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城北区儿童阅读推广团队好书推介第四十九期</p><p class="ql-block"> 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p> <p class="ql-block">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育人三部曲》的第一部,全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快乐学校”,二是儿童时代。前者是入学前一年的学校生活的记录,后者是小学阶段的记录。而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学生。</p>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卓越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开始投身教育工作,作为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而辉煌,他的教育理念昭示后人,教育理论工作者应矢志不渝地钻研教育理论问题的探索,要深入到教育实践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不唯上,不唯书,不人云亦云,真正的教育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机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的人,对于他的教育故事,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的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么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带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是意味深长的。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他谈论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繁琐的理论,只有温和的话语和天才的思想,丰富着我们的心灵,如同聆听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p>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孩子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p> <p class="ql-block"> 作者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了解孩子,爱孩子,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最基本的素质。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一种自然的感情,我比较反感的是有其他人打着"师德”的旗号强迫教师爱孩子,这种“爱”可能在实践中会走形、会变味。在作者看来,爱孩子就是“要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作者认为:“我坚信确实有那么一些精神品质,一个人缺少了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其中首要的就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p> <p class="ql-block"> 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快乐学校”,二是儿童时代。前者是入学前一年的学校生活的记录,后者是小学阶段的记录。而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学生。学校所在的小区有31名6岁的孩子,这些孩子很多都经历过各种不幸,特别是战争带来的家庭痛苦。有的孩子的父亲在战争中牺牲了,有的孩子的家长在战后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一些家庭夫妻离异便将孩子交给了老人,真正幸福和谐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少之又少。面对这些身心“支离破碎”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创办了“快乐学校”,从学生的身体健康、精神培养、艺术培养、阅读培养等各个层面“综合开战”,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p> <p class="ql-block"> 教师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事业,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知道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感,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欢笑,“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是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应该身体力行,用爱心感染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将会达到圆满,师生之间将会达到互敬互爱。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对孩子做到有耐心,耐心的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要用爱心打开了孩子情感世界的第一扇窗,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p><p class="ql-block"> 所以,每天我要用爱拨动孩子们心灵的七弦琴,用心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稚嫩的声音,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中发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