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泉:做公益“上瘾”的湖南小蜜蜂公益组织创始人

养老生态圈-张伟萍

<p class="ql-block">杨士泉,男,生于1972年,51岁,河南固始县人,中共党员,天心区暮云小蜜蜂志愿者协会会长,从事公益事业长达18年。杨士泉14岁时来长沙打工,当过搬运工,拖过板车,卖过油条。1990年代创业,事业小有成就,2005年投身公益。十多年来,个人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做公益,影响带动上千人参与志愿活动。本人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湖南省“最美志愿者”、长沙市“学雷锋双十佳先进个人”等荣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爱心萌芽,从“街头流浪”到“每年20万做公益”</b></p><p class="ql-block">1987年,14岁的杨士泉揣着15元钱和6个鸡蛋从老家登上南下的火车,而下车时兜里只剩几毛钱和4个鸡蛋。“到长沙时是晚上,我们坐公交车到井湾子,准备去南托二机砖厂打工。”1987年,杨士泉初到长沙已是深夜,不会讲普通话,问路听不懂,结果走错路。“一直走到湘潭和长沙交界处,脚都磨起了泡。幸亏碰到一位晨练的老人,帮我们拦了一辆车到了砖厂。”30年前的苦日子,他至今记忆犹新。没有手艺,举目无亲的杨士泉,只能着打零工,在街头流浪。1988年春节前,寒风凛冽,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女孩,看到杨士泉被冻得哆哆嗦嗦,从家里拿了一床棉被给他。没想到因此结缘,后来他们成了夫妻。几天后的正月初五,一个工友路过时,看到杨士泉孤苦伶仃,心生怜惜,“走,上我家去!”杨士泉在工友家一直住到正月十五。</p> <p class="ql-block">年少时的苦难经历,受恩于人的温暖记忆,为杨士泉致力于公益事业埋下了种子。他先后当过搬运工,拖过板车,卖过油条,也做过学徒、司机、业务员……乘着改革的东风,90年代初,杨士泉开始创业,成为一名企业主,事业小有成就。“我一个外乡人能在长沙闯出一片天地,得益于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想到还有很多像我当初一样很需要帮助的人,觉得可以做些什么。”2005年,杨士泉决定每年拿出20万元做公益,坚持做满十年,这个也决定得到了妻儿支持。“刚开始就是过年过节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送钱、送物资,形式很简单。当时身边有人不理解,说我这个外地人就是为了出风头。”面对非议和误解,杨士泉坚持心中的那份执念,继续默默地参与公益活动,奉献爱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初心绽放,他的感恩之路很精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b>在杨士泉的十年公益感恩之路的历程中,他回馈社区形式的探索也逐渐多样,惠及更多人群。杨士泉起初联合12个伙伴成立“高云文体活动中心”这也是杨士泉创办的小蜜蜂志愿者协会前身。起初他的目的是为了想通过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村民从麻将桌上拉下来。“一开始大家说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一定是吃力不讨好。”但固执的杨士泉没有理会这些闲言蜚语,仍然向着自己认准的方向,努力前行。2006年开始,杨士泉专门请来舞蹈老师教大家跳广场舞,从刚开始的无人问津,到5人、10人、100人、400人……从麻将桌上抽身出来居民们逐渐理解、支持杨士泉的做法,最后口耳相传,主动参与,最多时这支队伍有近400人参加,并定期举行汇演,活跃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p> <p class="ql-block">2009年,杨士泉又出资兴办图书馆,小学生放学以后可以在这里免费读书,这座“农家书屋”现藏书已超过1.7万册。目前,书屋已经被长沙市图书馆分管,能够实现长沙市区、县图书资源共享。与图书馆同步开业的还有只送不卖的“雷锋超市”——专门为困难户家庭免费赠送日常生活用品。从2009年至今,仅“雷锋超市”这一个项目,杨士泉就投入了130多万元。</p> <p class="ql-block">留守儿童、残疾户困难户家庭子女、外来务工贫困户子女则是杨士泉的重点关注对象,2012年,他腾出自己的安置房兴办“彩虹课堂”,联合学校老师、大学生等志愿者为小学生免费提供剪纸、音乐、户外拓展等兴趣爱好课程,至今已累计招收1100余名儿童。在长沙开展未成年人公益服务的同时,杨士泉还带领志愿者们到娄底市新化县奉家镇、怀化市靖州县平茶镇、邵阳市隆回县麻塘山乡等地区定点帮扶14所学校的贫困生。截至目前,共资助58名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其中杨士泉一个人就肩负着19个孩子的爱心资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愿心结果,带动2400多人参与公益</b>杨士泉说,他曾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在自己十年社会回馈计划完结的一天,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为志愿服务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从2005年自发组织的13个人的爱心团队,到如今发展成为囊括10多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参与活动志愿者达2400多人次的志愿者协会。杨士泉以他无穷的个人魅力不断吸引着爱心人士的加入,其中更是不乏他曾经帮助过的那些人们。天心区暮云街道高云村邹俊杰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杨士泉在外地出差,接到了一个退休干部打来的电话,告诉他暮云街道高云村邹俊杰一家,住在破烂的仓库里。邹俊杰妻子是残疾人,他生活过得不如意,有些自暴自弃。</p> <p class="ql-block">回到长沙后,杨士泉马上就去了邹俊杰家,进门就闻到一股霉味,两个孩子眼神透出的无助,让杨士泉深受震动。他叫来建筑队的施工员,要他们和邹俊杰商量找一块宅基地,一个月内建一座房子。他还对施工队伍提了一条要求:不能吃邹俊杰家一顿饭。最后,140平方米的平房,27天完工,9万多元全是杨士泉掏的。第二年,邹俊杰过生日的时候,把杨士泉两口子请去吃饭。席间,邹俊杰夫妻带着孩子突然跪在杨士泉夫妻面前,泪流满面地说:“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受到杨士泉影响,邹俊杰也加入到小蜜蜂义工协会,并坚持每年义务献血。他说:“我无法像杨会长一样给别人带去温暖和帮助,但我还有一腔热血可以奉献。</p> <p class="ql-block">杨士泉十年社会回馈计划本应在2015年就应该完结,但看着身边的志愿者朋友们挥洒热情的身影,想着还有那么多人需要他们的帮助,杨士泉坦言,他早已习惯并热爱上这种生活,不愿也无法割舍。“我不会停止志愿服务工作,做志愿者这件事,是会上瘾的,这第一个十年或许将成为我有生之年的缩影。”如今,杨士泉已全心全职投入到志愿服务事业中来,因为在他脑海中早已描绘过无数次的爱心蓝图,还等待着他和他的小蜜蜂伙伴们去构筑,去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