约98首。<br></div> 北固楼上凭栏北望,山光水色,尽入眼帘。已非当年”烽火扬州路。”北固山在历史上控楚负吴,襟山带江。2000多年前,镇江还是一座沿海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那时人们登上北固山,可以看见大海。而现在,长江的入海口距离镇江已有250多公里。<div>历代名人喜登临北固山寄志抒怀,辛弃疾当年游北固山,还留下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山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br>词意是: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br>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br>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辛弃疾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宋词第一山”名不虚传。</div> 眼前的“多景楼”与江南现代城市,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金戈铁马。<div>千百年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在这极目滚滚长江水,即景抒情,壮怀激烈,感叹,感叹,再感叹。<br>唐代诗人王湾(693-751)途径北固山,见到这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景色,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div> <div>今天,如果天气晴朗,这里隐约可见横卧于长江江面上的“润扬公路长江大桥”。<br>润扬长江大桥位于镇江、扬州两市西侧,为中国第一大跨径的组合型桥梁。该桥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2005年4月30日建成通车,全长为35.66公里,桥面平均宽31.5米(行车道宽30米),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br>从此镇江-扬州“天堑变通途”,结束了两座历史文化名城隔江相望、舟楫以渡的历史。<br></div> 俯视江边的古“甘露渡”旧址。《京口三山志·北固山志》记载:“甘露渡在甘露寺西,旧称京口渡、北固浦。江南运河在镇江历史上有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谏壁口五个入江口,甘露口即为甘露渡。”<br>甘露渡曾经是来往江上的重要通道,是连接运河与长江的天然良港,江浙各地运粮入江都会必经此渡口,港内有避风的港池,也是泊船货物装卸的地方。<div><div>早在南宋时,镇江郡守史弥坚主持重修京口澳闸,将归水澳和东北方向的甘露渡相连,又在甘露渡上修建上下闸,形成复式船闸。当京口闸集船出现过多时,可让部分船只通过甘露渡过闸,经过关河后进入运河,减少京口闸的压力。同时,还将甘露渡下闸之处建成避风港,以供外江来船等过闸时避风休憩。<br>1276年正月,文天祥以丞相身份出使杭州外元军营议和时被扣留,被押送到京口(今镇江)等待船只,北上元大都。在京口百姓的帮助下,文天祥在北固山下的甘露渡上了船,逆流而上,脱险到达真州。<br></div><div>明清时期尤其重视南北运输的通江港道,通过疏浚、拓宽,北固山的甘露渡、城西北的京口港(大京口)及两港间的新港(小京口)水道更通畅,镇江成为连接京杭大运河南北两段的交通枢纽,并成为漕粮北运、商旅往返、货物集散的重要码头。<br></div><div>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1526-1590)经过镇江,在甘露渡乘船去扬州,恰巧遇上天气发生变化,江面上风大浪急,渡船停止摆渡,心中十分焦急,写了一首《过甘露渡》:“金陵望中山抹烟,铁瓮城头浪拍天。居人尽说风波恶,江口何时不放船。”<br>风平浪静、平平安安是过客心头的期盼。<br></div><div>曾经历史上的甘露渡,在民国初年被淤塞。2010年,镇江在原址复建了甘露渡,让古老的甘露渡再现当年的风姿古韵。<br></div><div>镇江,古称京口、南徐、润州等等。它自三国时期就成为南北交通的要道,中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的人口大迁移都是在此渡江,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它成为江南漕运的咽喉,长江与运河在此交汇使它成为人流与物流的必经之地。</div><div>以镇江为创作背景的送别诗中,最著名的一首,当属唐代诗人王昌龄(698-757)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当年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div></div> <div>再俯视祭江亭,亦称北固亭。相传刘备西征入川后,孙权诡称母病,骗得孙尚香回吴。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后,刘备兵败。一日,孙夫人闻刘备兵败,死于军中,悲痛不已,望西遥哭,投江殉情,后人为纪念孙夫人,亦称北固亭为"祭江亭"。</div> 北固楼西侧有一石羊,形状似羊非羊,腹部镌有“狠石”二字。<div>据介绍,北固山上有三块奇石,一为“试剑石”;二为“美人靠”;第三块就是这块“狠(yín)石”。“狠石”形似羊,大小亦如真羊,左侧腹壁刻有“狠石”二字。“狠”是古代的一种兽名,似羊,叫声似犬。相传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时,孙权刘备(另说是诸葛亮)曾踞此共商破曹大计。山中有一条两面山崖夹峙,中通一线的小径,叫溜马涧。</div><div>宋·苏轼《甘露寺》诗序:“寺有石如羊,相传谓之狠石。云诸葛孔明坐其上,与孙仲谋论曹公也”。</div><div>“狠”,形声字。从犬,艮声。本义为犬争斗声,读作yín。 “狠”可泛化而指一般的争斗,音hěn。</div> <div>呵呵,我以为羊,骑上它!</div> <div>婆婆也坐“狠石”。</div> “狠石”西为多景楼。整修未开。这是一座画梁飞檐楼阁。两层,面对长江,回廊四通,面面皆景,是北固山风景的最佳处。多景楼始建于唐代,楼名取自唐·李德裕诗句“多景悬窗牖(yǒu)”。<div>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39岁,出任镇江府通判。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而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孝宗隆兴二年十月初,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楼游宴时,内心感叹而写下词赋《水调歌头·多景楼》:“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pí xiū)”。</div><div>词赋意思:江东一带据有险要形势的地方,第一要数像屏障般雄伟的镇江。山挽山,山连山,就像画图般莽莽苍苍,云渺渺,水隐隐,景色美处耸立着高高的楼房。战事又起,战鼓号角声面对着风显得格外悲壮。烽火连天,明明灭灭隔江相望,如烟往事,遥想起孙权、刘备在此地共商破曹大事。当年孙刘联军的军容啊,银戈金甲千里都闪着光芒。军士野宿,万灶烟腾,正如同今日宋军一样。露珠结在草上,风吹黄叶飘荡,正当金秋时光。方滋啊,你的气魄真宏大豪放。感今愁,怀古忧,全被你谈笑间一扫而光。君不见羊祜(hù)曾登临岘山,观赏襄阳?那无数登山贤士早涅(niè)末无能。