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枣树

风吹百合

<p class="ql-block">  门前有一棵桂花树,每年秋季,清风醉人拂杨柳,缕缕幽香伴入眠。本不喜欢秋天的落寞萧瑟,而这缥缈的气息却让我爱上了秋。</p><p class="ql-block"> 一日猛然发现,树上鹅黄朵朵、碎碎如絮竟然四季长挂枝头,唯独秋天香气沁脾。寻香索迹 ,才发觉隔壁门前也有一棵桂花树,香源于此。让我不由想起鲁迅先生那句“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曾有人问我这是不是病句?是不是废话?关于这种写法的用意各大名家各有说辞,都在揣度作者当时的想法罢了。而此时突然似有所悟:门前的月桂微香但长情,四季守望,淡雅而内敛;隔壁的丹桂唯有秋季才满树金翠,清香四溢,热烈张扬。孰优孰劣难以定夺,全凭观者喜好与心境,不过世人大都倾心于热烈奔放又艳丽妩媚者。而于我,既喜欢昙花一现又钟情悠远绵长。既然各有千秋又无法融会贯通,各自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内心也便释然。亦如世上人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相对谁而言;世间事无所谓对与错,人性使然。</p><p class="ql-block"> 两棵枣树的意蕴远不止于此,如何解读但凭读者内心的赋予罢了。还记得曾有人说学中文的人总喜欢多愁善感、无病呻吟,为此曾厌恶自己的专业,甚至厌恶自己。行走半生,起起伏伏,也许活得没他人通透洒脱,但却几十年敏锐地感知一切外物,与山河共愤,与日月同悲。每一个晨昏,每一幕日落,每一朵春花,每一片落叶,每一滴冬雨飘落,每一寸泥土气息都能触摸到灵魂深处。今天抽身于琐碎诉诸笔端,让我感知我还活着。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p><p class="ql-block"> 你有你硕果盈枝的枣树,我有我风中飘零的枣树。</p><p class="ql-block"> 缠绵病榻月余,用刷剧舒缓疼痛与焦灼,情不自禁刷的都是二十年前的老剧。冷饭热炒、旧事重提,原来我一直沉湎于过去。却不曾想与当年却有截然不同之感:当年愤愤然而今却淡然漠然,当年热血沸腾而今却冷眼睥睨,当年泪雨滂沱而今却无语凝噎。我想,这便是岁月的痕迹吧,内心即便仍有丝丝涟漪却能做到波澜不惊。就像初中、高中、大学、而今读《红楼》一样,越读越凝重,越读越无言,原来多愁善感与专业并无干系。</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曾写下一篇小文《四十应不惑》,引起诸多共鸣。印象最深的是大学同宿舍的姐妹说“你写出了我心里想说却不知道怎样写出来的一切”。回头再读却是无病时的呻吟。有病时却从不呻吟,家人说术后的我像一只安静的小猫。刀刀锥心却能悄然无息,是生活教会了我隐忍。</p><p class="ql-block"> 这大抵也是“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吧。</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的今天,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躲进了自己寻找的避风港,给漂泊的心一个归宿,也为自己的生活画上了一道壁垒。记得那天紧张得瑟瑟发抖,无法行走,紧紧挽住他的手臂,像倚靠着一棵大树——我心中的月桂。漂泊异乡二十余载,似乎一直试图寻找着依靠,历经无常才真正懂得: 别人的屋檐再大不如自己有一把伞。自身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p><p class="ql-block">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