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崆峒山的游玩,适逢平凉运输公司加班加点输送旅客,太好了,我们正好时间富裕,顺便搭乘到庆阳的中巴,到庆阳过中秋。 </p><p class="ql-block"> 三个小时便到了庆阳,安顿好酒店我们就找了一川菜馆,要了酒、菜,摆上月饼,打开手机来了个四面八方共邀明月,举杯同庆,共度中秋佳节!</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大早,便来到“周祖广场”。厚厚的晨雾蒙住了高大威武的周祖——不窋(bu.zhu 竹音)的雕像。</p><p class="ql-block"> 夏朝时期处在原始的先民们一直在渭河、泾河一带生存,住地坑,围猎。</p><p class="ql-block"> 夏朝末年主管农业的姬姓周人受到排挤,不窋的父辈带领周人向北广袤无垠的台塬迁徙,到达今天的庆阳市庆城县的地方落脚,不窋子承父业,依然主管农业。</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的很长一段时间,不窋(读“竹”)带领周人弃土坑住窑洞,种植种粮,养殖家禽,人类向文明走了一大步,他深受到族人的爱戴,也为日后的周文王、周武王的出现打下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那里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不窋(读竹)去世后,葬他在庆城,人们敬他为周先祖,现在那里是“周祖陵”。</p><p class="ql-block"> 那里非常值得去,那里有庙宇、广场、周祖博物馆,有中国农耕博物馆,还有南梁革命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可惜我们了解的太晚了,没有安排去那里的行程,日后有机会一定去那里。</p> <p class="ql-block">周祖广场的美丽香包。</p> <p class="ql-block"> 巨型雕像基座四个角各有一处台阶,每个台阶两侧装有精美的汉白玉雕花,讲述了远古先民们刀耕火种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砍树火种</p> <p class="ql-block">剟挖整地</p> <p class="ql-block">牛耕图</p> <p class="ql-block">扎眼散种</p> <p class="ql-block">收稼运穑</p> <p class="ql-block">打碾脱粒</p> <p class="ql-block">加工粒食</p> <p class="ql-block">煮蒸粒食</p> <p class="ql-block">雕刻精美的汉白玉围栏。</p> <p class="ql-block"> 庆阳市庆城县周祖陵——中国农业的先祖。</p> <p class="ql-block">庆城古城——有12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周祖陵就在老城</p> <p class="ql-block"> 这次旅行由于先去了平凉的崆峒山,和庆阳市博物馆,在市内走走看看,已经没有时间去到周祖陵那里去参观,南梁革命纪念馆、还有一个重要的景点庆城县的庆城老城也留在明年再次北上。</p> <p class="ql-block"> 庆阳博物馆是这次的目的地,周祖广场一掠而过,我们直奔庆阳博物馆,那里聚集了来参观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庆阳市区原来叫西峰县,庆城县原来叫庆阳县。</p><p class="ql-block"> 当时成立庆阳市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发展,市政府设在了现在的庆阳市西峰区,原来的庆阳县改为庆城县。</p><p class="ql-block"> 所以,你说到庆阳,别人会追问一句——“你到底是去西峰还是去庆城?”。</p><p class="ql-block"> 难怪老是在城西客运站看见长途车标有“西安——西峰”、“西安——庆城”字样。</p> <p class="ql-block">出土于庆阳的恐龙化石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里讲解的小小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 琳琅满目的文物,每一件都携带者历史过往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地理学上有一个叫“董志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董志塬”是解放后国土局以董志镇为中心、土壤最厚、最平坦为范围划分命名的台塬。</p><p class="ql-block"> 庆阳的西峰区、宁县、合水县和庆城县的24个乡镇都属于“董志塬”</p><p class="ql-block"> “董志塬”属黄土高原、陇东高原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董志塬是庆阳市第一大塬也是黄土高原最大的一块塬面,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塬”。</p><p class="ql-block"> 董志塬是汉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先周时期周祖公刘在此“教民稼穑”。</p><p class="ql-block"> 董志塬是庆阳市的主要农业区,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和油料等。</p><p class="ql-block"> 董志塬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古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之说。</p> <p class="ql-block"> 北石窟寺与甘肃省平凉地区泾川县南石窟寺同时代开凿,南北辉映,直线相距为45千米,故此石窟称北石窟寺。</p><p class="ql-block"> 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清数代增修扩建,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窟群面积7500平方米,窟区总面积1.7万平方米,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尊,碑刻题记150余方。文物大多保存完整,内容丰富,是世界石窟艺术的珍品,被誉为“甘肃四大石窟”之一。</p><p class="ql-block"> 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即公元509年,和南石窟寺同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了南北两个石窟。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一处较大规模的石窟群。是丝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1959年被重新发现。1961年以后,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多次对石窟进行勘察、测绘和清理,1986年编辑出版《庆阳北石窟寺》一书。