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极好的一生——读《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墨余

<p class="ql-block">1951年4月29日,维特根斯坦在英国剑桥郡好友家中去世,临终的遗言是:</p><p class="ql-block">“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在这句话中,能够听出来的无疑是平静、超脱和卸掉重负的满足。接下来的疑问是:维先生这是发自肺腑的感恩,还是面对死神时言不由衷的自我安慰?</p><p class="ql-block">依照世俗的标准,维特根斯坦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选之子,仅凭其丰富多彩的生平,就足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但我们知道,他的一生说不上悲惨,却也很难跟人们通常理解的幸福挂上钩。他这一生,放弃了巨量的遗产又始终处于经济上的困顿,感情上纠结于双性恋的泥淖导致一辈子无婚无育,学术上固然创出了惊世骇俗的理论,但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懂他。他甚至不能胜任一个普通的教师职位,在颠簸中零碎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p><p class="ql-block">所有这一切,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极好的一生”。那么,是什么让他给了自己一个这样的评价?</p><p class="ql-block">我想,回到本书的书名,可能会提供一些灵感。</p><p class="ql-block">书名最大的亮点,在于“之为”二字。按照原文直译为天才的责任当然并不算错,但是,译者是懂维特根斯坦的,他知道,简单地将责任当成天才的附属物,尤其是面对像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天才,至少是对他品性中最可贵的东西的忽视。而“之为”二字,突出了“天才”与“责任”的共生关系。责任是天才的固有属性,是天才们发自内心的行为冲动,或许,更可以说是天才之为天才最重要的标志。</p><p class="ql-block">维特根斯坦一生就是在这样的责任驱使下进行他的思考和研究的。他甚至感觉不到这种责任,更没有向外人表白过。责任内生于他的本心,成为了其“之为”天才的宿命。</p><p class="ql-block">维特根斯坦一生都在践行着责任发出的指令,在他眼里,这已经超越了责任的范畴,更愿意理解为命运的力量。读者可以感觉到那种挣脱不开的无力感,甚至可以认为是某种生理上的缺陷——这个家族广泛存在的基因缺陷。维特根斯坦一辈子抗拒了许多东西,但他并不在意,因为那全是来自外界无谓的干扰,他不在意,因为与己无关。但他不想抗拒来自自身的哪怕是并不健康的命运驱使。他终身没有违背这个没有经过宣示的诺言。</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他“极好的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