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兴城古城,半部明清战史。

老宾

古城游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的兴城古城就是明朝大名鼎鼎宁远城。它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老城区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从北京出发就在下雨,一路上雨时大时小没有停过,总在担心旅行会变成雨中行。而当我们到达兴城,安排好住处时,天气转阴雨停了,我们的人品真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兴城古城有600年历史了,是中国十大古城之一,也是现如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来到兴城古城,我们看到城墙、钟鼓楼、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包括瓮城都完好地保存着,真是难得。说到与其他古城的不同,那就是战争。兴城古城是与明朝抗击清军的战争,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历史并不遥远,由于资料详实,当年守城抗清将领袁崇焕、祖大寿、祖大乐的故事,变得 " 有血有肉 "。战争的记忆犹在,城墙、红夷大炮、表彰战功的石牌坊,仿佛还有硝烟的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兴城古城不大,南北长825.5米,东西长803.7米,基本上是正方形吧。而在冷兵器时代,一座小小的兴城,扼守在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军事上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现代人是无法想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登上城中心的钟鼓楼,东南西北四条大直通城门,放眼望去,城门楼上飘扬的彩旗,登楼游玩的游人看得分明。我们穿越历史,仿佛看到明朝大将袁崇焕横刀立于钟楼之上,挥舞着令旗,调度着城中军马粮草抗击清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袁崇焕办公的蓟辽督师府就在古城的春和街上。走进蓟辽督师府,老建筑不多了。在这座明朝北方最高军政领导机构里,袁崇焕曾指挥着明军屡次败击清兵的进攻。创造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明朝天启六年,袁祟焕率明军击败了努尔哈赤的10万大军,史称宁远大捷。明启七年,袁宗焕率军再次打败了皇太极统领的清兵,称宁锦大捷或宁锦大战。在明末的历史上,明清之间的战争不断,明朝大胜者只有一二,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必在其中。今天府内设有蓟辽督师府史料展、明朝辽东英烈展,游人可详细了解那段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说到兴城古城必说到袁崇焕,因为袁崇焕兴城也成为唯一一座清军没攻入的城池。但当袁崇焕被害而亡,大明朝也走到了尽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走下钟鼓楼,来到延辉街上。相距百米的两座牌坊映入眼中。巨大的牌坊与狭窄的街道有点不协调,牌坊似乎是挤在了街道的中央。两座牌坊是明朝皇帝为表彰祖大寿、祖大乐抗清的战功而立。用巨石砌筑的牌坊气势磅礴,牌坊上雕刻着人物、花卉、鸟兽等图案,技艺十分精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穿过用古老条石铺成道路的城门,立于满是斑痕的牌坊之下,一个个故事和传说、一桩桩不解和疑问,充实在脑中。为什么抗清的名将祖大寿会两次投降大清?为什么降将的牌坊还能立于街头?甚至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都觉得好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兴城古城地处关外,离吴三桂镇守的山海关有200余里。都说兴城是明军的防线、是重要的卫城。但当年兴城左右无援的样子,更像是明朝深入大清地界儿建立的根据地。如今我们登上城门的箭楼,看着陆上、天空海洋,条条道路通向关内,再想想脚下的兴城,只有感慨时代的巨大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登上钟鼓楼,兴城古城的风貌你会看得明明白白。以钟鼓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道路通向四座城门,这就是古城的主街道。四四方方的小城池,大部分都是平房,有点年代的房子,屋檐上可以看到雕梁画柱的痕迹。与南方商贾云集的古镇相比,兴城古城没有老的商号,更没有流传下来的特产,不发达的商业活动大概和连连的战火有关。所以如果可以将古城细分,兴城古城应属古代军事重镇一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世纪给这座古城留下的痕迹还在,一幢幢东北圆顶民宅;院内长满荒草的破旧工厂;装着磨砂布的老式理发店;坐在墙根晒着太阳,唠着家常老人。这一切都非常的熟悉又那么遥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街道上除了古玩店、小饭馆和做花生糖店铺外,几乎看不到什么。店铺的老板闲坐在店中,看着零零散散的游人;忙忙碌碌的兴城人,骑着电动车在城中穿行;晚上私家车当街而停,人们并不为怪。如果不是城中的钟鼓楼,不是街上的石牌坊和满街卖假古董的店铺,如果不去了解兴城辉煌的历史,人们会认为兴城与东北的小城镇并无差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样我们在古老的兴城听着传说中传说,说着故事里的故事。走着、看着,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兴城古城的打卡。</span></p>