他们的遗恨难收,空令人黯然神伤。独有羊祜千年传扬,他的英名如同浩浩汉江千古流长。<br></div><div>词赋记一时兴会,寓千古兴亡,寄慨遥深。</div> 多景楼匾额:是岸。亦为佛教语,示警策作用。 <div>北固山碑刻众多。宏开鹫(jiù)岭碑墙,宏开鹫岭指甘露寺的宏伟壮丽,落款为:出寰(huán)上人重修甘露寺书此赠之,米万钟。米万钟乃明代万历进士,官江西按察使,为政清廉,善书画,与其孙汉雯被誉为“宛平大小米”,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并称明末书法四大家。</div> <div>刘备招亲,尚香结鸢的故事,或是真实历史事件的拼接。《三国志》里记载的一出政治联姻,被《三国演义》演绎为当今登北固山,访甘露寺,看刘备结婚大殿,享自然风光,浮想壮丽诗篇的美好地方。</div> 金山寺景区。公园的的门楼为重檐歇山顶。门楼上檐下的横匾题曰“金山”,两边悬挂一副很有名的长联:“一峰浮玉,十地布金,忆裴头陀江岸披缁(zī ),苏内翰山门留带。光阴瞻逝水,谁续胜缘,愿宏开宝宇琳宫,永镇苍崖翠壁;万顷烟涛,千林风籁,想焦仙人幽岩瘗鹤,陆处士中冷品泉。卜筑有芳邻,堪寻陈迹,漫辜负莲花贝叶,同听暮鼓晨钟。”此联原是清代的沈秉成为金山寺大雄宝殿所题写。<div>沈秉成(1823-1895),清官员、藏书家。字仲复,自号耦园主人,浙江归安人。光绪十六年(1890)创办南京水师学堂、经古书院等教育机构,著有《蚕桑辑要》。<br></div><div>门楼还有一副楹联:“有山有水有林亭,映带左右;可咏可觞(shāng)可丝竹,怀抱古今。”这是乾隆年间的举人吴锡麟所撰写。<br></div><div>吴锡麟(1746-1818),字上麒,号竹泉,浙江嘉兴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后以亲老辞归。其诗博采众长,而得之宋人者尤多,诗风隽秀。著有《有正味斋集》、《自怡集》、《岭南诗钞》。<br></div> 国庆来临,我与祖国同框。 漫步金山。 金泉桥头。金泉桥的匾题为“花洲冷泉”。金山有“中冷泉”。唐代陆羽评定天下泉水,列中冷泉为天下第一。地图指引从这座金泉桥去往位于百花洲的“中冷泉”。 金山寺石牌楼为四柱三门,歇山顶三滴水。中间两根立柱上刻着一副楹联:“江水滔滔,洗净千秋人物,阅沧桑,因缘聚散,悟空性;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圣教,禅静止观,觉有情。”是金山寺前任方丈慈舟主持题写。 石牌楼正中高悬寺额,上书“江天禅寺”四字,为清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十月登临金山,因观其上接苍冥,下连洪流,江天一色,故赐名“江天禅寺”并沿袭。<div>金山寺(江天寺),原名泽心寺;南朝、唐朝称金山寺。宋真宗(997-1022)时,因皇帝梦游金山,而赐名“龙游寺”,后复名金山寺。宋徽宗(1100-1126)好道,改为“神宵玉清万寿宫”;宋钦宗、徽宗被金兵俘虏后,又复名“龙游寺”;自元以后仍名金山寺。清康熙皇帝陪太后来金山观光祈祷时,亲笔题写“江天禅寺”。虽然名称多变,但自唐以来,人们习惯通称金山寺。<br></div> 牌坊前一对明代石狮雄踞两旁。 我们合影,到此一游。<div>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有说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江心,人们透过朝西山门放眼望去,便见浩渺大江奔腾而下,建造正合“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诗意。</div> 天王殿。始建于明正统(1436-1449)年间,清同治8年重建。正面墙上刻有赵朴初题写的“东晋古刹”四个大字。这是座始建于东晋明帝(298-325)年间的古刹。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寺。金山寺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常住僧人3000余人,参僧的僧侶达数万人,在佛教禅宗道场有卓著的地位。 距今已1600多年! 殿墙上挂有“水陆法会祖庭金山寺”。南朝梁武帝亲临启建,梁天监七年(508)敕牌匾。<div>金山寺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br><div>水陆法会,是佛教最隆重的一种仪式,全名“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简称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用以追荐,普度“法界圣凡”,即设斋食供养水陆有情众生,南朝梁武帝得宝志禅师指教,创作水陆仪轨,最初在金山寺举行。参加水陆法会的意义在于学习平等心度众,以无遮大会表达对一切众生的友爱、关怀与好意。除了给予衣食外,更要以佛法令众生入无余涅槃,即没有烦恼、生死、挂碍......<br></div></div><div>后来,常将此类仪式称为“梁王忏”。<br></div> 天王殿为一座单檐歇山的宫殿式建筑,中供弥勒佛,人称笑佛。弥勒佛旁有联,曰: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弥勒佛,即未来佛,如来佛祖的接班人。 殿旁两侧塑有佛教护法四大天王塑像(亦称四大金刚)。一侧是西方广目天王和手持宝伞的北方多闻天王。 另一侧是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和南方增长天王。 天王殿背面供奉韦驮天尊塑像,同时韦陀菩萨正面对大雄宝殿。韦陀殿前廊门匾额“照彻江天”为前任方丈慈舟主持题写。两侧挂有楹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藏圣言演真谛;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翰林玉带镇山门”。 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额。前廊柱上悬挂有乾隆皇帝御题金山寺的一副楹联:“潮涌西津,不断天风传塔语;山蟠北固,遥分晴濑(lài )散炉烟”。<div>历史上,大雄宝殿曾屡遭兴废,据说已经七毁八建,1948年毁于火灾,现在所见为1989年新建,保持原有的建筑特色。</div> 殿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世佛像。<br> 两边是十八罗汉像。 左右阁楼上塑有56天尊。 三世佛背后是巨大的海岛观音像。海岛的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善财童子参拜五十三位菩萨的塑像。 我们在大雄宝殿前。 <div>大雄宝殿前后的外墙壁上,镶嵌着六个漆金香樟木窗雕。每个窗雕都是一则佛教人物典故。这六则故事是:“梁王御制梁皇忏”,“道月详解岳飞梦”,“东坡居士输玉带”,“鸟窠相遇白乐天”,“懒残和尚化李泌”,“虎溪三笑东林寺”。</div> 大雄宝殿上层檐下挂着“度一切苦厄”五个大字。意思是:一切痛苦灾难,都能被这一空态度脱而化解掉。引申含义:<br>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苦,何谓乐呢?这些无不都是依据每个人所养成的习气,对身心感受而产生的妄想、妄见。苦与乐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div>妈妈留影。</div> 大雄宝殿南侧有妙高台,又名“晒经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刘编《金山志》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佑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清代薛书常相继重建。