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吐峪沟麻扎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下辖的自然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火焰山南麓吐峪沟南沟口,村域面积12平方千米。是一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佛教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历史文化古村,已有2600多年历史,展现出“古村、古民居、古巷、古树”的传统风貌。</p> <p class="ql-block">吐峪沟麻扎村是一座反映新疆东部伊斯兰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态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伊斯兰文化和干旱少雨的沙漠绿洲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意义。</p> <p class="ql-block">在麻扎村内保存有大量维吾尔民族风格的传统民居,全是黄黏土生土建筑,均是土木结构,有的是窑洞,有的是二层楼房结构。 麻扎村的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黄黏土造房,集生土建筑之大成,是至今国内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p> <p class="ql-block">麻扎在维语中是墓地的意思,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其弟子叶木乃哈等五人来中国传教,一路东行来到吐鲁番,遇到一位携犬的牧羊人,成为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人。随后便结伴同行来到吐峪沟,在一山洞中修行,六人一犬最终成圣。后人将他们葬于此洞。因此,吐峪沟麻扎又有“七圣贤墓”之称,堪称中国第一个伊斯兰教圣地,被称为“中国的麦加”。 在伊斯兰教圣地中有着显赫的地位。当地的穆斯林都说,到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沟麻扎。现在每年前来朝觐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德国、土耳其等地的穆斯林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在麻扎村内的清真寺是麻扎村人共同设计参与建造和施工的集体作品,它们既是宗教文化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科考价值很高。</p> <p class="ql-block">19世纪初,德国探险家格伦维德尔与勒柯克刮走了最精美的壁画,拿走了沟东一间密室里满满两麻袋的文书和“惊人的刺绣品”。 这是当年勒柯克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庄,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用维吾尔语交际,信仰伊斯兰教,穿着最具民族特色服饰的妇女、老妪、白胡子老人的劳作与休闲,以及追逐嬉闹的天真可爱的维吾尔族儿童,这种原始的生活场景,像一幅幅油画令人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观后记</p><p class="ql-block">吐峪沟麻扎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看来破败的建筑中孕育着厚重的伊斯兰历史文化。这里的居民看来大多是“七圣贤墓”守墓人的后代,这片墓地受到穆斯林的虔诚崇拜。据传,对于虔诚的穆斯林,它颇有灵性,可以帮助他们解脱危难。 </p><p class="ql-block">吐峪沟麻扎村它还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驿站,沟内的千佛洞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可惜当时沒有开放)。公元十五世纪,伊斯兰教在东疆势力强盛,对视为异端的佛教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打击和破坏。吐峪沟千佛洞见证记录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宗教兴衰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