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乡明月挂当头,</p><p class="ql-block">不抵桑梓一杯酒。</p><p class="ql-block">举盏对空成双影,</p><p class="ql-block">低头思乡泪难收。</p><p class="ql-block">东坡诗篇遗千年,</p><p class="ql-block">化作尘烟忆风流。</p><p class="ql-block">今逢中秋归故土,</p><p class="ql-block">北漂游子慰乡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首自作诗吟罢,早已潸然泪下。自打光荣下岗后为生活所迫,孑然一身栖身于北漂行列,离开了儿时的家乡。从那时起就没有一个中秋不感叹的,没有一个中秋不触动内心深处那最柔软的角落,屈指数来,已逾二十载。其间,甚少在家乡度过中秋节。</p><p class="ql-block">图片:姗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仰头望着中秋月,即使碧空如洗,游子的心也会变得格外潮湿。我知道把心弄潮湿的不是他乡的月,也不是他乡的风,那是忙碌的日子麻木了我的情感,生命只留下奔跑的肉体,灵魂早已留在了家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问归期怕无期,年年中秋孤月依。我把相思诉诸纸上,一首诗一笺美篇;我把相思寄托云端,云轻风瘦入流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中秋佳节的夜乃团圆之夜,独在他乡为异客的寂寥,远非身临其境之人所能体会得到。月同此人,人同此心,心同此景。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月圆月缺,人聚人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好的中秋,是人在归途,心有情愫;祈愿明月的光,照亮游子回家的路。家人的眺望,装满了牵挂;家人的沉默,寄托着期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知那八月十五之夜最煽情的月光,照进了每个人的心里,也曾铺满了整个唐宋,为一千多年来的人文人墨客平添了无限惆怅。李白、王建、苏轼、辛弃疾、 张九龄、王献之……他们笔下的中秋,流传了千年,感动了千年。</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月亮的祭拜,古代帝王有春祭日、夏祭地、秋祭月、冬祭天的礼仪。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才有了举家望月赏月之举,但并未形成习俗。直至唐代才形成了八月十五赏月团圆的习俗,中秋随之成为一种节日。到了宋代,中秋团圆举家赏月的节日习俗大为盛行,甚至夜不宵禁,堪比元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眼中的月可是我们眼中的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代以前完全没有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而唐诗中的中秋之作也极少。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仙李白的望月思乡之作拉开了古人中秋思乡的诗词创作大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朝诗人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境极美,中秋怀远之情更是表现的思深情长,感染力甚强,堪称唐诗咏月之最。他这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堪称千古名句,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中秋佳节漂泊在外的游子离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宋诗咏月第一的则是辛弃疾的《一剪梅》,“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咏月的词,最经典要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冠,很多人都能背诵全篇,后人难以超越。这首词不仅成为了苏轼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广泛咏颂。这个中秋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感受苏轼笔下的中秋佳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首词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佳节的氛围和情感,更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一定的生活哲理。尽管相隔千里,但是只要内心怀有彼此的思念、美好的祝福,天涯便也如同咫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中秋,赏月话乡思。纵使漂泊千里,也不忘托明月寄相思。</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三希堂法帖之一的王献之《中秋帖》,他的一笔书也曾照耀书坛千余年!在文墨之间,月色更加瑰丽无比,神采照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吟一首唐诗,翻一篇故事;咏一首宋词,读一个传说;遇一个中秋,温一下旧梦。望月怀古,不见当年苏东坡,惟有遗篇忆风流。其实,在多数人的口味里,秋就意味着悲凉。唯独中秋佳节,藏着故事,藏着记忆。其时寄托相思和希望,捡拾岁月静好,眷顾一轮皓月,天涯有情共婵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国人以为,人间烟火气最浓的时间段,除了春节就数中秋节了。什么是烟火气?烟火气是四方食事,是四季有味;是俗世生活的细碎场景,是朝暮之间的日月悠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秋天,愿你慢品人间烟火气,闲观万事岁月长,活出最诗意的日子。眼下时值中秋,秋意渐浓,秋风渐多,秋雨渐稠,秋水渐凉。秋天好光景,静赏秋月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中秋当天可以欣赏到农历八月最圆月,也是年度第三大满月。天文科普专家说,今年中秋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最圆时间出现在傍晚时分,是赏月绝佳之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出现在农历十六的满月居多。但是,今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月亮恰好是十五圆,而且去年和前年也是中秋节当天满月。不过在2018至2020年都是八月十六圆,2017年月圆的时间甚至是在八月十七,2024年、2025年满月又是出现在八月十六,而2026年月圆是在八月十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中秋节我们比较幸运,满月时间发生在傍晚,且月升时间与满月时间几乎重合,所以视觉效果会更好。此时此刻,一边观赏圆圆的月亮一边吃着月饼,更是别有风味。条件允许的话,大家可以尽量选择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比如河边、水塘边、广场或公园,这样看月亮会更有感觉。</p><p class="ql-block">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总有一个中秋,会醉了红尘,暖了流年;总有一段重逢,让山衔明月归,经夜人不眠。你若在今年的中秋,遇见了最美的流年,请不要羞涩,不要沉默,把你的喜悦寄给明月,把你的美好凝字成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浅浅的心情,淡淡的日子。没有明月高歌,只有沙颍河水相守。最好的中秋,是家人相聚,是兄弟姊妹重逢。愿天涯咫尺,天上月正圆,家家都团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井2023.9.29)</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原创:老井</p><p class="ql-block">图片署名外:网络</p><p class="ql-block">制作:宁静致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宁静致远</p><p class="ql-block">网名:淡泊红尘</p><p class="ql-block">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中国女子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中国旅游摄影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周口文史研究员</p><p class="ql-block">周口老干部摄影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周口鸟类生态保护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周口市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太昊陵庙会》组照入选第21届平遥国际摄影展。《祖国万岁》入选新时代第21届平遥国际摄影展。获得2022年度“玉兔奖”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2023周口野生动物世界摄影大赛获十佳摄影奖。2023年5月《旅游世界》杂志刊登摄影作品《暮归》。《周口晚报》《周口日报》《大河文摘》《北京老年体育报》《京九晚报》《文化周口》《周口文旅》等报刊杂志等发表图文报道和图片近两千余幅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