1948年与金山寺大殿、藏经楼等同毁于火,如今仅存台址。当年妙高台,还是赏月佳处,并且流传着名士宋苏东坡曾在此赏月的轶事。<div>此外,据传“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梁红玉,南宋抗金女英雄。一生颠沛流离,自小习武,碰上战乱,因缘巧合之下结识韩世忠。1130年,南宋名将韩世忠用四千水兵将几万入侵的金兵围困在金山附近,梁夫人登上妙高台亲擂战鼓,鼓气助阵,大破金兀术部众。这个历史故事被搬上戏剧舞台,英风千载,流芳百世。<br></div> <div>寺宇依山势垒有高台。据说金山寺有镇山四宝--周鼎、诸葛铜鼓、东坡玉带和明文徵明绘金山图。</div> 藏经楼。原楼在1948年大火中焚毁,现为新建。新楼面阔七间,两出檐歇山顶。檐下横匾“藏经楼”三字是郑板桥的手迹。<div>藏经楼又称法堂,是寺院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佛教寺院最重要的场所,未对外开放。<br></div> 藏经楼侧有留玉阁。墙上镶嵌着“宝带名蓝”四个隶书大字,是当代著名书画家、扬州画院院长李亚如先生(1918-2003)题写。<div>传说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八月,苏东坡去金山寺造访好友佛印和尚。佛印正在坐禅,对苏东坡说:“这里无座。”东坡说:“借大师四大做禅床。”佛印说:“老僧有一问若答得,即与四大为禅床,若答不得,请留下玉带。”东坡说:“请大师问。”佛印问:“老僧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你向何处坐?”东坡一时无语对答,于是留下了自己的玉带。从此东坡玉带成为金山寺的镇山之宝。</div>苏轼留下的玉带,上缀有二十块玉。清初被火灾烧毁四块,乾隆南巡金山时,命玉工选玉补齐。玉块上刻有乾隆诗句。迄今为止,这是苏轼留下的唯一实物。 依山势登山而上,沿路书法、砖雕、石刻不断。 公公和我互动“加油”! 寺塔檐角挂有“惊鸟铃”,江风吹来,发出清脆叮当、叮当声。 古法海洞。 古法海洞,又名“裴公洞”。相传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来金山时住的地方。 洞屋内有一极窄极小的山洞,据说是法海当年修行的地方。 洞内有法海石塑坐像一尊。法海俗姓裴,唐朝宰相裴休之子,河东人生而胎素,颖异不群。其父信佛,作文送子至河南何泽寺出家,取名法海,行头陀行。曾在庐山东林寺专研禅学,后朝金山,见殿宇荒废,荆棘丛生,寻得此洞,参禅打坐,并燃指一节,誓兴殿宇。忽一日在山下江际挖土,获黄金数镒(yì),报于地方官李琦,转呈皇帝,敕将黄金送法海师重兴殿宇,建成,命名金山寺,法海也莫知去向。后人供奉其法像于洞中,永作纪念。 有寺必有塔。慈寿塔,矗立于金山的西北峰,据《金山寺志》记载:宝塔创建于1400余年前的齐、梁时代,塔高36米。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的《金山》诗中曾生动描绘了自己的登塔感受:“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br>宋哲宗元符(1098-1100)末年,宰相曾布在金山寺超荐其母,在南北半山各建一塔,一名“荐慈塔”、另一名“荐寿塔”。明初,双塔倒坍。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明了法师重建。清代咸丰年间,此塔又毁于战火。现塔是光绪二十年(1894),适逢慈禧60寿辰,金山寺住持隐儒向北京朝廷呼吁,受命募捐重建。当时隐儒奔走南北,沿门托钵,多方募化,并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募银29600两,经过五年多艰辛努力,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新建成,取名慈寿塔。<div><div>此塔玲珑、秀丽、挺拔。塔身为砖木结构,八面七级,内有旋式木梯,外有栏杆相倚,面面有景,层层风光各异。东面焦山如碧玉浮江,南面长山葱葱郁郁,西面金山湖波光粼粼,北面瓜洲古渡烟波若现。</div><div><div><div><div>慈寿塔外花墙上,刻有“天地同庚”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清代光绪年间湖南一位八岁儿童李远安所写。相传,始建当时正是慈禧太后六十寿辰。为了贺寿,两江总督刘坤一特地进京朝见慈禧,献媚道:“老佛爷六十大寿,卑官没有什么厚礼,只是在江南镇江金山造一座宝塔,取名慈寿塔,祝您长寿万岁。”慈禧心想,这宝塔标上她的名字,兀立在江南名山之巅,实在非同一般寿礼,不由渐露喜色。便问刘坤一:“你祝我长寿,看我能 活多大?”刘坤一听却张口结舌,一时无言以对。心想无论说多说少,都会招来杀头之罪。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群臣百官之中,有一小孩从身后敏捷地递给他一张小纸条,他一看如获至宝,迅速呈上,慈禧一看原来是“天地同庚”四个大字,便喜笑颜开,大大奖赏了刘坤一。后来这四字便被刻于慈寿塔下。</div></div></div></div></div><div>可惜慈寿塔未开放,未能登塔观赏。</div> 最高处西峰顶上游客摩肩接踵。顶上一石柱凉亭《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和吞海亭。这里是领略金山风姿,俯瞰镇江全城美景的最佳观赏点之一。 <div>亭中“江天一览”碑是三百多年前,康熙皇帝陪同母亲游览金山寺时留下的古迹。</div>据清代乾嘉年间世袭礼亲王昭梿的《啸亭杂录》记载:康熙皇帝南巡登上金山寺,及目处大江水天相连,气势雄伟,便即兴提起御笔欲题词,但提笔忘字,却又不知写什么好,陪同的大臣高士奇悄悄在手掌中写下“江天一览”四个字,上前给康熙皇帝磨墨,让康熙皇帝看见手掌中的字,康熙皇帝大悦,按其题词,这就是“江天一览”四个字的来历。 <div>极目远处,可见长江。金山下便是一片波光粼粼的金山湖,碧波荡漾,浸染诗性;宋·王安石曾赋诗《金山》(其三):“天日苍茫海气深,一船西去此登临。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古到今。”当年,王安石登临金山山顶向长江眺望,见江面升起阵阵水雾,显得空阔而辽远。一艘客船正在向西驶去,江边红色的高楼、碧绿的亭台楼阁,美轮美奂,却只是存在于一时一地的景观。只有这辽阔的长江、峻秀的山林,才能够万古长存。</div> 当年,乾隆皇帝巡视镇江,曾作诗《登金山塔顶再叠旧韵》:塔已山尖又塔尖,竿头进步那辞兼。宁惟纵望目眸豁,真是入微情献恬。窣(sū )堵饶他劫火阅,江波照我鬓霜添。便教险韵庚千度,不外如来一朵拈。诗意表达了对金山风景的赞美,以及统治好大清帝国的决心。<div>这首诗现刻在金山寺“夕照阁”石碑上。此绢本在2005年的艺术拍卖会上已拍卖。</div> <div>寺庙南门,内有慈舟纪念堂。慈舟法师(1915-2003),俗家姓史名源,出家后法名慈舟,法号月济。江苏兴化人,1927年慈舟12岁时,于兴化穆家堡青龙庵,礼恒净法师为师剃度出家。1934年,在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1946年升任金山监院。1949年后,慈舟仍在金山任监院。1954年,受宗教管理部门的安排,到北京入中国佛学院进修。两年毕业,回到金山寺仍任监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的出家人都被赶出寺院,还俗返乡劳动生产。1978年后,重回金山寺。1984晋任方丈。自唐代灵坦禅师为第一代开山祖师起,历代相传,慈舟法师是第八十一代方丈。1995年,慈舟法师为培僧材,在江天寺开办金山佛学院,学制三年,亲自担任院长。</div><div>1986年后,法师历任镇江市佛教协会会长、秘书长、镇江市政协常委、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金山江天禅寺方丈、南京宝华山隆昌寺方丈等职务。