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幼教·项目活动】“小小泥工匠”—龙泉街道中心幼儿园中六班泥工区自主游戏

龙泉幼教

<p class="ql-block">活动缘起:</p><p class="ql-block"> 在一次无意的谈话间小朋友们问起〝老师,你们小时候都玩什么游戏,你都玩过什么玩具?〞 孩子稚嫩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让我陷入回忆,我们儿时没有精美的的玩具,可我们的依然玩得快乐,比如滚铁圈、弹玻璃球、打陀螺.……当然也少不了玩泥巴。想捏什么就捏什么,指甲缝里全是千泥巴也不嫌脏……也许是孩子们觉得脏脏的泥巴竟然还可以这样玩,感觉奇怪的缘故,在我讲玩泥巴的故事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十分惊奇,他们似乎对 “玩泥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开启了愉快的玩泥巴之旅……</p> <p class="ql-block">游戏过程实录(一):</p><p class="ql-block">冠中:这个泥巴好硬呀,根本搅不动!</p><p class="ql-block">星晔:我来吧,我的力气大。</p><p class="ql-block">可是他也没有搅动泥巴,他们仔细观察后…</p><p class="ql-block">静雅:“我找到了,这个泥士里面有很多小石子 ,还有树叶,所以它是一块的搅不开。”</p><p class="ql-block">这时候晓东小朋友提出可以借用沙区的筛子过滤泥土里的石子和树叶,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纷纷行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幼儿行为分析(一):</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拌泥浆的过程中,幼儿的碾、压、搅等手部精细动作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反思能力,针对“搅不动”的现象,晓东小朋友具有大胆尝试探索的好品质;静雅小朋友也通过观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游戏推进:</p><p class="ql-block"> 根据讨论,幼儿提出可以找沙区的筛子把土里的石子和树叶分离出来,借助工具的灵活使用和以往经验的迁移,是思考后想出该方法,教师应该支持他们去大胆实践。</p> <p class="ql-block">游戏过程实录(二):</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用筛过的泥土制作了一大锅泥浆。一宁迫不及待的抓起泥巴想捏一个糖葫芦,珊珊说:“这样不行 ,泥浆太少了粘不住。“欣欣说:“为什么一拿起来它就流走了?"</p><p class="ql-block">于是他们用铲子不停地搅拌泥浆,尝试把它们弄的更粘稠一些,最后语桐说:“我发现是水太多,所以泥浆都没有粘性了。”</p> <p class="ql-block">幼儿行为分析(二):</p><p class="ql-block"> 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但不能够很好地掌握泥浆的粘稠度,水多泥少 ,粘性不够,孩子们在进一步的游戏中探索出问题所在,是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游戏推进:</p><p class="ql-block"> 和泥成功需要探究水和泥的比例,这是一个“加泥—加水—搅拌—- 加泥/水—搅拌”不断尝试的过程,孩子们在此环节遇到了障碍,泥浆不是稀了就是干了,幼儿在操作中学习解决方法并需要观察进一步探索。</p> <p class="ql-block">  在通过孩子们的不断尝试下,泥巴终于可以捏出形状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游戏回想:</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回忆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提升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游戏价值:</p><p class="ql-block"> 玩泥巴可以培养和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泥巴的柔软性和可塑性需要孩子们用手指和手掌进行多姿多态的操作。在挖、团、揉和捏泥巴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锻炼手部的肌肉和灵活性,还能够培养手眼协调和手部精细化动作的能力。还需要调动自己的视觉、触觉和手部动作,同时集中精力完成手中的创作任务。这种参与度高和主动性强的体验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小泥工匠”的探索之旅还在继续,敬请期待吧……</p>

泥巴

幼儿

孩子

泥浆

游戏

手部

小朋友

能力

尝试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