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散场,永远206。----记毕业42年西安聚会(20230919~22)

荷花

<p class="ql-block">七律</p><p class="ql-block">梦里依稀常相见,</p><p class="ql-block">分别四十二年前。</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东逝水,</p><p class="ql-block">而今桑榆霞满天。</p><p class="ql-block">相聚长安忆当年,</p><p class="ql-block">同窗共读今世缘。</p><p class="ql-block">惺惺相依新花甲,</p><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乐天年。</p><p class="ql-block">对联</p><p class="ql-block">忆当年同窗共读奋发向上美女俊男</p><p class="ql-block">再聚首履尽千帆华丽转身仍是少年</p><p class="ql-block">——同学西安聚会有感</p><p class="ql-block">谨以此祝愿同学们相聚愉快!祝愿全班同学、特别是因各种原因没能参加此次聚会的同学们万事胜意、健康快乐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作者:郑玉欣​同学</p> <p class="ql-block">王查惠同学,代表组委会致辞。</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今天,在这橙黄橘绿、菊桂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们毕业了四十二年的同学会师古城西安,践行贵阳之约。首先,我代表同学聚会筹委会全体成员向不辞遥远在百忙中来参加聚会的同学和亲属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因故不能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捎去我们的问侯和祝福!</p><p class="ql-block">再次的重聚,看到一个个曾经熟悉的面孔,感慨无限,思绪万千。时空似乎又回到了42年前的那年那月。芳华之年的我们,怀着梦想,怀着憧憬,自五个不同省份来到了美丽的成都市,走进了同一个校园,编进了同一个班级。从此开启了一段美丽无限的同窗时光。经历了42年的悠悠岁月,那段时光仍记忆如新。我们仍能清楚的记得:明亮的教室里,老师们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严谨的逻辑进行的一个个推理演算,用那拟扬顿挫分明的四川话演义的一节节精彩的讲授。让晦涩枯燥的功课变得生动有趣;我们难忘记,经历过“知识无用”侵袭的我们,却回弹出了对知识的无比渴求和无限动力。教室里天天晚熄的灯光,注视着我们的刻苦,自习中常有的讨论、星期日常有的埋头,记录着我们的年华未曾虚度。未倚少时轻时光,学海无涯苦作舟,是我们的真实写照;还记着那个繁忙的操场,留下了多少个生龙活虎的身影,挥洒过多少颠狂运动时的汗水。还有那场场龙争虎斗的精彩比赛,赢来了挂在教室后面的张张荣誉;还记得,我们曾经一起看过的几部电影,一部《庐山恋》是否也曾勾起过你的缕缕情愫,唤起过你对爱情的朦胧憧憬。那时的我们,无暇追星。宿舍墙上贴几张明星剧照,就已经很是时尚。一本本传看的电影画报,就成为了我们课余饭后快捷的娱乐消遣;还记得教学楼门前的那个阅报栏,手拿饭盒的你或手举篮球的你或怀抱书本的你有过多少次短暂的逗留和仔细的阅读,它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更记得那栋老旧的红砖宿舍楼,,八人一室的宿舍,虽有些简陋。但却是我们随性恣意的一方天地。饭后小憩,少不了拉拉家常,或交流一些学习难题。熄灯后少不了南腔北调的睡前夜话,聊国内外大事,聊家乡风情,还有很多的俗语俚话,社会八卦。包罗万象的无限交流,也悄悄的增进了我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还记得我们去江西鹰潭的毕业实习,在结束时欣赏了一路的美丽风光。一起赞叹过苏州园林的精巧秀美,天工巧夺。一起欣赏过西湖的婀娜多姿,湖光山色。一起感受过太湖的天水一色,碧波万顷。一起沐浴过黄浦江的微风吹拂。实习看景双收获。还记得我们的毕业设计,那是我们最后的一道综合作业。题目中的几个简单功能参数,却让我们忙的昏天黑地。张张繁锁复杂的计算检算,与张张精细的图纸结伴。两年所学,经受了严格的检验,我们按时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两年匆匆岁月,留下精彩无数:还记得,朦胧灯光下的晨跑;竹林小溪旁的默读;田园小路的漫步;班建团建的郊游。校园里听过的李谷一的歌声;街头上喝过的成都盖碗绿茶。