</div> 金山佛教文化陈列馆。不开门,未能入内参观。 来到金山湖荡舟。我来驾船! 不得要领,怎么打转转呢? 前方过桥。 这里看金山。金山寺依山而立,浑然一体,楼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不见山体,故有“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的风貌而蜚声海内外。<div>金山自魏晋曾经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与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久以“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而闻名,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唐朝著名诗人张祜(785-849)的诗句“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就是当年金山的写照。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1031-1095)有诗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南江北镜里天”。明代《一统志》也赞金山“胜概天下第一”。直至清代道光年间,随着长江主航道北移,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浮江碧玉”变为陆上胜境。已非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1037-1101)居士笔下“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的水上风光。于是“打马上金山”曾盛行一时,时人趋之若鹜。</div> 御码头。清时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先后六次巡幸至金山,或由山门码头登陆,或由此处停泊龙舟。故称“御码头”。码头毁于太平天国战事,今重建。 御码头后有处“白龙洞”。宋朝《高僧传》载:此洞内原有白蟒,吐毒气如烟蕴,人过则亡。相传唐武则天的侄孙灵坦来到金山,在这洞里打坐参禅,洞中的白蟒归海而去。《金山志》有记载说:“蟒洞,右峰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获金,重建精蓝。” 白龙洞深不可测,直达湖底;传说此洞直通杭州西湖。实际上金山位于长江边,从镇江可经过京杭大运河到西湖,只是没有专用通道。 这是连环画《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一页。金山寺之所以闻名遐迩(ěr),与民间传说《白蛇传》广为流传有关。据说白龙洞与《白蛇传》中“水漫金山”有关。<div>传说峨眉山上白蛇,化成美貌白娘子(白素贞),和药店伙计许仙结为恩爱夫妻。和尚法海认为,这是触犯天规,将许仙诓骗到金山。白娘子和小青调来虾兵蟹将,水漫金山,与金山高僧法海相争,救自己丈夫许仙。许仙被关在寺内,闻外面战鼓震响,看到白娘子身孕力战,心急如焚。看守庙门的小僧十分同情,放许仙从白龙洞赶到杭州与白娘子断桥相会......<div>中国有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白蛇传》其中的生活性情节“保和堂施药”、转折性情节“端午惊变”、高潮性情节“水漫金山”等均发生在镇江,让镇江名扬天下。“水漫金山”一词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被转化为一句口头俗语收进了我国1990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中。</div><div>对于镇江本土来说,白蛇传传说还包蕴着极为丰富的乡风节俗,每逢端午佳节,镇江各剧场和书场(农村是搭台演出)都会轮番地演出有关白蛇传传说的戏剧、曲艺,如扬剧《上金山》、清曲《水漫金山》就是其代表性作品。不仅如此,家家户户吃“十二红”、喝“雄黄酒”,门上插菖蒲,身上揣香包,民众还会有组织地开展“龙舟大赛”,并自发地聚集在集镇演讲和演唱与《白蛇传》有关的鲜活“故事”,而“麒麟唱”“耥草山歌”“荡湖船”等民俗表演更是比比皆是。</div><div>所有这些与白蛇传传说有关的特异民俗事项,都成为镇江白蛇传口头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要素。2006年,《白蛇传传说》被我国国务院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div>口口相传的继承中,一个个曾经的遗迹,形成了一个鲜活而又有传说内在逻辑的链条,印证着这美好传说。</div></div> 金山文化博览园中的我和妈妈,成了“白娘子和小青”! 夜幕降临,当晚阴雨。中秋之夜虽不得赏月,但美食不可辜负,南山素有“城市山林”之称。南山宴的菜肴精致,口味鲜美,令我难忘。 夜晚来到西津渡。镇江,自三国时期就成为南北交通的要道,中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的人口大迁移都是在此渡江,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成为江南漕运的咽喉,长江与运河在此交汇使它成为人流与物流的必经之地。<div>西津渡,唐时称为金陵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依山临江,与扬州的瓜洲镇遥遥相对。<div>北宋诗人王安石曾描写西津渡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div></div> 西津渡伴山而建。华灯初上,光影浮动。这里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飞檐雕花,青砖黛瓦。 光影秀、沉浸式的戏曲演出。 五十三坡街中立有“昭关石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传佛教标志性建筑,喇嘛塔形式,青石质地,大约完工于元朝至大四年(1311),石塔由下部云台及上部石塔构成,通高8.635米,塔下云台设四门,门洞上额刻“昭关”二字。塔座下为亚字形须弥座四层,上置仰莲覆盆座,承以鉢体塔肚、亚字形塔脖、十三天、圆形宝盖及塔顶。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过街石塔。 石塔造型别具一格,其形如瓶,又叫瓶塔。塔下为块石垒砌的四根石柱,顶部铺满条石,筑成一个框架式的台座。东西两面横额上有相同的“昭关”刻字,左右分别镌刻丹徒、镇江知县、知府等题名,后镌刻“万历十年壬午十月吉重修”字样。台座上的石塔高约4.69米,塔座用两个相同的须弥座叠成,式样别致。 昭关石塔是江南的喇嘛塔式过街塔,借助山水地形,渲染佛家教义,具有突出的特点。 石塔侧有救生会故地。古时,因西津古渡处于江河交汇处,江上船沉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况且江上盗匪猖獗,每一次渡江都有性命之忧,面临时会发生的水上救生。救生会始建于南宋(1170),由当时的镇江郡守蔡洸(guāng)组织成立义渡。据《至顺镇江志》记载:“宋乾道中,郡守蔡洸置巨艘五,以御风涛之患。先是,船舫小而多虞,乾道守臣蔡洸置巨舫五,仍采昔人遗制,各植旗一,以‘利、涉、大、川、吉’为识,其受有数,其发有序。又别浮轻舫以送邮传,故鲜有风涛之患。”蔡洸打造的扬子江渡船,带有明显的慈善公益性质,被视作后来西津渡救生会的雏形,成为世界上最早义渡和救生组织,延续宋元明清至当代。现建筑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1999年组织整修复旧。