</p><p class="ql-block"> 北石窟寺自重新被发现以来,政府多次拨款进行加固和维修,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造像的进一步风化。在加强管理和保护的同时,展开了对北石窟寺的深入研究。1963年,成立了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光塔影,庆阳古塔。</p> <p class="ql-block"> 八卦寺塔</p><p class="ql-block">合水县太白镇八卦寺村内。(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寺毁仅存三座塔。三塔相距十余米,并排建在碾沟川西岸山麓下的坡地上。通体砖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和正方形,九层,高约11到12米,各层有砖檐,檐下有仿木斗拱,并施以简瓦。</p> <p class="ql-block">白马造象塔(花池县白马乡柴砭村东南500米,宋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六角形楼阁式石塔,现存七层,残高五米,全部有红砂石雕出仿木构塔檐,额枋、斗拱等。全塔共雕刻佛像40身。塔身已有裂纹,1到3层佛像有损坏。2009年维修。</p> <p class="ql-block">肖金塔(西峰区肖金镇南街 宋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金城寺塔。八角楼阁式空心砖塔。现存六层,高20米,顶部残。第一层塔门向东,以上各层四面交错劈拱门。塔身外部砖雕仿木构门窗、柱、额枋。塔檐、平座,斗拱等。</p> <p class="ql-block"> 湘乐砖塔</p><p class="ql-block"> 湘乐砖塔(宁县香乐镇南街 宋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角形,边长六米,共七层,通高22米。第一层南面辟卷门,北开神龛,檐下施斗拱及替木,二、三层施平座,塔身隔层间隔一面设真门或砖雕假门与直棂窗。</p> <p class="ql-block"> 塔尔湾造像塔。</p><p class="ql-block">造像塔(合水县太白镇塔尔湾村东南一公里 北宋 全国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八角13层密檐石塔,通高12米,无基座。 第一层高两米,底边每边是1.4米,第二层以上层层递减,二、四层南面各设假门一个。各层刻出转角斗拱、檐枋、瓦垄等,塔顶为石刻刹柱,上置珠宝。塔体每层各面正中浮雕像五组,每组造像13到15尊,共六千零八尊。内容多为佛说法图。另令雕众罗汉像。</p><p class="ql-block"> 现搬至陇东石刻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凝寿塔</p><p class="ql-block">凝寿塔(宁县中村乡镇平村北500米 五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阁式砖塔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七米,共五层,通高19米。第一层南面辟门,檐部施斗拱,每面两朵,拱眼壁雕有牡丹、莲花、菊花和卍字图案。</p> <p class="ql-block">塔尔庄塔</p><p class="ql-block"> 塔儿庄(宁县罗山府核核桃树湾村南500米 五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阁式砖塔,平面呈正方形,底边3.5米。共三层通高11米。第一层正南面辟券门,高2.2米,宽0.96米。进深2.9米,第二层四面均有砖雕假门和窗,每面施斗拱两朵,第三层南、北均辟真门,四周有砖砌栏杆。施平座,并雕有花卉及动物图案。檐上方椽铺以瓦龙垄。</p> <p class="ql-block"> 脚扎川万佛塔</p><p class="ql-block"> 脚扎穿万佛塔(华池县紫坊畔乡脚扎川村西 宋代 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八角形楼阁式石塔,由红砂岩凿砌而成,现存九层,残高八米。各层均叠涩出塔檐。塔身共雕坐佛600余身。大部分仅存仅留残迹,3到7层佛像头部均残。</p> <p class="ql-block">环线县</p><p class="ql-block"> 塔县塔(环线县城北关 宋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角五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22米,第一层塔门向阳,面阔3.13米。以上各层四面交错辟门,塔身外壁砖雕仿木结构门窗柱,柱、额枋、斗拱平座及门房檐。</p><p class="ql-block"> 这是庆阳市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塔。</p> <p class="ql-block"> 双塔寺造像塔</p><p class="ql-block"> 双塔寺造像塔(华池县林镇乡豹子川大台村东 宋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寺院,因双塔得名,现已毁。现存岩砂岩雕刻塔两座,其一平面为八角形,11层,通高12米,每一层雕像雕,第一层雕佛像400余身,全塔共雕佛像3500余身,多为佛说法图和供养人。另一塔形制与上述塔相同,残高11米,全他刻有佛像6o0身,头部多被毁。</p><p class="ql-block"> 现已搬迁复原于华池县东塔山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 东华池塔</p><p class="ql-block">东华池塔(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 北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26米,第一层塔身南面辟门,以上各层正面均辟拱门。其余四面设假门,门和假门的位置交错,塔身外部砖雕仿木构门窗、柱,额枋、塔檐、平座、斗拱等。</p><p class="ql-block"> 据塔上三、四层镶砖碑知,塔建于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秋。</p> <p class="ql-block">鎏金溢彩,明清时期。</p> <p class="ql-block">庆阳市区原来叫西峰县,庆城县原来叫庆阳县。</p><p class="ql-block"> 当时成立庆阳市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发展,市政府设在了现在的庆阳市西峰区,原来的庆阳县改为庆城县。</p><p class="ql-block"> 所以,你说到庆阳,别人会追问一句——“你到底是去西峰还是去庆城?”。</p><p class="ql-block"> 难怪老是在城西客运站看见长途车标有“西安——西峰”、“西安——庆城”字样。</p> <p class="ql-block"> 看不完、品不够,储备的知识要信息交流,有输入有输出,不知不觉中好几个小时过去了,看完之后最后结论我们知道的太少太少了,好看、好玩,不虚此行,下次还来。</p> <p class="ql-block">中秋佳节。</p> <p class="ql-block">明月、红烧芋头、蚂蚁爬树、月饼、酒、孩子们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庆阳最有名的“下庄”羊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