最难忘记流火七月的毕业季,教室门前贴着的“聚五省学子,两载同窗,建深厚情谊;奔四方天地,四化建设,绘宏伟蓝图”的对联,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别离的愁绪,联欢会上你的感恩母校感恩老师感恩同窗的发言,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声,你朗诵的一首诗,你唱的一首歌,你敬的每一杯酒,你的热泪盈眶,你的深情拥抱,你的暂新的本子留下的一个个家庭地址和祝福,都成了我们两年同窗生活最后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毕业后的我们,各奔东西。选择了不同的职业生涯,也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成就。但让我们最感荣幸的就是我们共同亲历和见证了国家四十年来改革发展的步伐和成就。我们一起经历过八十年代的商品经济时代:分税制,拨改贷,企业放权,厂长负责制,承包制,价格双轨制是那个时代的写照,我们拿着五十多元的工资,出门还必须带着粮票。万元户是那个时代的熊猫。我们一起经历过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时代:抓大放小,企业转让,投招标,项目管理,劳动合同制,三项制度改革,非经营及社会功能的剥离,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制上市,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行都是我们的亲历;下岗,下海,个体户,是那时的社会写照;传呼机,大哥大是那时的时尚,386的古董电脑还没成为标配。我们一起经历了2000年的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全球化,世贸组织,基金股票,房地产经济,3D技术是那时的热词,转型升级,降本增效,项目全面经营承包,高铁建设,海外市场,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与我们息息相关。电脑、手机、数码摄、录像机已开始普及,QQ已成为流行的社交工具。我们经历了2010年代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已是主调,高铁建设全面铺开,房地产已成为支柱产业,户籍政策全面放开,笔记本电脑已成标配。智能手机、微信、淘宝带来了打车、骑行,餐饮、购物等一系行业的繁荣。四十年来我们既经受了改革带来的阵痛和磨砺,但也亲历了国家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我们虽也有过迷惘,受过冲击,但更多的却是不懈的努力和坚守,还有那永不言败的顽强和拼搏。我们在不同的领域默默奉献,在岁月轮回中辛勤付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少年离去多磨砺,花甲归来尽释然”。今天已荣退的我们可以尽享我们曾为之一起奋斗过的小康生活。尽享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曾为教师的你,可静享满园桃李;仍在商海搏击的你,乐享财富的增长;曾为公仆的你,乐享今日的太平盛世;作为曾经铺路架桥的中铁人,无愧“基建狂魔”的荣誉。往事如歌,无悔人生。</p><p class="ql-block">这次同学聚会,我们相约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西安。一座长安城,半部中国史。历史上曾有过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但以周秦汉唐最为厚重。这次,我们将一起参观“庞大恢宏世无双,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去“翠绿骊山烟幕间,西阳画卷似江南”的临潼华清宫,其内有御汤遗址,“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杨贵妃洗澡的海棠汤,玄宗看戏的梨园遗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西安事变的捉蒋亭等景点。晚上一起共赏“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大型实景剧《长恨歌》;第二天上午我们将一起参观小雁塔、西安博物馆及大雁塔。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时光流转。下午到大唐芙蓉园,携手漫游唐朝皇家园林。晚上去大唐不夜城感受大唐盛世。第三天上午,去西安钟、楼和西安古城墙参观。汉家秦地月,沐浴盛唐风。让这次古城之旅为我们的同窗情谊再次鉴证。盛世长安,常来长安!再次祝愿我们聚会圆满成功,祝我们同学友谊悠悠绵长!祝各位同学和家人,幸福美满,身体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