救生会修缮保护项目获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优秀遗产保护奖。 救生会对面建有“观音洞”,还有“地藏殿”、“铁柱宫”,供各种信仰不同的人们祈求渡江平安。观音洞始建于宋朝,清咸丰九年(1859)重作修葺。 <div>夜色望去,仿佛古今穿越,感叹在这个飞速城市建设的时代,这里被人们保护得如此美好。</div> “一眼看千年”。感受一条因渡而生的石板路演变,领略历史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商铺灯笼初上,酒吧充满情调,咖啡人气正旺。 古街上有四道石券门,额上分别题刻着:“飞阁流丹”、“层峦耸翠”、“共渡慈航”、“同登觉路”的美好寄语。历史上,因为渡江风险较大,希望南来北往的人们能平安顺利地过渡过长江。 <div>待渡亭。处于十字街口,与“层峦耸翠”拱门相依,始建年代不详,曾于清同治年间(1868)重建。据光绪乙己年(1905)地图标注,待渡亭曾随着江岸的北移,设在今西津渡街与长江路的交汇处,现址于解放后重建,1999年重修。待渡亭是古人迎来送往,怀古凭吊之所。</div> 西津渡自三国时期便是渡口码头,唐代起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距今约1400年历史。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是历代人们去金山 、扬州的必经之路。后因江岸逐渐北移,渡口早已不复往前,只留下西津渡周边遗迹来感受时光变迁,见证镇江城市发展历史。 <div>待渡亭对面塑有张祜雕像和石碑。石碑刻有唐朝诗人张祜曾夜宿西津古渡小山楼,在此登楼眺望长江,思绪游动,写下的《题金陵津渡》七绝:“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div><div>诗词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全诗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在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div> 这里,将往昔的故事和今天的景物重叠,最终会在这条古街中“一眼望千年”。<br> 吴勾酒坊,镇江醉鬼。 陶笛一曲优美的“故乡的原风景“,合着节拍,音色明快,悦耳动听。陶笛既可以当装饰品,也是精细的12平均律乐器,通常为陶土烧制的吹管乐器,音域宽广。中国陶笛,可追溯至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哨,距今6000多年历史,是中国陶笛的鼻祖。 长安里,李公朴的故居。李公朴(1902-1946), 江苏省武进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div>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div>李公朴牺牲后,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联名发表唁电:“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抑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div></div> 妈妈,西津故事真不少,还有什么故事呀? 这里原来是一所小学旧址,创意成“遇见,童年”店铺。 瞬间,我穿越“来到八十年代。” 这里还有什么呀? 有点困了,几点啦? 清晨,来到宴春酒楼品尝早茶文化。听说肴肉、蟹黄汤包、千层油糕等,是打嘴巴都不能丢的美味。 <div>水晶肴肉、白汤面、蟹黄汤包、三丁包、素菜包、大煮干丝......浓缩了这座城市1890开业的百年老字号店的记忆。<br></div> 镇江一怪“肴肉不当菜”。其实是一种精彩,肴肉用料讲究,经过大小十三道工序精工细作,具有”香、鲜、酥、嫩、美”五大特色,精肉香酥,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腻;香气独特,鲜味诱人;皮白肉红,卤冻透明,光滑晶莹,展现与众不同的品质,因而赢得“水晶肴蹄” 的美称。<div>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天热怕变质,便用盐腌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会误把为父亲做鞭炮所买的一包硝当作了精盐。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准备做鞭炮时才发觉,连忙揭开腌缸一看,只见蹄子不但肉质未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煮熟食之,扑香四溢。<div><div>“镇江肴肉”是周恩来总理钦定开国大典四味冷碟之一,有着“国宴第一菜"的美誉。</div></div></div> <div>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先生在《食肉者鄙》一文里,特别有个《镇江肴蹄》篇:“镇江肴蹄,盐渍,加硝,放大盆中,以巨大石块压之,至肥瘦肉都已板实,取出,煮熟,晾去水汽,切厚片,装盘。瘦肉颜色殷红,肥肉白如羊脂玉,入口不腻。吃肴肉,要蘸镇江醋,加嫩姜丝。”</div><div>镇江二怪“香醋摆不坏”。是说镇江以恒顺为代表的香醋为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具有“酸而不涩,香而微甜,醇厚鲜美,色泽透明,愈存愈香”的特点,绽放了“醋酸飘香” 的异彩。</div><div>我国有四大名醋之说,除了镇江香醋之外,还有山西老陈醋、四川保宁醋和福建永春老醋。四大名醋各有特色,各展其长。镇江醋何以称为“香醋”?它从酸醋、老醋、陈醋中脱颖而出,创新了我国醋生产门类。早在2600年前,镇江就有酿造醋的作坊。<br></div><div>北宋著名诗人、美食家苏轼曾十一次到镇江,他在焦山品尝鲥鱼之余,激情书写了“芽姜紫醋炙银鱼(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的诗篇,道出了他对镇江香醋和鲥鱼的钟爱。<br></div><div>据说,清道光年间,镇江丹徒人朱兆怀创建“朱恒顺糟淋坊”。在生产色酒的过程中,他集传统镇江香醋酿造技艺众家之长,逐步摸索出自家独特的酿醋方法,成为镇江香醋“固态分层发酵工艺”的代表。清《丹徒县志》载:“京口(今镇江)黑醋味极香美,四方争来货之”,可见当时恒顺香醋已是声名远扬。<br>恒顺香醋酿制技艺以江南优质糯米为原料,主要经“制酒、制醅、淋醋”三大过程,有大小40多道工序,历时60多天,方可完成酿造,之后再储存陈酿。该技艺传承了古法制醋工艺之所长,经过恒顺人不断探索与完善,独具八个方面的工艺特色:一是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环境;二是清纯甘甜的长江水质资源;三是优质江南糯米为酿造原料;四是大曲为糖化发酵剂;五是科学选育的醋酸菌种;六是传统固态分层发酵;七是独具特色的炒米色工艺;八是独特的后熟陈酿。其传承方式为师徒传承。恒顺香醋具有着“色、香、酸、醇、浓”五大特点,成为我国食醋的上品。因其“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的独特风味,多次获得国际、国家金奖,享誉海内外。因此《中国医药大典》定说:“醋产浙江杭绍为最佳,实则以江苏镇江为最。”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已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div> 前往句容茅山景区。