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革命历史 缅怀沈毅烈士

郭建华(泰州)

<p class="ql-block">“吃水不忘挖井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传统的中秋节、祖国成立74周年国庆节来临之际,也迎来了中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清晨,我利用晨练的机会,跑步5公里来到风景如画的南官河泰州北段,景仰泰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和沈毅就义处,铭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泰州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原址在泰山公园内,建有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桥、烈士纪念坊、革命烈士祠、烈士纪念碑亭;在西门桥西南侧建有烈士陵墓。是纪念为革命牺牲的泰州市和原泰县、泰兴、靖江、兴化、江都、高邮、宝应、仪征、六合9县1万多名革命烈士的地方。记着1963年、1964年我在苏陈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每到清明前夕,苏陈小学都组织小学生跑行10公里,来到革命烈士祠祭扫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礼。对有关沈毅、鲍钢等烈士的故事深深地烙在脑海中。2004年,泰山公园扩建,烈士陵园移址至西门桥的烈士陵园(原墓区)。</p> <p class="ql-block">泰州是一座红色名城、革命老区,1951年在西门桥畔建立烈士陵园,是江苏省最早的烈士纪念场所。2007年2月,地级泰州市启动了烈士陵园的改扩建工程。陵园由泰山公园迁至烈士陵园重建,一期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2011年1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改扩建后的烈士陵园,主要建有:纪念塔广场、纪念塔、烈士名单墙、烈士墓区、烈士陈列馆等,其中,纪念塔广场面积3200平方米,塔高36米,正面“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为陈毅元帅亲题。烈士陈列馆陈展面积达7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在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日子里,将迎来2023年9月30日第十个中国烈士纪念日。烈士陵园四周栽植有雪松、龙柏及其他花木,葱茏苍劲、四季常青、庄严肃重,“铭记”石刻迎门而立,四周大道上红旗飘扬,“缅怀先烈 秉承遗志 知重负重 唯实唯勤”“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报效祖国 砥砺前行”“赓续红色基因血脉 凝聚磅礴奋进力量”四幅横幅分布在烈士纪念塔广场东西两侧。市级党政纪念日活动将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忠魂不泯,英雄犹在。2019年,为更好地纪念5位牺牲在泰州地区的全国著名抗日英烈陈中柱、徐克强、严昌荣、朱廉贻、阮朝兴,陵园烈士纪念塔东侧新建“著名抗日英烈纪念园”,园中烈士铜像均与真人同比例,形象逼真,以“一人一景一故事”再现了抗日英烈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对面的烈士墙上,以庄重的黑色大理石饰面,密密麻麻铭刻着1982年前登记的泰州市所属泰兴、泰县、兴化、靖江、海陵、高港的革命烈士英名录。在泰县的英名录中,我特地留意苏陈籍的革命烈士英名,向他们及所有的烈士致敬。</p><p class="ql-block">苏陈籍烈士英名录:</p><p class="ql-block">陈荣寿、柳季森(苏陈),刘长银、王殿喜、尹徐裕(西石羊),贾来宝、朱康金(东石羊),陈培山、陈永龙(双岸),陈桂根(镇东),沈押发(北庄),郭余才、陈顺山、陈永林、仲五林(张家院),窦英松、僧继传(俗名窦蛇根,双虹),苗玉文、窦洪银(百里),朱森元(院庄),申祖德(夏棋),陈永年、唐俊元(三舍),韩银山、王万才、彭德圣(西查),王有龙、王宋仁(东查),夏寿福(小冯甸),刘步余(三窦),王晓居、纪桂锦、僧悟知(十里铺)。</p><p class="ql-block">注:另有郭祥(抗大政治部干部,大冯甸),柳成祥(志愿军副排长,徐庄),申长广(志愿军班长,双岸),燕秀林(空军飞行员,张家院)烈士经笔者搜集资料证实为革命烈士,载入《苏陈镇志》烈士英名录。</p><p class="ql-block">泰州革命历史及烈士事迹陈列馆陈展面积达7000平方米,(2年前调查申长广烈士资料时曾瞻仰)布展以时间为顺序,以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革命烈士为重点,重点介绍了江浙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建立、红十四军在泰州、陈毅在泰州的统战工作、黄桥战役、苏中七战七捷、中安轮事件、人民海军诞生和渡江战役等在泰州革命史有影响的重要事件,系统展示了中共江浙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创始人沈毅、“苏中刘胡兰”高凤英、特级英雄杨根思等知名烈士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南侧为革命烈士墓区,原石羊乡乡长王殿喜墓在列。</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烈士陵园墓区扩建后,原葬于田间、宅边的散落孤单烈士墓如苏陈籍陈荣寿、陈桂根烈士墓经批准获许迁入泰州市烈士陵园。随着时间推移条件改善,散落在外的烈士有望在烈士陵园得到安息。</p> <p class="ql-block">在紧靠纪念塔广场南侧,终于找到久仰到沈毅烈士墓。