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

卜瑞小隐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应当有三个母亲。一是生身之母,这是生物学上的母亲,没有生身之母,自无人生;二是立身之母,这是祖国母亲,没有立身之母,一个人便无生存之地;三是教生之母,教我们生活的基本技能的母亲,这是母校。没有教生之母,一个人难以成为社会所需之人才。一个人不能不报生身之母的恩情,不能不报立身之母的恩情,不能不报教生之母的恩情。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有浓浓的母校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大多数人至少都有两个母校,一是小学时的母校,二是中学时的母校。有的人还有大学时的母校,各种进修时的母校。今年,是我中学时母校周宁一中的八十华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属于六七届周宁实验小学毕业生,由于处于特殊的时代,没有念过六年级,没有经过小学毕业考试,也没有小学毕业证,却成了周宁一中的学生。一九六八年十月入校,一九七二年底毕业,在校仅四年。虽然复课了,但没有教材。最好的教材还是毛主席语录。学校安排了许多学军、学农、学工时间,因此,那时的学生会齐步走与正步走,甚至会操作步枪与重机枪,会插秧、耘田、割稻,还会开拖拉机,懂一点草药和针炙知识。这些大部分是我们日后在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我深刻的认识到,所谓学生,就是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的人。所谓先生,就是先学会了生活的基本技能,又能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的人。所以,师恩深似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光易逝,岁月催人!现在,花季少年已变成古稀老人,有人说"青春无悔",有人叹"青春无奈",其实都是"青春无回"。然而,母校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母校八十华诞却芳华依旧,英姿多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母校的模样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那时母校大门外还是一片农田,门口传达室有二间房。学校前低后高,左右两条上坡土路,左边路旁是两座二层楼的学生宿舍,右边路旁是两座单层的教工宿舍,学校医疗室也在其中。与教工宿舍相邻的是食堂兼礼堂。正面是两座单层教室,这是初中部。然后是一座两层楼的教工宿舍。接着是操场,有四幅蓝球架,操场边上有单杠与双杠,还有跳高跳远的沙坑。最后是两层楼的高中部,校部在这座楼的左侧。这座楼的右边是水田和厕所。学校还有许多菜地,分到班级,开展种菜比赛。学校围墙左侧有个边门,读初中时我们习惯走大门,读高中了就喜欢走边门。如今,那个地方是周宁狮城中学,但却是我们这些毕业五十多年的学生寻找回味往事的老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新校区的介绍,开头就引人注目,“银屏峰下,东洋溪畔,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这十六个字让人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一个绿荫翠欲滴,鸟语伴花香,楼新窗几净,曲水可流觞的地方,这也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境象,这更是一个地杰人必灵的希望。新校区正焕发着青春的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母校,八十年辉煌如斯。这是沧桑与凯歌的合奏,这是精神与理想的凝聚,这是青春与未来的共鸣。衷心祝愿母校活力勃发、教学相长,博学维德,得天下英才教育之,明天更加灿烂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