茅山,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因山势曲折,形似“已”,故原名“勾曲山”,因古代“勾”通假“句”字,也称“句曲山”。又因西汉陕西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此修炼而得名茅山。东晋兴宁二年(364),杨羲、许谧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东晋葛洪、南朝陶弘景都在茅山修炼过,充实发展上清道派,开创道教茅山宗,被称为“上清宗坛”。山上道观遍布,以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最为著名,合称“茅山道院”。<div>葛洪(283-363),丹阳郡句容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葛洪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收有其著作十余种。</div><div>陶弘景(456-536),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文学家。其创立茅山宗,给神仙排位,确定神仙谱系,为道教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归纳整理,增补修订《神农本草经》,著成《本草经集注》,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曾长期从事炼丹实验,并在炼丹过程中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永明十年(492)他脱朝服挂于神武门,上表辞呈,正式辞官归隐,建立道馆,自号华阳陶隐居于茅山四十五年之久,凡遇国家大事,梁武帝都前往咨询,或书信咨答政事,人称“山中宰相”。陶弘景著书立说,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div><div><div><div>2023年9月24日至25日,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在茅山举办,道教中的哲学、武术、医学、音乐、礼仪、典籍都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向世界传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作用。</div></div></div> 景区门前的划旱船表演。 婆婆情不自禁,舞之蹈之。 乘坐园区交通车,来到大茅峰上的九霄万福宫。茅山景区由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由南到北依次排列,最高峰(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 <div>山上云雾升腾,青鸾翠绿,婆婆说这儿美似仙境。</div> 东山门,正面是“茅山道院”四个黄色大字。 <div>东山门背面上是“紫气新辉”四个隶书大字。左右侧门分别写着“出玄”、“入牝(pìn)”,玄为阳,牝为阴。《玄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之门”就是说道生万物,万物由是而出。<br></div> <div>九霄万福宫座落于大茅峰顶(俗称“顶宫”)。宫前广场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40米。</div> 广场南侧有石栏,以石栏为界,另一边是常州金坛属地。这里瞭望,茫茫云海,群山浮云,迷雾之间,若隐若现。 广场西侧建筑(西山门入口)外面门框顶是圆的,内门顶是方的。东山门是解放后开国上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1905-1985)指挥开山凿路后才有的,而西山门才是古时真正的顶宫大门,也是顶宫上下山步道出入口。一方一圆的门形说法是:宫观为圆,居家为方,告诉我们茅山道士是可以成家立室的! 这里是全国道教重点宫观。顶宫创建于西汉时三茅真君得道飞升之后,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在元代延祐三年(1316),皇帝敕建赐“圣祐观”,专门供奉大茅真君茅盈;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又被敕建殿宇,升级为宫,赐名为“九霄万福宫”。<div><div>顶宫内原有太元、高真、三圣等建筑一百余间。后经多次战乱变迁,仅残存20余间。</div><div>顶宫先后历经三次大的劫难:分别是太平天国时期、抗日时期和文革时期。</div><div>民国二十七年六月(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拯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div><div>抗战时期顶宫遭到战火的破坏,因为九霄万福宫是茅山的制高点,日军在这里设立了据点。新四军把茅山作为根据地的中心,必须把这个据点拔掉。新四军曾经在茅山道士们的通风报信下,利用日军换防的机会,多次设伏打击日军,但由于地势险要,一直没有攻下来。后来,茅山道士们一致认为“顶宫住了日本人,对革命有害,就烧了吧。”于是,茅山道士与新四军里应外合烧了“九霄万福宫”,成功将日本人赶出了茅山,新四军将茅山全部纳入根据地。</div></div> <div>顶宫是茅山风景区的核心道观,专为“三茅真君”而建,也是香客烧香祈福的最佳处。</div><div>顶宫依山而建,为茅山三宫五观之首。整体建筑坐北朝南, 东西对称,依山借势,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自南至北,层层而上。1982年开始,经不断建设发展,现形成以灵官殿、藏经楼、宗师殿、坎离宫、太元宝殿、二圣殿等六大殿堂为主要结构的规模建筑群。 </div> 殿宇为四进。一进为灵官殿。 二进为藏经楼。 藏经楼后是太元宝殿广场。这里香火常年不断。 东侧是太岁殿。 西侧是财神殿。 三进为太元宝殿。面阔三大间,进深四楹多,面积200余平方米,九霄宫主体建筑,为道士早晚诵经及举行各种日常宗教活动场所。 大殿正中神台之上三茅真君紫缎披肩,茅盈居中,怀抱如意,茅固、茅衷手执玉圭,拱手两侧。<br>茅氏三兄弟为陕西咸阳人,西汉年间来到茅山,建茅庵,潜心修道,采集草药,炼丹制药,为民治病,广结善缘,后功德圆满,而得道成仙。 殿后登上岱顶,一高台上矗有石坊。上书“三天门”,又名“飞升台”,相传三茅兄弟得道成“仙”飞升之处。1980年5月20日恢复。石坊两侧石刻“修真句曲三峰顶,得道华阳八洞天”,为已故全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所书楹联。此处即大茅峰最高点,标高372.5米。 <div>“三天门”台高2米,台面9米见方,青石筑砌,周围有白色石栏。</div> 台壁刻有八仙图,间以太极八卦图案。栏杆上还镂刻有“在家不孝双父母,何必灵山见世尊”碑文,表达了道教注重孝道的思想。 “三天门”另一侧书为“飞升台”。楹联为:“茅君跨鹤飞升去,羽士进表登台来”。由句曲山人撰,香港李文耀书。 二圣殿。专祀三茅真君父母。 二圣殿的两旁,各建有仿古的楼阁,东边辟为道舍和客堂。 西边取名“怡云楼”。楼内珍藏有宋徽宗赐给茅山上清派第25代宗师刘琨康的八件珍宝中的“镇山四宝”,分别是:玉印、玉圭、玉符、哈砚。 闲适微风,漫步云端,此刻我也做回“神仙”。 广场墙外有一养龙池。大旱不涸,为“神龙所都”。 婆婆留影。 我和公公。 来到元符万宁宫(印宫)。映入眼帘的是山门牌楼,牌楼柱东有联,为现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撰书:“星应斗牛,山接昆仑,襟太湖带长江,自然钟秀结地肺;秦汉神仙,梁唐相师,垂科教广玄化,上清经箓出句曲”。