墓地由墓碑,汉白玉园顶烈士墓、铭刻烈士生平的黑色大理石背景墙构成。微风吹来,阵阵馨香,原来是墓周的丹桂盛开,花香正浓。</p> <p class="ql-block">泰州是红色基因的英雄之城,源于诞生了扬泰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泰州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沈毅在这里播下红色火种。沈毅出身贫民家庭,少年时便因生活困窘辍学前往上海当童工。他在上海参加工人运动,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启蒙。1923年,沈毅南下广东寻求革命真理(有传是参加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他受党的委派回到家乡泰州开展革命工作。沈毅发展进步塾师和农民积极分子十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先后组织发动了“七·二”围城斗争和“五·一”农民暴动,后因暴动失败遭到逮捕。国民党反动派对他许以高官厚禄妄图收买,沈毅严词拒绝,于1928年6月25日在泰县淤溪花家舍(今海陵区红旗街道南舍社区)被捕,6月28日在泰州大校场就义,牺牲时年仅28岁。</p><p class="ql-block">沈毅烈士墓场地宽敞、庄严肃穆,是人们对烈士的景仰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离开烈士陵园,我沿南官河东彩色步道北行一公里,来到老体育场西侧南官河边、坐北朝西南130度的沈毅烈士就义处。现场见到,沿三级台阶而上的纪念地中轴面向南官河,主场地长15米,宽12米,三面八字墙环抱殉难处巨石,石卧中心。北立面墙嵌有烈士生平白矾石雕,四周植有冬青、松柏等常绿植物,浩然亭连接21级铁木台阶上下坡。纪念广场为扇形,长21米、宽18米,能一次容纳100余名祭扫活动的场地需求。殉难纪念地临水而设,又有“上善若水”“后浪推前浪”“前赴后继”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1.5米、长3米的赤色自然形态巨石,酷似一头俯卧的老牛,座落在4.4米×3米的台基上。巨石中央书有“沈毅烈士殉难处”七个嵌红大字,是1991年敬立之初由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题写,以石代碑、朴实无华,有“泰州第一石”之称。在沈毅烈士殉难九十周年之际,纪念巨石从大校场原址西移,安放至美丽的凤城河风景区现址,并充分利用、依托其优势,配套扩建纪念场地、纪念亭及绿化景观,更便于瞻仰、祭扫。</p> <p class="ql-block">巨石正北为烈士生平浮雕,全长12.30米,高1.70米,嵌于北侧背景墙中央。浮雕精选洁白无瑕的汉白玉大理石制作,设计创作“下乡”“播种”“起义”“被捕”“诀别”“就义”六幅内容,雕刻精细、栩栩如生,较为全面真实还原烈士生平形象。“下乡”反映了沈毅1925年在广东经受农民运动的实际锻炼后回到故乡,肩负中共江浙区委委派至苏北开展革命工作的重任,他身着长袍、头带礼帽、手提滕箱,以办学、卖笔为掩护,在刁家网一带乡下活动。“播种”反映沈毅组织协会、创办刋物、发展党员、创立组织、醒农播火的活动。“起义”刻画沈毅组织领导“春荒借粮”“七月围城”“五月起义”等斗争片断。“被捕”显示沈毅不屈不挠、坚持最后斗争的情景。“诀别”再现沈毅被押至叹气桥畔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情景。“就义”重现沈毅在被行刑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浩然亭为沈毅就义处的配套建筑,于2020年底前建成。亭取名“浩然”之名有纪念沈毅曾名“浩然”之意,又有纪念沈毅为泰州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浩然正气”之意。纪念亭为具有民族风格的十二柱落地的四角凉亭,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纪念亭檐高2.8米,代表沈毅就义于1928年、时龄28岁。浩然亭四面有泰州市书法家撰写的楹联,为烈士歌功颂德,在欣赏墨宝之余又会受到红色文化熏陶。东立面楹联:“信仰如磐酬大义,山河无恙慰初心”。南立面:“脩名永伴城河水,壮举高标民族魂”。西立面:“甘抛忠骨委亲土,誓挽苍生息釰轮”。北立面:“狮睡频闻才士啸,农醒始见晓星明”。在纪念亭观赏楹联、睹物思人,更觉斯人正气浩然。</p><p class="ql-block">在泰州还分布有沈毅纪念馆、江浙独立支部,蒋垛苏维埃公园及以沈毅命名的沈毅中学等纪念性设施。每到清明节、就义纪念日、国家纪念日、入党入伍入学等日子里,沈毅纪念性设施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教材。</p> <p class="ql-block">“丹桂飘香至园陵,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敬,先烈墓前鞭策行”。在第十个中国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站在泰州市烈士陵园,站在沈毅烈士就义处,铭记革命历史,缅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接受红色基因洗礼,不禁浮想联翩。“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无数的革命先烈是民族英雄民族先锋,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他们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献给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要学习革命先烈坚定信念敢于为正义斗争而不怕牺牲的精神,要思考如何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忘初心使命,共同振兴中华,竭尽全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