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钱江潮,壮观天下无 — 浙江博物馆之江馆打卡——杭师大附属益农小学五(1)中队队员李玥晗十一出行

何春英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位于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展陈面积32012平方米,建筑高度59.9米,地上八层,地下二层,是之江文化中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建筑,也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p> <p class="ql-block">  进入之江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忽明忽暗的圆形窗架结构,简洁大气,气宇不凡。</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厅非常空旷,十一国庆场馆用了喜度国庆 迎亚运的红色为背景作为节日宣传色。也代表了欢庆国庆🇨🇳,中国红,喜气洋洋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之江馆,有18个陈列馆。 </p><p class="ql-block"> 一楼二楼是浙江通史陈列,名字叫《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三个陈列馆,一楼还有一个临展厅。</p><p class="ql-block"> 三楼,有5个浙江文化专题陈列,青瓷文化馆、民俗文化馆、名人文化馆、海洋文化馆、数字展览馆、宋韵文化馆。</p><p class="ql-block"> 四楼,绘画大系馆,书画文脉馆,富春山居馆,古琴艺术馆。</p><p class="ql-block"> 负一楼,人文探索体验馆,十大镇宝之馆探索与体验。</p> <p class="ql-block">  浙江一万年主题以时序为脉络,呈现浙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遗存和文明印记。一万年的上山,稻作起源;五千年的良渚,文明璀璨;两千年古越,精耕勤战;一千年两宋,东南乐土;一百年红船,开天辟地。一代代浙江人继承弘扬历史积淀的“浙江精神”,谱写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绚丽的“越地篇章”。</p> <p class="ql-block"> 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百万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生意繁衍。距今一万年起,上山、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崧泽、良渚、好川、钱山漾、广富林等考古学文化,构成了浙江地区史前时期绵延不绝。交融多元的文化请系。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经济,从平等族群到复杂社会,浙江成为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最璀璨的一颗。</p> <p class="ql-block"> 浙江史前文化始于距今约11000 年的上山文化。它与之后的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崧泽、良渚、好川、钱山漾、广富林等文化一起共同构建了浙江多姿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并以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和领先世界的众多发明,书写下人类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距今约11000-8000年我们的先辈就会耕种稻谷,制作彩陶,先辈们有着杰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身居古城 ,却心系天下 </p><p class="ql-block"> 身佩玉器 ,却渴望图腾</p><p class="ql-block"> 安居乐业, 却惨遭劫难</p><p class="ql-block"> 崇拜神灵 ,却全城殉葬</p><p class="ql-block"> 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你把新石器时代和史前文化,重新推到了世界的面前 这就是——良渚,一片江南水乡红花金谷的绿洲,一座沉睡了5000年的神秘古城。</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 河姆渡文化— —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良渚文化——玉琮王 ,良渚文化——玉壁,</p> <p class="ql-block">  古越春秋,夏商周时期的浙江,当黄河流域先后历经夏、商、 周三个朝代的同期,浙江地区活跃 着号称“先禹之苗裔”的於越人。</p><p class="ql-block"> 他们水行而山处,善操舟楫,性情质朴又悍勇,有着精勤耕战的传统。於越先民开拓创新、敢于拼搏 的精神,激励、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代代后人。</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战国伎乐铜房屋</p> <p class="ql-block">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运用了裸眼3D技术进行了展示和说明;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p><p class="ql-block">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的主人正是越王勾践的儿子,剑柄刻了他的名字,者[zhū]旨[jī]→越王的氏、於[yú]睗[shì]→越王的名,经各方考证已经确认,越王者旨於睗就是《史记》记载的越王勾践之子鼫[shí]与。</p> <p class="ql-block">  五代十国吴越国镀金银阿育王塔 </p><p class="ql-block"> 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纯银锤打,全塔铆接焊接 。方形塔由底座、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 。这座塔是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五代吴越最后一位君主钱俶开始建造雷峰塔时专门为雷峰塔建造的 。银塔是用凤安的“佛髻发”金棺建造的 。金棺银塔的意义等同于金棺银奁,是埋葬舍利子的更高标准</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五代十国吴越国镀金银阿育王塔</p> <p class="ql-block"> 保国寺——北宋崇宁二年(1103),官方颁布建筑技术规范《营造法式》,该书借鉴了江南地区的建筑技术经验。宁波保国寺大殿建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比《营造法式》早90年。本次陈列设置宁波保国寺大殿大小两套模型,结合触摸一体机互动展示方式,充分展示其厅堂式构架、用材制度、拼合瓜棱柱等。</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 北宋泥塑观音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