山门扁额为康有为“众妙之门“;西侧联为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任法融道长书:“道教渊源犹如云挂山头,行至山头云更远;玄门奥义恰似月映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门头匾额为“紫气东来”。 <div>元符万宁宫位于茅山积金峰南麓,始建于南朝梁代,初名“潜神庵”;梁代天监年间(503-519),陶弘景曾结庐于此在“龙池”旁修炼。北宋为茅山上清派第25代宗师刘混康修炼之地,元祐年(1086),哲宗皇帝母后误吞尖针于喉中,御医束手无策,道士刘混康用茅山道教的符录和丹药治好了母后,哲宗大悦,赐茅山八件珍宝,赐名刘混康为“洞天通妙法师”。绍圣四年(1098)始建“元符观”,九年后建成,徽宗赐额“元符万宁宫”,并令江宁府发兵200人,供元符宫及崇禧观巡逻洒扫。</div><div>哲宗赐茅山八件珍宝中,有一枚刻有篆体阳文“九老仙都君印”字样的玉印,据传为“和氏壁”一部分刻制,有“夜食四两朱砂,日盖千张君印”之说。传说,明洪武年间,玉印被收至皇宫,欲改制成“奉天承运文宝”的皇帝玉玺,但三刻三试,印迹仍是“九老仙都君印”。明太祖无奈,只得于洪武十三年(1380)送还茅山。</div><div>因宋哲宗赐给茅山八宝之一的玉印放在宫中。后来,每逢茅山香期庙会,前来朝圣进香的善男信女们,都要到元符宫请道士在其香袋或腰带上盖一颗“九老仙都君印”,意即能消灾进寿,遇难呈祥。久而久之,元符宫又称为“印宫”。</div><div>宫内有 “天下第一”老子神像坐落于此。这里也是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祈福法会的会场。</div> <div>印宫共有四层广场。第一层为睹星门广场。睹星门,亦称石牌坊。原是印宫内道士们观星望气之处,始建于宋代,毁于清代,现存建筑1987年重建。睹星门为一石砌牌坊,宽21.8米,正门额“睹星门”三个红字,原为元末上清46代宗师天王符所书;四根石柱柱顶雕刻青石云头盘龙柱,中间两根高7.5米,为宋代原雕,两侧为元代石雕。<br></div> 睹星门左右石壁上刻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八个一米见方正楷大字,为清代书法家王澍于雍正六年(1723)所书。福地是人间,相传摸“福”,能把福气带回家。 妈妈摸福、寻福、祈福。 洞天是仙境。完美世界的第八洞天代表天赋异禀,属于绝世天才的类型。茅山,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誉。 过睹星门,拾阶而上为灵官殿。 殿额石上书刻“敕赐元符万宁宫”七字,门前两侧各置石狮一尊,左雌右雄,虽残缺不全,但极古朴自然。 灵官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正中供奉王灵官塑像。王灵官,本名王恶,后因萨祖师改名王善,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道教有五百灵官的说法,王灵官是五百灵官之首,称号为“都天大灵官“。<br>殿中供奉着一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脚踏风火轮,左执金印,右举金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官,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王灵官面对山门,额上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因此道教徒到宫观,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民间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以表达对这位道教护法神灵的崇敬。王灵官塑像东西分别供奉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塑像,近殿门左右祀青龙、白虎两神塑像。 殿之四周供奉道教所信奉的六十星宿神塑像,像高 2 米多,均为坐式,有文、有武、有喜、有怒、有观、有望、有思、有想,尊尊形态不同,个个神情各异,皆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每位神像手中均持一物,或刀、或枪、或剑、或琴、或镜、或宝、或笔……这些法特都是每位本命星宿神历史地位及其法力的象征。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佛教,是一个崇拜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 背面是观音大士菩萨。道教、佛教、儒家文化合一,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认同。 出灵官殿后门为万寿台,古称彰台。台以青石砌筑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中路未设上下台阶,台阶而从东南角上至西北角下,因原为宋元时传为帝王和太后启建“金箓道场”拜章上表之圣地,故中路不设台阶,意即中路只有皇帝才能行走,其它臣民只能从两侧行走。台上正中建造石坊一座,曰“三天门”,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年间,明清两代多有修缮,现存绝大部分构件系明代所刻,门高6米,宽2米,正面横额镌刻“三天门”,为明嘉靖年间所刻。门头以上四层石雕,两旁石柱高 6.5米,分5级。两侧石柱石刻对联云:“仙乐彻九霄,祝一人之有庆;天香招五鹤,祈四海之同春”。 “三天门”背面横额上刻“万寿台”三字,左右石柱石刻对联曰:“翠岳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整个台坊建筑浑然一体,雕工精细,古朴大方,是茅山历史上重要的道教建筑物之一。据出土石碑资料记载,创建于南宋理宗时期(1225 - 1264 ),明代代嘉靖年间(1522 - 1566)与清代乾隆十年(1745)及乾隆十七年((1752)均有重修;抗日战争及十年浩动期间皆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存建筑为1992年间,茅山道院在马来西亚茅山教五馆总坛李天师等海外茅山派弟子的捐助下重新修建。 “三天门”后拾级而上,有勉斋道院等建筑。 东西两侧各钟亭和鼓亭。 婆婆留影。 山天门后山腰上矗立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坐像。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div>《史记》等记载老子是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br>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div><div>东汉末年称为张天师的张道陵,因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将其《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div><div>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例如,《老子·五十八章》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福”和“祸”可以统一在同一事物中,它们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从哲学上考虑,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从生活学上考虑,是没有绝对的失败。反映出道家哲学中的辩证主义思想。<br>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div><div><div><div>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道祖老君的圣诞日,为国际道教节。<br></div></div></div> 我和妈妈。下三天门,上越四十九级石阶到达太极广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太极池。池底为黑白阴阳鱼构成的太极图。 我们在太极广场。 <div>过太极池,迎面是九龙御道,九龙图上方为赵朴初先生所题“道法自然”四个大字,赫然醒目。《周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教认为“道”涵阴阳,是阴阳二气的中和、平衡与统一。“道”分而为阴阳,阴阳冲和之气,生成万物。阴阳二鱼目为白黑二只硕大的石球,石球在眼窝喷泉水流作用力下滚动,栩栩如生,实物演示了老子“天下其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的思想。</div> 继续攀登。神台底层拱形门头“老君殿”三个大字跃入眼帘,两边楹联颇有气势:“峰苍翠隐太极,一篇道德藏玄机”。 神台底层内景。内奉老子神像制作样本,四周绘以神仙壁画。 出神台,沿两侧石阶攀登,即达圣像底坐神台。神台建筑呈八角形,暗合道教八卦,高五米。 广场上老子像身后贴山壁建有120米东西文化长廊。长廊分彩绘、石刻、壁画、板雕四个部分。彩绘部分为“许谧修道图”,生动地描绘了茅山道教上清派第三代宗教师许谧入道、学道、访道、问道、征道、得道、了道、成道的故事。<div>石刻部分陈列着茅山道教文化碑刻。茅山道教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荟萃,高道流羽云集,香客游人不绝。这里陈列有陶弘景、王安石、苏东坡、顾况、梁武帝、唐伯虎、郑板桥等诗词笔迹,十分珍贵。</div><div>壁画部分是二十四孝图。在中国,儒教、道教、佛教相互兼收并蓄,二十四孝图中有不少幅讲的就是道教故事。</div><div>板雕部分则是老子《道德经》81章全文,图文并茂,分外庄严凝重,耐人寻味。</div>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座落于当年新四军浴血奋战的茅山北麓、望母山山巅之上,由镇江市全体党员交纳特别党费,于1995年9月1日建成。纪念碑宽6米,高36米,碑名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后刻有114字纪念碑文。纪念碑须弥座高3.13米,寓指镇江市全体党员31.3万人;碑身28米,寓指新四军一、二支队来自南方八省;碑前317级16米台阶,每组50级,寓指抗战胜利50周年;6组台阶寓指6月,最后17级寓指17日,即指韦岗战斗胜利纪念日(1938年6月17日)。<div>可惜维修闭园,未能入内。公公只得在门隙间拍得一张照片。</div> 这里有着“碑下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世界一绝奇观。这一奇观于1997年春发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4月,该奇观成功申报认定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在纪念碑广场边上竖有石碑。<div>相传,当年有位新四军小号手牺牲于此。现在,他每听见鞭炮声以为是枪声,便显灵吹起冲锋号。但口耳相传的故事,背后总有其科学原理。风景区也请了很多专家来研究此种现象,有解释说与纪念碑前317级台阶有关;还有解释说是与纪念碑所在望母山结构有关;再有解释说是因地磁场作用,枪炮一响,就会再现当年的军号声;而都没有确凿的证据。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是回声的原因,但具体的原理至今是个谜。</div>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原名“新四军茅山抗日斗争历史陈列馆”,距离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约300米,1985年9月落成开馆。<div>纪念馆占地面积为16.3万平万米,分展览区和纪念碑瞻仰区。新馆为两层方形建筑,门楼为茅山三峰造型,馆名由江泽民同志题写。展览区包括基本陈列和“将帅馆”、“英烈馆”三个专题陈列,一个临时展览厅。展厅建筑总面积11500多平万米。</div> 群雕塑像前留影。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西起宁芜,东至淞沪,南抵天目山麓,包括今江苏南部、上海郊县和皖南、浙西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敌后最早创建的一块重要根据地。<div>当年,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陈毅、粟裕、张鼎丞、谭震林等率领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发展和巩固了苏南抗日根据地。在八年抗战烽火岁月里,苏南新四军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创造性地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根据地建设,经过艰苦卓绝、错综复杂的斗争,与全国人民一道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div> 基本陈列分为:“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坚持”、“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胜利”五大部分。展出各种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2000余件,以不同形式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陈毅、粟裕、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 1938年6月21日,陈毅(1901-1972,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曾任新四军军长)得知韦岗伏击战的捷报,兴奋不已,当即作诗曰:“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这首诗作脍炙人口,被誉为“东进江南第一歌”,经常被引用和吟诵。 <div>“将帅馆”展览面积为2800余平方米。集中展出了在苏南敌后抗战中建立卓越功勋的陈毅、粟裕、叶飞等高级将领,以及谭震林、张鼎丞、罗炳辉、曾山、邓子恢、陈丕显等部分高级干部的主要生平业绩。展出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1500余件。</div> “英烈馆”展览面积为200余平方米,展览分为血染疆场、以身殉职、英勇就义等部分,选取156件珍贵文物进行展示。 新四军使用的手枪。 展馆还有声、光、电等沉浸式展示,调动参与性和互动性。 我和妈妈。缅怀英雄们浴血奋战,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 午间寻得“新坊老鹅一店”就餐。 一席农家菜。以传统方法养殖的禽畜、种植的蔬菜以及当地特产烹制的佳肴菜式,口味醇香独特。 硕大一盆红烧茅山老鹅。以当地草鹅为原料,肉质鲜嫩,回味绵长。 <div>镇江,是个有山有水有故事、好吃好玩好心情的地方,什么时候能再来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